爲什麽說北京是美食荒漠?

妍溪 2024-05-05 23:47:20

北京還是適合自由行,規劃好了,非常方便,而且玩的還好。

國內大城市旅遊都沒必要報團。

來北京頂多說報個長城一日遊的團,畢竟長城比較遠,但其實自己去長城也挺方便,而且一日遊也有很多坑。

像北京這種地方,事先做好充分准備,完全可以做到自助遊。

就因爲事事自己做主,肯定會比跟團遊要開心和自由。

當然也會比較辛苦,很能鍛煉待人處事能力。

真正的遊玩一個城市,最好是拿出半個月時間。

在郊外租個便宜房,租個電動車,一天天騎著車,想去哪兒看去哪兒看。

或者在這個地方送上一個月外賣,天天走街串巷,保你玩個六熟。

這是朋友和我說的一些情況,最近和家人一起來到北京遊玩,感覺這個城市確實有文化底蘊。

跟家人爬長城,也看了天安門,還逛了清華大學,也吃了北京的烤鴨。

北京工作的哥哥還請一家人去吃了東來順火鍋,老北京的火鍋就是東來順這個味道,味道很淡。吃過了其他火鍋,再吃清湯的的確很淡。

北京涮肉就是清水涮羊肉啊,在裏面三下就筷子夾出來了。沾著麻醬小料吃。貌似傳統鍋使的是清水加羊尾油加鹵雞凍子。

蘸醬簡直不能太美妙,而且那湯真的是近乎清水…只是就加了蔥和枸杞…

第二在吃了菜市口的爆肚馮,那味道也是相當不錯,店家調的小料偏稠一些,想稀一點的可以要求。

有人說,“北京人天生愛吃且對吃講究…”看見這局我就笑了。

其覺一直覺得北京的吃食兒很糙。北京傳統本地菜真沒幾樣不錯的。

現在這些老北京特色吃食,不過都是百十年前南城人苦中作樂沾葷腥的東西。

所以說是按理來說,宮廷菜當然好吃,給皇帝吃的嘛,可您看他們聊的,那是民間美食,民間美食,民間能吃飽沾點兒葷腥味就不錯了,這是網友的一番評價,不知你認同不認同。

關于美食的記憶很多只是記憶的味道,與美食本身無關。老北京愛吃且講究,但平心而論,實在是物力不及、食材也匮乏,所謂的京味小吃無非是平頭百姓打打牙祭的下水重料。

論食材、做法乃至口味,在整體上跟南方真比不了。

在有限的條件下過得體面撐頭,不失皇城根兒的貴氣,老北京的可愛之處也在于此。

高額的房租毀了一大批小吃,本地好吃的遊客不是找不到就是吃不到。

就像有人說的,北京缺少市井氣和煙火氣,馬路過寬,馬路兩側都是圍牆,底商都很難存活,更何況美食。

平民美食都藏在那些街道老巷子裏,而且都是那種不起眼的蒼蠅館子,很多都是開了十幾年幾十年,曆史積澱出來的。這點特別在南方城市普遍存在。

其實跟鋼筋水泥沒關系,南方的大城市鋼筋水泥更多,但就是美食極其豐富,跟南方工商業更發達有關系。

因爲這種平民美食很大程度來自近代工商業發達地區大排檔,宵夜,碼頭等文化。幾乎所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

特別是南方地區,靠海或沿江尤其明顯,街道兩邊店鋪之密集,琳琅滿目。

飲食習慣最大因素就是地理氣候,産業也是跟地理因素有巨大關系,北京廣州地理位置對調一下,北京的生活習慣馬上跟廣州互換,都一樣。

今天羅裏吧嗦聊這些吧,改天我們聊北京遊記更多內容。

0 阅读:47

妍溪

簡介:分享娛樂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