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敢和呂布交戰的8大猛將,除了張飛之外,剩下7人都有誰?

陋室文史 2024-03-28 14:11:52

三國時期名人輩出,文臣武將如繁星點點。

對文臣來說,評判他們的方式,就是看謀略的高低。

對武將來說,評判他們則更爲直接,戰場上的風采、能否保家衛國擊敗對手,就是對他們最爲中肯的評判。

名滿天下的大將

作爲一個出生在內蒙古包頭的人,小時候的呂布便學會了騎馬射箭。

童年時在草原上練就的這門技藝,長大後變成了他的一項優勢。

戰場上的他格外果敢和勇猛,因此受到當時並州刺史丁原的賞識,並成爲了此人的義子。

董卓進京後,采用陰謀手段幹掉了丁原,並吞並了丁原部隊。

呂布也因此改換門庭,成爲了董卓的手下。

因爲武力出衆,被封爲了騎都尉後,又與董卓結交,認了董卓做幹爹。

作爲董卓的手上的五虎戰將之一,呂布的戰績幾乎沒有失敗記錄。

這也給後人留下的非常經典的一句話,“人中赤兔,馬中呂布”。

這句話是對呂布的最高評價,很形象的道出了呂布在戰場上的形象。

非常經典的18路諸侯征討董卓時,呂布的出陣,打的聯軍毫無還手之力。

而此時,呂布也才30多歲,這種一人獨戰群雄的魄力,被很多人尊稱爲天下武將的標杆。

虎牢關擊退呂布

呂布以一敵百,大殺四方,無人能敵的戰況,讓張飛有了主動出戰的心理。

作爲三國時期的全能將領,張飛擁有卓越的領兵能力,在和呂布的多次較量中,張飛都表現的異常勇猛,每次都會揮劍舞槍,企圖殺死對方。

此外,張飛還使用了心理戰術,他當著衆人的面稱呼呂布“三姓家奴”,以此來諷刺呂布殺害義父丁原,又認董卓當幹爹的無恥行徑。

但這些戰術好像對呂布不怎麽奏效,在酣戰一百回合後,兩人的實力還是不相上下,仍未能見勝負。

在這關鍵時刻,作爲張飛的桃園結義的哥哥,關羽作爲時搬來的救兵,果斷出場。

武藝高強的關羽,也是身手不凡。

作爲熟讀春秋、深知大義的將領,他所具有的戰略眼光和領導才能,在溫酒斬華雄、千裏走單騎、水淹七軍等一些列事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虎牢關之戰中,關羽聯合張飛利用自己的步兵優勢,有效的抵禦了呂布的騎兵。

除此以外,兩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張飛手持丈八蛇矛,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兩者結合在一起組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在這樣的激戰下,呂布的部隊大量傷亡,節節退敗。

張飛與呂布交手時,只有23歲左右,這樣的年紀和呂布交戰,足以說明張飛實力。

曹魏猛將團

除了這兩人聯手可以和呂布一決高低外。曹操領導的猛將中,許褚和典韋也曾和呂布一決高低。

公元194年,呂布趁著曹操攻打陶謙之際,襲擊了曹操的大後方。

爲此,曹操親自率兵回來支援,呂布與曹操在濮陽交戰。

在第二次濮陽之戰中,許褚加入曹操陣營不久,一直做著曹操貼身護衛的工作,成爲了曹操最信任的主將之一。

這次爲了立功,他主動請纓挑戰呂布。

但是在打了二十個來回後,兩人的戰況表面上雖然是不分上下,但實際上曹操感覺到許褚明顯落了下風,于是曹操喊來典韋前來幫忙。

作爲曹魏集團的武力高手,許褚和典韋對戰呂布又是誰強誰若呢?

此前,在新野之戰中,許褚和張飛就有過對陣,但沒打多久就處于下風,許褚撤退。

漢中之戰中,許褚奉命押運糧草,遭到張飛突襲,被打成重傷。

按照這樣的思路分析,幾次和張飛交手,許褚都失敗了,因此他在武力的差距上他是不如張飛的。

許褚和典韋的交手,兩人交鋒數百回合未分勝負,由此也可以推斷典韋也不是張飛的對手。

對此,許褚聯手典韋一起對戰呂布的結果,自然是處于下風,很難有取勝的機會。

眼見這種情況的曹操,又叫上了自己陣營的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這4位猛將前來幫忙。

這四個人中,夏侯淳是最能戰鬥的,下邳土山一戰,關羽擊敗許褚徐晃,就是夏侯淳趕來救援的,關羽爲了擺脫夏侯淳的糾纏,只好投降曹操。

然後就是夏侯淵,他的戰績是與黃忠打鬥二十個回合沒分勝負。

李典、樂進都很早就跟隨曹操的老將,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優勢。

李典穩重冷靜,對戰場有著自己的觀察和見解。

樂進善于沖鋒,在濮陽之戰和合肥之戰中都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這四人如果和呂布單挑,實力肯定不及呂布很難取勝,但如果這4人和許褚典韋攜手,六人圍剿呂布,做到默契配合協作,勝負就不言而喻了。

據悉,在濮陽大戰的圍攻過程中,曹營六將一共對呂布圍攻兩次。

第一次圍攻,六人采取夾攻方式,將呂布逼得撥馬回城。

第二次圍攻,呂布帶兵穿過樹林到曹操營地放火,曹營六將驟馬殺來,呂布抵不過,最終落荒而逃。

如果說第一次圍攻,呂布和六人還有交手,那麽第二次圍攻,呂布就是閃躲了。

結束語

但即使呂布輸了,在後人看著他以一敵百的戰鬥力,也能夠稱的上是雖敗猶榮。

放眼三國,沒被呂布斬殺的大將也只有張飛、關羽、許褚、典韋、夏侯淳這五人。

在對這幾位武將的實力進行排名時,就整體實力而言,仍不妨礙把呂布排在武將第一的位置。

其次的關羽、張飛位列第二,許褚、典韋、夏侯淳位列第三,夏侯淵、李典、樂進位列第四。

三國時期,這些武將的實力雖然有高有低,但他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念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曆史的長河中,他們都是英雄,也是傳奇。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