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豬腎移植患者死亡,人類科技與倫理或將面臨挑戰?

國貨 2024-05-12 22:48:39

全球首例豬腎移植患者的離世,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醫學界激起千層浪花,讓原本充滿希望的“死而複生”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今年3月,一場與命運的較量在麻省總醫院悄然落幕。全球首位接受轉基因豬腎移植的患者理查德·斯萊曼,這位曾經飽受雙側腎衰竭折磨的62歲老人,在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手術後,終究未能戰勝病魔,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斯萊曼的離世,不禁讓人回想起兩個月前同樣令人扼腕歎息的一幕。那時,全球首位接受轉基因豬心移植的患者大衛·貝內特,也因心髒衰竭而離世。這兩起悲劇性的事件,如同一對沉重的翅膀,給原本充滿希望的異種器官移植領域投下了濃重的陰影。在決定接受異種器官移植的那一刻,斯萊曼或許曾懷揣著對生命的渴望與對醫學奇迹的期待。畢竟,對于一位雙側腎衰竭的患者來說,一個健康的腎髒無疑是他重獲新生的唯一希望。而在手術初期,斯萊曼的病情確實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他的生活仿佛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就在人們以爲斯萊曼將成功跨越生死界限之際,他卻在手術後兩個月突然出現了嚴重的並發症。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醫生們盡管竭盡全力,卻仍無法挽回他的生命。最終,斯萊曼在無盡的痛苦與遺憾中離開了人世,他的離世也讓“死而複生”的異種器官移植再次受到了嚴峻的考驗。

在斯萊曼的悲劇發生後,美國FDA迅速作出回應,言辭中既顯露出對異種移植技術潛力的肯定,也透露出對其潛在風險的擔憂。FDA指出:“異種移植作爲醫學領域的一項創新技術,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希望,爲那些身患重病且面臨生死存亡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正如所有前沿技術一樣,它也伴隨著不容忽視的風險。因此,我們強烈建議,此類移植手術應嚴格限定在患有嚴重或危及生命疾病且沒有其他足夠替代方案的患者身上進行。”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教授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對于患者的具體死因,還需要通過詳盡的病理分析才能得出結論。他提到:“此前兩名接受豬心移植的患者在術後都未能挺過兩個月的時間,這無疑給異種移植技術的臨床應用蒙上了一層陰影。這說明,盡管豬器官在解剖結構上與人類有著較高的相似性,但在實際移植過程中,我們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豬器官與人類器官在解剖學上的相似性,使得豬成爲了異種移植研究中的重要供體。多年來,豬的心髒瓣膜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人類心髒修複手術中。然而,要成功移植豬的整個器官,卻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這主要是因爲基因差異導致的免疫排斥問題,以及豬器官可能攜帶的潛在病毒對人類受體構成的威脅。

近年來,探索豬器官在活人身上的應用已成爲異種移植領域的重大突破。然而,在此之前,大部分的異種移植研究都是在腦死亡患者身上進行的。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我們有望在未來克服這些挑戰,讓異種移植技術真正造福于人類。

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eGenesis公司,以其卓越的科研實力和創新精神,爲全球醫療界帶來了突破性的成果。近日,該公司成功爲斯萊曼提供了供體腎髒,這一舉措無疑爲醫學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該公司的研發團隊在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詳細介紹了豬腎髒與人類腎髒在生物學方面的驚人相似性。他們指出,無論是細胞類型、免疫反應還是代謝方式,豬的腎髒都與人類腎髒有著極高的相似度。

然而,爲了確保腎髒移植的順利進行,eGenesis公司並未止步于此。他們進一步運用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對供體腎髒進行了精細化的改造。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成功地敲出了對人體有害的基因,還巧妙地添加了某些人類基因,以增強腎髒的兼容性。此外,爲了消除潛在的感染風險,公司還精心滅活了豬體內固有的某些能感染人類的病毒。

在中國,異種器官移植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今年3月,西京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成功地將一只經過中科奧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編輯的豬腎髒移植到一位51歲的腦死亡患者體內。這只供體豬經過精心挑選和基因編輯,敲除了關鍵的HOXA13基因,爲移植手術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業內專家潘登科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隨著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患者可能會轉向異種器官移植這一新的治療方案。然而,他也強調,目前只有符合嚴格要求的極少數患者才能成爲首批基因編輯豬器官惠及者。

盡管異種移植技術在醫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這一領域仍然面臨著倫理爭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喬治·丘奇指出,當下需要謹慎地平衡醫學進步和倫理問題,確保技術的合理應用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必須時刻關注倫理道德的底線,確保科技爲人類帶來福祉而非災難。

2 阅读:23

國貨

簡介:位卑未敢忘憂國,清澈的愛只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