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費增長7.2%,有人說太多,不增加軍費,難道用來當賠款?

彼岸紫竹 2024-04-23 10:15:10

2024年,中國國防預算增長7.2%,達到1.69萬億元,這條消息出來以後,我去看了一下各個互聯網平台,中國網民的反應。大家的想法出奇的一致,漲得好,就是還有點少,爲了支持國家,我再下去買包華子,或者華子買不起,我再買包紅塔山。

說實話,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一件事情能取得所有中國人的一致認同,這並不容易。

爲什麽大家都要漲軍費?我想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 沉痛的曆史教訓

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經受這麽漫長的黑暗,還是從“天朝上國”一屁股摔成半殖民地,每個中國人只要接受過初中教育,都知道1840年以後中國簽了多少不平等條約,那種屈辱感深深地烙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裏。

有些人說,你們中國人爲什麽不能豁達一些,那不都是過去的事了嗎?跟你們現在有什麽關系?我覺得這種人,就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是老外那可以理解,如果是身邊的人,一定要離他遠點,免得天上打雷的時候連累你。

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對那段曆史實在是提不起興趣,因爲都是一個套路,因爲什麽事件,外國人又打進來了,然後打不過,簽不平等條約,最後割地、賠款。條約又多,什麽《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醜條約》,一會兒用地點,一會兒用時間。

我想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

但是,我敢保證,只要你學過那段曆史,即便你記不清細節,你也一定會感受到那種屈辱跟不甘,那是屬于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它就像一個通關密語,有些事情,只有我們中國人懂。比如說,彭老總說的這句話:“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只要是中國人,都會知道這句話到底多麽有力量,我們中國人被欺負得太久了。

西方殖民者那套邏輯現在還有追隨者,比方說英國發起第一次鴉片戰爭,最本質的原因是中國不需要英國的商品,導致的英國長期貿易逆差,中國人竟然一直賺我們錢,那怎麽行?

你發現了嗎?一百多年了,這些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一點也沒變。唯一的改變是,一百多年前,他們直接用武力讓中國人屈服;一百多年後,他們不敢用武力,所以改成了貿易戰、科技戰,用盡了辦法也沒法讓中國人屈服。

關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起因,我怎麽也想不明白,爲什麽英國人就一定要通過賣東西給中國人來填平貿易逆差呢?事實上有更簡單的辦法呀,就是減少從中國進口絲綢、茶葉、瓷器,爲什麽非要強迫中國進口鴉片呢?

第一次鴉片戰爭

不知道公知們怎麽解釋這個問題,這就是西方文明嗎?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期間,解放軍發布了一則公告,要求所有外國軍艦在4月20日之前全部撤離長江,但英軍卻無視這一通告。他們自以爲是世界強國,對于解放軍的警告和規定置若罔聞,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態。

結果呢?解放軍炮擊英國軍艦“紫石英號”,“紫石英號”還擊,經過一番激戰,最後英艦挂起白旗投降。

爲什麽這個國家需要強大的國防力量?

因爲每個中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不增加軍費,難道用來當賠款嗎?

紫石英號

二、 世界並不太平

金燦榮教授說,現在整個地球已經進入“大爭之世”,這個世界並不太平,或者應該說,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太平過,現在特別不太平。

地球上,戰爭的陰霾四處彌漫,俄烏戰爭尚未落幕,巴以沖突硝煙又起,似乎這幾年,全世界都在打仗。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世界,張牙舞爪、拳打腳踢,一只手要掐死俄羅斯,另外一只手又要按住正在崛起的中國,從現在的態勢來看,美國已經明顯沒什麽新的招式對付中國了,科技戰、金融戰、貿易戰,在現在這種國際局勢下,中國嵌入全球經濟和供應鏈體系已經太深,發展速度又快,無論美國用什麽方法打壓中國,都必然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雖然解放軍的軍力在飛速提升,可是目前看起來,美軍在太平洋的優勢仍比較明顯,誰也沒法保證,美國會不會上來一個失去理智的總統,通過軍事手段打斷中國的崛起,就像日本在1894年跟1937年做的那樣。

中國不得不防,唯一的的方法就是不斷提升軍力,加大軍事投入。

這幾年,我真的看得太清楚了,什麽自由民主,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地球似乎跟100年前,200年前變化很大,其實在國際政治的舞台,沒有發生任何本質的變化,仍然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西方國家看不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我們跟西方交流,一定要用他們看得懂的語言,就是你的拳頭大,胳膊粗,對方才會坐下來聽你說。

大家都記得疫情爆發之後,本來這是一個全人類的悲劇,結果以美國爲首的很多國家,叫囂因爲疫情起源在中國,要中國賠償他們的損失,叫出來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嚇人。2020年4月21日密蘇裏州政府要求賠償數十億美元;同天,佛羅裏達一家律所代表一萬平民索賠6萬億美元;3月18日美國前司法部檢察官克萊曼向德州法院提起集體訴訟,要求中國賠償20萬億美元。

4月5日,英國執政黨保守黨5名資深政客要求政府向中國追償3510億英鎊;同天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追償6.5萬億美元;

甚至還有印度,4月4日,印度律師協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起訴中國,要求追償20萬億美元。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在接受采訪時稱要求中國賠償美國60萬億美元。

看到了吧?這就是列強跟他們跟班的嘴臉,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恐怕把整個中國賣了也不夠賠。

爲什麽這次他們只敢動嘴,什麽行動都沒有?爲什麽“八國聯軍”這次沒有從塘沽口登陸,直逼北京?

是這些國家善良,文明進步了嗎?

不是的,“八國聯軍”沒來的唯一原因,是我們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強大到所有這些國家聯合在一起,都沒辦法再次以侵略者的身份踏上中國的領土。

如果中國又弱,沒有強大的軍隊,沒有核武器,又很有錢,經濟很發達,這些國家會毫不猶豫再搞一次“火燒圓明園”。

90年代海灣戰爭後,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後,解放軍意識到跟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的差距,開始推進軍事現代化,我認爲中國目前的軍力已經超過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

所以即便中國如此克制,仍然被西方炒作“中國威脅論”,我們不能中了西方的圈套放棄發展軍力,畢竟當美國指責你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

三、周邊局勢不容樂觀

我們中國跟很多國家不一樣,別說美國、俄羅斯,哪怕相比英國、法國,我們也是五常裏,使用力量最克制的國家,沒有之一,我有時候甚至覺得,我們是不是過于克制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國家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發展時期,外交上也奉行“韬光養晦”的方針,解放軍已經幾十年沒有打過仗了。

鋒利的寶劍太久沒出鞘,敵人都以爲生鏽了。

朝鮮戰爭結束後,麥克阿瑟去世前一年,回憶起這場戰爭時說,誰要和中國陸軍開戰,他的腦子一定是有病!

中國志願軍是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強輕步兵,戰術一流,大部隊迂回穿插,能聚能散,這毫無疑問,但那是70年前了,各國軍人中,知道志願軍厲害的,幾乎都已經都見了上帝;現役軍人,估計早就不知道中國軍隊的實力,因爲解放軍已經太久沒有展示力量了。

這導致什麽結果?

就像前面說的,很多國家聽不懂道理,只有被揍了,才知道疼。

印度1962年被揍過一次,應該挺疼的,這幾年經濟起來了,2023年GDP已經排名全球第五,莫迪憑借宗教將松散的印度整合在了一起,國內民族主義興起,結果印度人好了傷疤忘了疼,屢屢在中印邊境制造事端。

遠的不說,2020年6·15中印加勒萬河谷邊境沖突,我們犧牲了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4名烈士,祁發寶團長受重傷。

今年兩會期間,我們再次看到了英雄祁發寶團長,從鏡頭中還能明顯看到他的左側頭上明顯的傷痕。

印度還算是個大國,菲律賓又如何?

菲律賓認爲南海都是他們的,長期跟我國有沖突,2016年搞出了“南海仲裁案”,叫來美國航母艦隊撐腰,結果怎樣?美軍跟中國艦隊對峙了幾天,最後灰溜溜撤了。

前幾年的3月5日,菲律賓兩艘運補船、兩艘海警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結果發生碰撞。爲什麽會有運補船、海警船跑到仁愛礁附近?

因爲1999年5月9日,在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第二天,菲律賓派出二戰時代的老舊軍艦“馬德雷山”號入侵仁愛礁,並以技術故障爲由非法“坐灘”。這出鬧劇一直演到今天,還沒有落幕。

還有日本,2021年12月1日,安倍晉三宣稱日本“無法容許發生台灣遭武力侵犯”,“‘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可以說是 “日美同盟”有事,瘋狂爲日本台獨分子站台。

環顧四周,中國周邊的安全局勢不容樂觀。

四、 祖國尚未完全統一

目前世界的主要國家中,只有中國尚未實現領土的完全統一,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統一台灣是前提。

但是隨著一代一代的台灣人讀著“台獨”教科書長大,越來越多的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14惡性撞船事件”,讓全中國、全世界都見識到了民進黨當局的無恥嘴臉。兩岸進行了15輪溝通,沒有任何成果,主要原因是台方沒有任何認錯悔改之意,最終不歡而散。3月5日,在金門島殡儀館祭拜兩名遇難的漁民遺體以後,無比失望的陸方談判代表和遇難漁民家屬離開金門,搭上“小三通”的輪船返回大陸。

大家都還記得,疫情剛發生的時候,連日本都向中國捐贈了醫療物資,我想很多人都記住了那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可是台灣呢?民進黨政府宣布對大陸實行口罩的出口管制,面對災難,別說同胞,就是對面的鄰居,能做出這種事情,這是什麽樣的政府?

2024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不見“和平統一”描述,這顯然是一個重要變化,強調“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重點強調“反台獨”和“反對外來幹涉”等內容,在具體的描述中卻沒有了“和平統一”字樣。

我想,這足夠說明問題了。

解放軍從來不打沒有准備的仗,中國建造航母不是爲了台灣,而是要維護中國的海洋利益,但是當需要的時候,還是要對可能出現在台海的美軍、日本自衛隊形成足夠的威嚇,雖然我是絕不相信美國會爲了台灣與中國直接軍事對抗,但是做好萬全的准備,總是沒錯的。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中國的軍費多嗎?我想這個問題得辯證地看。來看看世界主要國家的軍費增長情況。

美國2024財年的國防預算高達8860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加近300億美元。這一數額刷新了美國國防開支紀錄,約占全球軍費總額的40%,軍費占GDP比重爲4.4%。

在歐洲地區,德國2024財年國防預算爲734.1億美元,比上年增加近30%,占GDP比重終于達到2%;法國2024財年國防預算爲49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7.5%,占GDP比重爲1.7%;俄羅斯2024財年國防預算增至約120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68%,其軍費占GDP比重爲6%。

最引人關注的是日本,日本2024財年防衛預算爲559億美元,比去年增長16.5%,創曆史新高,保持連續11年不斷增長。要知道日本的經濟可是長期停滯不前,原地踏步,怎麽沒人說日本窮兵黩武呢?

不難看出,除了美國之外,我們國家軍費增長速度實際上是主要國家裏最慢的,所以我說中國軍費並不多,這是維持這麽一個龐大國家,必須付出的成本。

我們中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但洋人永遠也別想再欺負我們,還爲了不用再簽那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我們能依靠的武裝力量,叫作人民解放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