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背國際公約,對華承諾4次逾期未兌現,中方:敦促日本履行責任

袁周院長 2024-02-29 11:35:01

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2月26日,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號召世界各國推進核裁軍進程,並完全禁止、徹底銷毀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會對自然界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因此國際社會早在1993年1月13日便簽署了《禁止化學組織公約》,截止到2018年,該條約已經有了193個締約國。

由于日本曾在二戰時期,在中國以及太平洋戰場大量使用化學武器。而侵華日軍當年所組建的生化部隊不只有731部隊,另外的516部隊、100部隊、543部隊等所犯下的罪行同樣罄竹難書。

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

爲了銷毀罪證,日軍在投降前將用于生化實驗的倉房炸毀,已經生産的生化武器則就地掩埋,這就導致中國境內遺留了大量生化武器。

這些化學武器不僅在戰爭年代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和平年代依然荼毒大衆。2003年8月,以收廢品爲生的李桂珍在齊齊哈爾某工地上收了4個鐵桶,鐵桶內淡黃色液體泄漏,導致在場多人中毒,其中李桂珍搶救無效離世。

經過檢驗,桶內的液體爲侵華日軍516部隊生産的芥子氣,這便是轟動一時的“齊齊哈爾8.4毒氣事件”。該事件中,共有44名中國人中毒,受害者家屬與日本政府進行了多年的交涉,最終在諸多鐵證之下,日本政府卻僅向每名家屬支付了不到50萬的賠償費。

其實孫曉波近期所提到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中明確規定,日本有義務銷毀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期限爲2012年。如今日本的對華承諾已逾期4次,時間則已過去12年。而據統計,中國境內依然存有40萬枚日軍遺棄的化學炮彈,日本這些年所處理的化學武器不到總量的4分之一。

針對此事,日本政府是一拖再拖,不僅沒有投入足夠財力物力處理中國境內的化學武器,還刻意隱瞞化學武器的埋藏線索。

面對日本政府的出爾反爾,中國曾在2022年借助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向日本施壓,中方的態度得到了該組織一衆成員國的支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也表示:“中方敦促日方重視中方的嚴重關切,以及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盡快拿出履行國際義務的政治意願和承擔曆史罪責的政治勇氣。”

除了化學武器之外,孫曉波在大會上還提到了被世界所關注的核問題。美國國防部去年10月發布了《中國軍力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目前擁有的核彈頭有近500枚,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00枚。

美國的這份報告多少有幾分“中國威脅論”的味道,中國是聯合國認可的五大合法持有核武器國家之一,並且中國的核戰略一直都是“自衛反擊”。中國于1991年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一直倡導全面禁核,但一直受到某些國家的阻擾。

另外,美國對中國的核武器充滿警惕,但卻對日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日本早在1954年便撥款2.3億日元用于熱核反應的研究。衆所周知,日本是個島國,擁有豐富的風能、潮汐能等資源,但日本卻始終對核能情有獨鍾。

自1966年日本在英國幫助下建立了首座核電站,至今日本已經建成了五十多座核電站,在全球範圍來說,可以算得上是核電大國。

美國不僅沒有對日本進行聲討,反而每年向日本出口大量鈾礦石,爲了獲得源源不斷的鈾礦,日本還拿下了尼日爾阿科達鈾礦25%的股份。以日本現有基礎,提純高濃度鈾早已沒有技術門檻。

近年來,日本一直以民用核反應堆爲掩護,在核技術方面不斷深入研究,目前日本境內已經擁有六百多個原子能研究機構

日本大肆建造核電站不僅在政治上給周邊國家帶來恐慌,還給世界海洋生態帶來了惡劣影響。中新網最新報道,2月28日,日本開始向太平洋裏排放第四批次核汙水,排放量與前三次相同,仍爲7800噸。

半年來,日本核排汙計劃一直爲世界所诟病,目前已有超過三萬噸核汙水流向海洋,美國不僅對此熟視無睹,反而還多次聲稱支持日本的這一行爲。

不擴散化學武器與核武器,關乎整個人類社會的命運,但在這件事上,美國的“雙標”著實令人不適。最後也希望美日兩國能積極履行《禁止化學組織公約》,這也是履行國際義務和責任。

2 阅读:640

袁周院長

簡介:軍事專家,特約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