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子彈袋曆史介紹

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2024-05-09 19:37:37
一戰期間

20世紀初德意志帝國軍隊進行了重大改革,以適應新的戰場需求,1909年12月22日M1909子彈袋(Patronentasche)推出。一戰期間德軍士兵將M1909子彈袋作爲標准單兵裝備之一。

士兵在皮帶扣(Koppelschloss)左右兩邊各佩戴一個子彈袋。子彈袋整體爲17厘米長,8厘米高,6厘米厚,子彈袋背面爲一整塊厚皮革,正面用皮革縫制成三個方形小袋,每個都帶有一個袋蓋(5厘米長),袋蓋上有一長條皮革帶,皮革帶可固定在小袋底部螺栓,用來打開和關閉小袋。每個小袋用一皮革條分成兩個隔間,可以容納3個98K子彈彈夾(Ladestreifen),每個彈夾有5發子彈,一個小袋可最多以裝15發子彈,一個子彈袋最多可以裝45發子彈,兩個子彈袋最多可以帶90發子彈,額外的子彈會放在背包裏。

子彈袋背面有兩條皮革制成的腰帶環,用來穿過腰帶,腰帶環固定在左右兩個底部螺栓。背面中間有一個金屬D環,用來固定穿過肩章的軍用背包(Tornister)背帶;如果不佩戴軍用背包,可以將幹糧袋背帶(Brotbeutelriemen)繞過脖子,兩端固定在子彈袋D環上,這樣可以作爲支撐帶支撐腰帶裝備重量,類似于二戰期間德軍士兵的Y形負重帶作用。

圖中士兵子彈袋固定的是軍用背包的背帶。

圖中的子彈袋固定的是幹糧袋背帶,用來作爲支撐帶

戰爭開始階段,子彈袋使用生皮革支撐,上面金屬配件都是黃銅制。然而因爲炮彈和子彈都需要用到黃銅,所以在1915年1月,子彈袋金屬配件使用鍍鋅鐵或鋼。1915年9月21日規定子彈袋表面塗成黑色。在戰爭後期,由于皮革的短缺,所以開始使用替代材料,比如壓制的硬紙板制作子彈袋。

二戰期間

二戰期間德軍使用的子彈袋是基于M1911子彈袋。M1911子彈袋是爲騎兵設計使用的,外觀樣式和M1909一樣,但一個小袋只能裝2個彈夾。所以二戰期間德軍一個子彈袋只有30發子彈,兩個子彈袋爲60發子彈。1933年國防軍開始全軍使用M1911子彈袋。

子彈袋還是有三個小袋,每個小袋由一個鉚釘固定的皮革條分爲兩個隔間,每個隔間裝1個彈夾。每個士兵有兩個子彈袋,但二線支援部隊只有一個子彈袋。

下圖是小袋空,一個彈夾和兩個彈夾圖

子彈袋有棕色或黑色荔枝皮制成(有時也有光滑表面皮革),也有塗成黑色的棕色皮革子彈袋。1943年7月國防軍發布命令所有棕色裝備都要塗成黑色。

下圖爲一個棕色子彈袋背面,制造時間爲1939年

戰爭早期和後期的子彈袋有一些小區別,主要在背面的腰帶環上。戰爭早期子彈袋的腰帶環下面可以固定在子彈袋底部螺栓,這個螺栓同時固定袋蓋;戰爭後期的腰帶環直接用鉚釘固定在子彈袋背面。早期子彈袋金屬配件爲鋁制,後期爲鋼制。

下圖爲戰爭後期的子彈袋,中間是固定Y形負重帶的D環

上下圖爲兩種不同的子彈袋,上圖爲戰前和戰初期的子彈袋,袋蓋的皮革帶用縫線固定;下圖爲戰後期的,袋蓋的皮革帶用鉚釘固定。

根據規定,子彈袋固定在皮帶扣3厘米處

以下是一些戰爭重演的照片

全文完

0 阅读:514

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簡介:曆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