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奪門之變”後,景泰帝爲什麽第一時間認爲是于謙幹的?

鬼說天下 2024-05-13 12:46:02

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爆發。奇怪的是,根據《複辟錄》的記載,景泰帝得知“奪門之變”爆發後第一時間認爲“奪門之變”的主謀者是少保于謙(景皇帝聞鍾鼓聲,問左右雲:“于謙耶?”左右對曰:“太上皇帝。”)。這又是怎麽回事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土木堡之變後,受任于危難之際的于謙和景泰帝君臣合作,取得了第一次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第一次北京保衛戰勝利後,于謙成爲景泰帝最爲重用的大臣,是明朝當時實際上的首席宰相,推行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新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景泰帝與少保于謙是君臣一體的。

但鮮爲人知的是,景泰帝與少保于謙在一個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那就是皇位傳承問題。景泰帝登基的主要前提條件是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明憲宗)爲太子,以保證皇位在嫡系大宗中傳承。可是景泰帝在皇位穩固後反悔了,廢朱見深,立兒子朱見濟爲太子。

景泰帝違背承諾引發了滿朝文武的不滿,其中就包括少保于謙。景泰四年(1453年),年僅十歲的朱見濟夭折,而且景泰帝只有這一個兒子。以少保于謙爲首的群臣要求景泰帝複立朱見深爲太子,呼聲是一浪高過一浪。但景泰帝還是不想把皇位傳給哥哥一家,就這麽拖著。

結果是景泰帝因爲立太子的問題越來越不信任以少保于謙爲首的群臣,這也是景泰帝沒能提前覺察“奪門之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景泰帝一直覺得自己對明英宗的監控很到位,哥哥翻不起大浪。與明英宗相比,景泰帝覺得影響極大、聲望更高的少保于謙更有可能搞事。

正因如此,當得知“奪門之變”爆發的時候,景泰帝第一時間認爲這事是于謙幹的。另外要指出的是,《複辟錄》是明朝官員楊暄所寫的自傳性質的野史。雖然《複辟錄》的可信度確實不低,但並不能保證《複辟錄》的記載都是准確的。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 2024-05-15 22:33

    提早立朱見深爲太子,正常駕崩之後還能入太廟受後世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