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親曆者回憶:杜聿明被俘後吃完四個好菜就用石頭砸腦袋,問了兩個問題,怎麽就不想死了?

半壺老酒半支煙 2024-03-01 20:15:30

1949年1月10日,蔣軍在淮海戰場上實際的最高指揮官杜聿明被俘,挂名的最高指揮官劉峙拖著龐大的身軀一溜煙跑掉了。

號稱老蔣“五虎上將”第四名的劉峙(前三是陳誠、顧祝同、蔣鼎文,第五是衛立煌,都比中將杜聿明軍銜高)在淮海戰場的表現,敵我雙方都看的很清楚,事實上他既沒有本事也沒有主意,老蔣讓他當徐州“剿總”總司令,也不過是信任他的忠誠,具體的苦活髒活累活,老蔣都交給了副總司令杜聿明。

杜聿明先敗于遼沈,再敗于淮海,三大戰役他深度參與了兩個,結果都是以全軍覆沒告終,看起來老蔣在用人方面,真是很不高明,後來杜聿明化名“高文明”,想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劉峙逃之夭夭,杜聿明戰敗被俘。杜聿明如何被俘、被俘後表現如何,至少有三位當事人的回憶文章可以供大家參考印證。

據杜聿明本人回憶,他被俘後確實是用石頭砸了自己的腦袋:“十三兵團大批俘虜的面前經過,看見許多熟悉的老部下,我覺得既慚愧,又惱火……一刹那執拗得仿佛死神來臨,見警衛人員剛離開屋,就順手拿起一塊小石頭在腦袋上亂打,一時打得頭破血流,不省人事。所幸解放軍及時發現,將我擡到衛生處搶救,不久即清醒過來,好像做了一場噩夢。”

杜聿明的求死之心還是比較堅決的,據親自將杜聿明押送到華東野戰軍司令部的第四縱隊機要參謀蘇榮回憶,杜聿明確實是對自己下了死手,但是砸腦袋的石頭不夠大,所以沒有致命:“他的傷也不是很厲害,但是砸得比較深,所以血流得很多,大衣上基本上都是血,就在路上包紮了以後還有血流,他的大衣上面血很多,不能穿了,結果我當場把我的大衣脫給他穿。”

杜聿明被俘的經過,各種回憶錄很多,記載也基本一致,但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師政治部主任陳茂輝將軍第一次見到的杜聿明,跟電視劇《亮劍》裏的暫七師師長常乃超差不多。常乃超那個“小倉庫”的靈感,可能就是來自杜聿明——跟劉峙相比,杜聿明確實不擅于奔跑。

據陳茂輝將軍回憶,當時他就對這個叫“高文明”的“十三兵團軍需官”有點懷疑,所以特意叫“高文明”把十三兵團八大處的處名和每個處長的名字都寫出來,于是“高文明”伸手在棉大衣裏面口袋裏摸來摸去,想掏出一支鋼筆來。

陳茂輝看到他大衣裏的一些棉花已被掏空,裏面裝著香煙、罐頭、牛肉幹等東西,“高文明”左掏右掏找不到鋼筆,卻掏出了幾包“駱駝牌”香煙。

更有意思的是,杜聿明口袋裏東西,一直沒有被沒收,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副參謀長、代參謀長文強被俘後,還收到了杜聿明通過看守人員送給他的十包“駱駝牌”香煙,那肯定不是杜聿明被俘後買的。

杜聿明拿出一包“駱駝牌”香煙遞給陳國輝,陳國輝當然不會要:“我們不搜俘虜的腰包,不要你們的一針一線,香煙請你收起來。我有‘飛馬牌’香煙,它是我們解放區的名煙嘛!”

陳國輝請“高軍需”抽了自己的“飛馬牌”香煙,還跟他一起吃了一頓飯,幾十年後,陳國輝還記得那一頓吃了什麽:四個菜是紅燒牛肉、馬肝燒大蒜、馬肉炒韭菜、包菜炒雞蛋,主食是小米飯。

吃完四個菜和小米飯,杜聿明兜裏揣著那些“寶貝”回到關押他的小屋子,就開始拿石頭砸腦袋的,也正是他那一砸,徹底暴露了身份。

確定了杜聿明身份後,如何將他押送到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卻成了一個難題——杜聿明已經流了很多血,如果他不吃飯或咬舌頭,誰能攔得住?

得知杜聿明被生擒,粟司令給四縱司令員陶勇下命令:你必須把他送到我這個華野前指來,應該送個活的杜聿明,而不是送一個死的杜聿明給我!

陶勇接到粟司令的命令,就給十一師譚知耕師長也下了死命令:你必須保證他的安全,首先讓醫生檢查他的傷有什麽問題,然後搶救,包紮好,不得在路上死了!你送到我這裏必須是個活的杜聿明!

十一師派專人押送杜聿明到四縱司令部,司令員陶勇和政委郭化若又把押送任務親自交給了機要參謀蘇榮:你說服他不要自殺,這個任務交給你。淮海戰役已經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抓到了杜聿明,那就更圓滿了,特別抓到個活的杜聿明。他說你懂這個意思吧?這個任務爲什麽交給你,你的責任很大,你的任務很重,在你手裏絕對保證不能出問題,而且要保證送到華野粟司令員那裏的時候,他還是個活的杜聿明!

據蘇榮回憶,爲了防止杜聿明再尋短見,專門給他找了一間民房,牆是土牆,炕是土的,放了一條席子再加一條被子,一切硬東西全部清理幹淨。

爲了緩和杜聿明的緊張情緒,蘇榮自稱是蔣軍四十二軍參謀長的勤務兵,參謀長被俘後,他參加了解放軍的部隊。

緩解下來的杜聿明跟蘇榮聊起了陳赓:“我們是黃埔一期同學,陳赓這個人很活躍,也很調皮,也會打仗,這個人很好,可惜呀,他要不離開老蔣就好了。”

蘇榮有些哭笑不得:“假設陳司令跟了老蔣,現在不是同你差不多嗎?”

杜聿明苦笑:“這一點我同意,跟著老蔣也是我這個下場吧……我這個腳指甲長了,你能不能跟老百姓借把剪刀?”

蘇榮當然不會給杜聿明借剪刀,只好顧左右而言他,杜聿明又一次吃完六菜一湯(蘇榮沒記住吃的是什麽),終于提出了他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第一,你們趁我們都餓得要死、沒有戰鬥力的時候爲什麽不打?第二個,我們這些人都餓得快要死了,空投的食品掉到你們前沿陣地,你們有的地方竟然開槍把我們的戰士打死了,這太過分了吧?”

蘇榮的回答,徹底感動了杜聿明:“第一,在你們沒有戰鬥力的時候我們不打,是因爲我們考慮到要愛護你們這些生命,不管是戰士還是軍官的生命,我們要愛護,讓晴天的時候給你們空投點食品,吃點東西;第二,也跟你說老實話,我們當時的原則是這樣的,你們來搶,只要不帶武器,徒手來搶,我們讓你們拿走,但是你要拿著武器一面掩護射擊一面來搶東西,那這是另外一回事,那就變了性質了,所以我們要打。”

蘇榮與杜聿明滔滔不絕聊了五個小時,結果讓蘇榮很高興:“這五個多小時,他徹底轉變過來,不再想自殺了。”

據沈醉回憶,杜聿明如果不是被俘,根本就活不到七十七歲——老蔣拿老杜當救火隊員,先後替其嫡系陳誠和劉峙背黑鍋,累得身患五種要命的結核病,進了戰犯管理所才全部治好。

杜聿明剛被俘時吃四個菜,證實身份後吃六個菜,這也可能也是他打消自盡念頭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放軍優待俘虜,肯定也不會殺他,連他兜裏的香煙都不沒收,又怎麽會取他性命?

杜聿明1959年特赦的時候身強體健精神煥發,這不能不讓他本人和我們感慨:杜聿明爲老蔣效命二十多年,得了一身重病,背了好幾口黑鍋,如果他僥幸從淮海戰場逃脫、跟著老蔣上島,結果會不會像白崇禧或孫立人一樣淒慘?

1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