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航天劇透:發射400個衛星,挖掘月背土壤,備戰載人登月

虎哥說航天 2024-03-05 15:18:45

2024年,將會是中國航天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我國將會計劃進行多個重量級航天項目。今天本虎就帶大家一起來今年我國將會在航天上,整出來什麽級別的大活兒給大家開開眼。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的內容,2024年我國預計將會進行100次發射任務,發射290個航天器。和2023年相比,這是我國發射任務次數首次突破三位數,發射的航天器數量比去年也要提升七十多個。

當然,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我們也要繼續保持。去年我國發射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全部一次成功,首次發射成功率高達100%。今年也要盡可能保持發射成功率。

說完了整體,接下來就該挨個說那些詳細的項目了。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我國要對月球背面,進行正式的探測工作。在這之前,我國僅僅是實現了對月球背面的檢測和測繪工作。而這次我們打算直接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采樣,研究月背土壤和月球正面有什麽不同。

探索月背,可以說是中國對全球航天探索做出的一次開創性貢獻。由于地球上發射到月球的電磁波沒有辦法拐彎,所以人類無法探測到月球背面。而我國通過發射中繼衛星繞月的方式,實現了信號的中繼傳輸,讓人類可以操作月球背面的航天器。

而這次我國負責在月背采樣的,將會是嫦娥六號月球探測裝置。爲了確保嫦娥六號到了月背之後可以正常工作,在發射嫦娥六號之前,我國將會先發射鵲橋二號中繼衛星,進一步加強對月背的信號傳輸工作。

除了對月球的探測,中國的天宮國際空間站,也將會正式進入常態化運營狀態。在2024年,我國將會進行兩次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和兩次貨運任務以及兩次返回任務,神舟十八號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將完成和空間站的對接,同時我國將會開始進行部分來自世界各國提供的太空科學研究項目。

雖然說日本人不來了,意大利人不來了,但是我們的空間站仍舊會爲全世界所有的科學研究進行貢獻。只要是得到中國許可,並且被認爲有足夠價值的科研項目,我們都會用空間站協助這些外國科學家進行項目研究。對吧美國?所以下次如果真的想來中國的空間站,最好還是拿出一些比較有價值的科研項目,別把冷戰時期忽悠人用的騙子項目拉出來丟人了。

然後是火箭方面,今年我國的長征六號丙和長征十二號兩款新型火箭將會正式發射。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是新型單芯級全液氧/煤油動力液體運載火箭,可以用于多種軌道發射任務。而長征十二號是我國首款3.8米級別的小型火箭,可以進行快速部署,不僅在沒有大型發射台的小航天基地可以發射,而且還能通過火車運輸,發射靈活性拉滿。

此外,我國還對長征八號火箭進行了改進,使其更加適合商業發射。

當然最爲重量級的是我國對智能化運載火箭的開發。所謂的智能化火箭,是通過智能AI設計,提高火箭發射成功率以及軌道進入成功率的一種新型火箭。目前我國計劃今年發射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會搭載全新的AI故障診斷系統。從而提升飛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說完了火箭,我們再說說衛星。首先我國的衛星互聯網將會進一步擴張。目前我國的第一步計劃,是實現在衛星上面建設4G網絡基站,讓人在坐飛機出國的時候也能享受到國內級別的4G網絡。

此外,在商業衛星方面。我國的首個商業航天發射中心,也將會投入使用,初步計劃該中心能在一年內發射38發商業火箭的。今年我國將會發射20次,將100個商業衛星送到太空之中。

在科研衛星方面,我國要發射新一代亞米級高分辨率光學衛星,寬幅光學衛星、高分辨率雷達衛星等。還有海燕研讀探測衛星,電磁檢測衛星。這些衛星將在民用領域和科研領域大放異彩。

2024是中國航天承上啓下的一年,今年過後,我國就要正式准備對載人登月這個當前人類工業的最高成就發起最後沖刺了。

0 阅读:107

虎哥說航天

簡介:迷彩虎,軍迷的忠實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