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禧不喜政治,常和文士交往,被清高宗贊爲宗藩書畫第一人

史海撷英 2024-03-19 15:16:19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聖祖康熙皇帝玄烨第六次臨幸江南,這一次江甯織造曹寅向清聖祖進獻了一位長相美麗的織造女工陳氏。就這樣,陳氏就被清聖祖帶回了皇宮,不過清聖祖後宮佳麗如雲,清聖祖最初並沒把陳氏放在心上,陳氏在宮廷中被冷落了三年多,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時,由于時任兩江總督噶禮彈劾曹寅虧空問題,這時候清聖祖才想起了曹寅曾進獻過美女陳氏。

清聖祖沒有追究曹寅虧空問題,而是私下裏讓其盡快補齊虧空,處理完曹寅的事之後,清聖祖就翻了陳氏的牌子,寵幸了她。

次年即康熙五十年(1711年)正月,陳氏爲清聖祖生育了第二十一子胤禧,生在皇家本應參政議政,將來也應該是成爲政治家,但是清聖祖都不會想到胤禧將來會成爲清朝曆史上著名的書畫大師。

不愛江山愛藝術

胤禧與大侄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是同一年生人,但他比清高宗大了半年多。他的母親陳氏比他的老爹清聖祖小了36歲,清聖祖在有他的時候已經58歲了,因此他算是清聖祖的老來子。

陳氏家族出身很低微,是江南的普通紡織工家庭出身,其父陳玉卿也是紡織工人,後來由于她入宮,才被封了一個七品縣令之職。由于家族出身低微,因此即便陳氏生育了皇子胤禧,她在清聖祖後宮中也一直是沒有名號的庶妃,地位十分低微。

愛新覺羅・胤禧

胤禧正是由于母系家族出身低微,再加上還屬于是清聖祖老來子,因此他沒有卷入到清聖祖晚年的諸子爭位事情中。

胤禧在康熙時期一直不是特受寵愛,畢竟還比較年幼,他一直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時,才有資格陪伴清聖祖外出巡幸。

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時,年僅11歲的清高宗被清聖祖接入宮廷撫育,而清高宗在入宮後第一個玩伴就是與他年齡相仿的小叔叔胤禧,此後清聖祖外出巡幸時都會把他們倆帶在身邊,這也使得叔侄二人有了深厚的友誼。胤禧在輩分上是清高宗的叔叔,實際二人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好朋友,名爲叔侄,實爲發小摯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時,清聖祖駕崩,這一年胤禧才只有12歲。雖然胤禧很小就沒了父親,但幸運的是由于他沒參與爭位的事情,因此得到了哥哥雍正皇帝的善待。

別看清世宗對待參與爭位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等兄弟很殘酷,但他對待沒有參與爭位的兄弟們還算是不錯了,尤其是對清聖祖第二十子胤祎、胤禧、二十二子胤祜、二十三子胤祁、二十四子胤祕這五個老來子都很不錯。

愛新覺羅・胤禛

清世宗繼位之後先是尊胤禧的母親陳氏爲皇考倩貴人,又把他留在宮廷繼續撫育,讓他和清高宗一起去上書房讀書學習。

胤禧算是清聖祖諸子中的一股清流,清聖祖一生共有35個兒子,續齒的有24個兒子,活到長大成人的有20個兒子,他的這些兒子中有的貪戀權勢,有的貪財好色,但唯獨胤禧是一股清流,胤禧對權力政治沒有興趣,也不貪財更不好色,他這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寫字、寫詩、畫畫。

可能由于胤禧目睹且經曆了清聖祖諸子爭位的事情,因此他對政治很不感興趣,他在學業有成之後,一直是醉心于遊山玩水,寫詩作畫。難得的是胤禧人品還很不錯,他雖是皇子,卻沒有架子,爲人平易近人,待人溫和,並且生性勤儉樸素。

雍正三年(1725年)時,清朝曆史上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到京城遊山玩水,時年33歲的鄭板橋因此結識了同樣喜好遊山玩水、吟詩作畫的胤禧,只不過這一年胤禧只有15歲,兩人相差了18歲的年紀。雖然鄭板橋和胤禧年紀相差比較大,但是並不影響二人交往,二人由于志趣相投,因此結爲了忘年之交,後來即便鄭板橋離開京城,胤禧還與他保持著書信往來。鄭板橋雖然很有才華,但是他事業並不順利,他屢次科舉不第,仕途之路坎坷異常,所以也導致了他家業貧寒,胤禧對于鄭板橋是時常接濟。

除了鄭板橋之外,胤禧十分喜好與文人雅士結交,他與很多文人雅士都交情匪淺,而且他交友不論對方貧富,只要在藝術方面聊得來,他都會傾心結交,所以他雖然生活簡樸,但是爲人慷慨,經常會接濟一些像鄭板橋這些落魄的文人,再加上他酷愛收藏古籍,因此他很難攢下錢財。

愛新覺羅・胤禧

由于胤禧酷愛詩畫,因此他還給自己取自號爲紫瓊崖道人、春浮居士。在清朝皇室中,像胤禧這般有自號的人比較少,他們對于詩畫和書法大多是業余愛好,而胤禧卻把這些當成了自己的終身事業。

而且胤禧的作品也比較高産,他給後世流傳有《花間堂詩抄》8卷、《紫瓊崖詩抄》3卷,他的畫作《山莊清曉圖》和《漢文帝二十四诏圖》等等都流傳于世,至今價值連城。胤禧擅長畫山林,《清史稿》中評價他的畫風與明代大畫家文征明相近,可見他的繪畫造詣水平之高。

一生酷愛寫詩,寫了四萬多首詩的乾隆皇帝也是一個藝術愛好者,別看胤禧這一生都沒清高宗寫的詩多,但清高宗對小叔叔胤禧是最爲推崇,清高宗甚至對外稱胤禧的詩畫書法藝術造詣爲“本朝宗藩第一人”。當然相比于胤禧,清高宗頂多算是藝術愛好者,胤禧則屬于是藝術家了。

清高宗在沒繼位前還特意爲胤禧寫了一首詩:“吾叔乃詩翁,裁句清而好,近複參畫禅,頗得畫中道。”由此可見清高宗十分推崇胤禧的藝術水平,可見胤禧是一位不愛政治愛藝術的清流皇子。

寫意人生氣自華

在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時,20歲的胤禧被清世宗晉封爲固山貝子,這個爵位其實在皇子這屬于是比較低級的封爵了,清世宗之所以只給胤禧加封貝子爵位,是因爲清世宗對這些年幼的弟弟並不了解,不敢貿然授予太高的爵位,怕他們年少位尊驕傲自大。

愛新覺羅・胤禛

換成其他的皇子,對于清世宗授予如此封爵,肯定是不太滿意,私下裏沒准還得吐槽一下,但是胤禧這個人沒有權力欲,也沒有政治野心,所以清世宗封他什麽爵位,他都無所謂,甚至他還覺得清世宗冊封給自己的封爵過高了。

胤禧這種淡泊名利的表現,讓他的十三哥怡親王胤祥很是欣賞,當年五月份胤祥病重將薨逝,清世宗前去探望,胤祥臨終前向清世宗力推胤禧的好,因此在胤祥薨逝半個月後,清世宗下旨晉升胤禧爲多羅貝勒。

據《清世宗實錄》記載,清世宗在冊封胤禧爲貝勒時說道:“朕之諸幼弟,朕向來不能深知。從前曾據怡親王奏稱二十一阿哥允禧立志向上,且深知感朕之恩,恭敬之念,出于至誠。朕從前降旨將伊封爲貝子,著晉封貝勒。”

胤祥是清世宗最爲喜愛和信任的弟弟,有他替胤禧說話,清世宗自然相信了,因此在胤祥薨逝後,清世宗開始頗爲器重胤禧。

雍正十一年(1733年)時,清世宗就派胤禧去跟隨清聖祖第十七子果親王胤禮學習處理滿洲八旗事務,值得一提的是胤禮也非常喜好書畫,胤禧與胤禮志趣相投,兄弟二人還時常一起切磋畫藝。

愛新覺羅・胤禛

由于胤禧之前淡泊名利,不太表現自己,因此清世宗對他都不是很重視,他的婚禮也是被清世宗隨意安排,清世宗沒有給他安排滿蒙貴族女子爲妻,而是把明末大將祖大壽的後人祖氏與他賜婚,所以胤禧的嫡福晉家族出身地位並不高。不過胤禧對于這些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他的注意力其實都在于藝術上,至于他的爵位、政治前途、婚姻都看得不是很重要。

胤禧不僅在藝術上有很高造詣,他在騎射方面也很厲害,清高宗繼位後曾對外說過,早年清高宗騎射不太好,曾追隨胤禧學習過多年的騎射技藝,由此可見胤禧的騎射技藝也很高超,堪稱是文武雙全。

在清高宗繼位後,胤禧由于自幼就與他關系親密,再加之胤禧精通詩作、書法、繪畫,在藝術方面來說與清高宗也算是志趣相投,所以清高宗繼位之後就晉升胤禧爲慎郡王,同時冊封胤禧的母親陳氏爲皇祖熙嫔,並給胤禧加議政王的頭銜,讓胤禧更多地參政議政,發揮他的才能。

在清朝議政王的權力很大,政治地位很高,可以說清高宗繼位之後,胤禧算是手握大權了,但是胤禧並不熱衷于政務,他與十七哥胤禮並不相同。胤禮當初也和胤禧一樣,醉心于書畫詩詞,但是清世宗繼位後很是喜愛胤禮,大力提拔胤禮,尤其是在胤祥薨逝後,胤禮更加獲得重用,甚至清世宗晏駕時還把青年清高宗托付給了胤禮,讓他成爲輔政王。而胤禮雖然早年也是無心于政治,但是當清世宗把大權和大任交給他時,他能站出來並且認真履責。

胤禧則和胤禮完全不同,他對政治十分不感興趣,即便清高宗對他委以重任,他依舊無心于政治,清高宗讓他參政議政,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是濫竽充數,在政治上毫無建樹。

鄭燮

要說胤禧唯一一次對政務感興趣那就是幫助鄭板橋,在乾隆元年(1736年)時,鄭板橋考中二甲進士,但是由于鄭板橋當時年紀大了,因此沒能進入翰林院,只是被外放到山東省當候補知縣。

清朝所謂的候補知縣必須遇到出缺才能實放到地方,而鄭板橋是個窮酸書生,沒有人脈關系,自然沒人放他實職去當知縣,因此鄭板橋這一候補就候了六年,一直到乾隆七年(1742年)時,鄭板橋還沒能被實放官缺,不得已之下,他來到京城向胤禧求助。

胤禧這才知道鄭板橋等了整整六年還沒能當上官,于是平生對政務不感興趣的胤禧爲了知己鄭板橋第一次插手了政務,胤禧直接到吏部通過關系替鄭板橋謀了一個山東範縣知縣的官缺,就這樣鄭板橋才得以外放爲知縣。這也是胤禧唯一一次插手政務,爲此鄭板橋一輩子都感激胤禧,對他推崇備至。

雖然胤禧一生很少參與政治,只寄情于藝術,但是他的壽命卻並不長,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他就薨逝了,年僅48歲。

胤禧薨逝後清高宗非常悲痛,特意給他上谥號爲“靖”,其寓意爲謹慎恭順。不僅清高宗對胤禧薨逝悲痛萬分,鄭板橋得知胤禧薨逝後悲痛的幾欲昏阙,鄭板橋在給胤禧寫的悼文中稱其爲“紫瓊居士,天上神仙,來往人間盛世”,鄭板橋把胤禧比喻成天上的神仙來下凡體驗,可見對他的評價之高。

愛新覺羅・永瑢

胤禧一生共有兩子四女,可惜他的兩個兒子弘昴和弘旬都英年早逝,因此他薨逝後沒有子嗣繼承爵位,清高宗就把第六子永瑢過繼給胤禧當嗣孫,由永瑢繼承了胤禧的爵位和家産。

值得一提的是永瑢還真和嗣祖父胤禧相似,永瑢是清高宗諸子中文藝最好的一位皇子,永瑢也和胤禧一樣有自號,他自號爲西園主人、九思主人,在詩詞、繪畫、書法、文學上都有極高造詣,《四庫全書》就是永瑢擔任總裁編撰,後世都知道紀曉岚編寫《四庫全書》,其實永瑢才是《四庫全書》的領銜主編,紀曉岚是在他的領導之下編修的《四庫全書》。

巧合的是永瑢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薨逝,和胤禧一樣也是48歲薨逝,48歲似乎對于胤禧及其家族來說是個坎,不僅胤禧的嗣孫永瑢是48歲薨逝,連胤禧的老媽熙嫔陳氏在乾隆二年(1737年)薨逝,也是48歲。

縱觀胤禧的人生可謂是非常寫意自由,他出生在皇家,卻無心政治,只寄情于藝術,一生灑脫,雖然他的人生比較短暫,但在清聖祖諸子中他卻是最爲潇灑的皇子,結局也算是很不錯了。

胤禧算是清聖祖諸子中結局很不錯的一位了,這和他年紀幼小,沒有強大的母系家族背景,沒有參與清聖祖諸子爭位有關系,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生性淡泊名利,他一生寄情于藝術,對皇權不構成任何威脅,所以才能避免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的下場。

而且胤禧的人生絕對堪稱是“藝術人生”,雖然他的人生很短暫,但他卻給後世流傳下了很多畫作、詩作以及書法作品。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