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7年最大手筆!魯偉鼎遠渡“萬向系”美國資産回A

野馬財經 2024-05-09 19:38:33

魯偉鼎擺脫父輩魯冠球的光環與陰影,開始大展拳腳。

作者 | 張凱旌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浙商“教父級”代表人物魯冠球一手創辦的“萬向系”迎來重大資本運作。

五一假期剛過之際,“中國民企上市第一股”萬向錢潮(000559.SZ)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萬向美國持有的汽車零部件資産WAC100%股權,並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募資。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産重組。

目前,標的資産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標的價格也未確定。

來源:萬向錢潮公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有一位出身農家的青年靠制作、銷售汽車零件“萬向節”發家。其所創立的企業,不僅做到了國內市場的龍頭老大,還是第一家進入美國主流汽車配套市場的中國汽車零件企業。早在2001年,該企業已經實現營收86.36億元,出口創彙1.78億美元。

這位青年便是有“浙商教父”之稱的魯冠球,而他創立的萬向集團,如今則發展爲了橫跨汽車、能源、金融、農業等産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遺憾的是,魯冠球于2017年去世,“萬向系”火炬就此傳到了其子魯偉鼎手中。

與父輩紮根實業不同,魯偉鼎高中還沒讀完就被父親送到了新加坡學習企業管理,其更偏愛資本運作。此次重組事項便是其接班7年以來,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消息傳出後,資本市場已經聞風而動。萬向錢潮自4月17日開始停牌,5月6日複牌後,直接一字漲停;但5月7日-9日,累計跌3.4%,目前市值178億元。

回顧萬向集團的崛起,國際業務的開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萬向美國已在當地深耕多年,爲何現在魯偉鼎要將這部分業務“召回”?

購買控股股東美國資産,主動管理風險

萬向美國成立于1993年,是萬向集團開拓國際業務的代表公司,此前也被視爲集團的海外總部。

不同于其他一些企業的跨國並購,萬向美國在經營方面十分注重“本土化”。其在美國注冊,聘請的專業人才、雇傭的員工、尋找的合作夥伴、執行的激勵機制全面向當地靠攏,這在當時的背景下,是萬向美國迅速崛起的關鍵。

目前,萬向美國已完成對超過十家美國企業的收購,其中就包括制動零件廠商UAI、減震器廠商QA1、軸承廠商GBC、傳動系統制造商DANA、刹車零件廠商BPI等汽車産業鏈龍頭。

而此次萬向集團的計劃,是將萬向美國直接或間接控制的核心汽車零部件資産進行整合後,注入WAC,再把WAC裝入萬向錢潮。從公告披露的情況看,這可能涉及美國、巴西、波蘭、德國等地的25家企業。

來源:萬向錢潮公告

顯然,這不僅是一起關聯交易,更是同業並購,能幫萬向錢潮顯著提升業績。

2023年,WAC的營收爲13.36億美元(約合94.1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9814.61萬美元(約合6.92億元人民幣);萬向錢潮營收144.87億元,淨利潤8.32億元。

而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爲,萬向集團此時將美國資産裝入A股上市公司,除業務整合、市場拓展外,還可能出于風險管理的考慮。

近一段時間,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們,IPO進程屢屢受挫。有的公司爲了迎合海外監管要求,甚至不斷“去中國化”;有的公司在全球市場已經非常知名,但迄今爲止,還未能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事實上,自2021年滴滴赴美上市被叫停以來,中資公司在美上市的路徑就變得更加複雜和充滿挑戰。萬向美國雖然沒有傳出過IPO的動向,但隨著監管環境變化,遷移資産也不失爲審時度勢之舉。

柏文喜表示,從戰略角度來看,雖然無法斷定該舉措與中美貿易關系變化直接相關,但其確實可以在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爲公司帶來一定的穩定性。

而在收購預案中,萬向錢潮也提到了相關風險。其指出:“對于全球化經營的標的公司(WAC)而言,國際經貿環境不利變化的風險可能對其生産經營活動産生不利影響。”

來源:罐頭圖庫

不過,縱使魯偉鼎有萬千考慮,現在萬向錢潮收購WAC的計劃也還未板上釘釘,依然存在許多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魯偉鼎資本運作的思路極具參考性。萬向錢潮采取的“發行股份收購資産,並配套融資”的方式,在當前的A股市場中並不是主流。這可能與其形似IPO的資本運作方式有關。有投行人士評價,在IPO趨緊、“國九條”新發布的背景下,該重組計劃的進展,對未來尋求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有一定的借鑒、參考意義。

接班7年,魯偉鼎重構“萬向系”

其實,類似萬向錢潮這種資産重組的操作,十分符合魯偉鼎治下,“萬向系”的風格。

與父親做實業起家不同,魯偉鼎自跨入職場開始,就專注于爲“萬向系”的金融版圖開疆拓土。

1992年,年僅21歲的魯偉鼎就成爲了萬向集團總經理助理。2年後魯偉鼎升任萬向集團總裁,此後“萬向系”獲得金融牌照的速度明顯加快,而魯偉鼎的身影也頻繁出現在集團海內外資産並購整合的交易中。

幾個細節就能看出魯偉鼎之于“萬向系”金融版圖的重要性。2001年,作爲“萬向系”金融投資平台的萬向控股成立,魯偉鼎任執行董事。至今,魯偉鼎還是萬向控股的大股東、董事長;2002年,浙江省第一家財務公司萬向財務成立,主要爲集團下屬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魯偉鼎亦擔任董事長一職。

可以說,在“萬向系”拿下銀行、保險、基金、信托、期貨等金融牌照,布局小貸、保理、支付等業務,甚至是掌握承德露露(000848.SZ)、萬向德農(600371.SH)、順發恒業(000631.SZ)等上市公司控制權,參股華誼兄弟(300027.SZ)、廣汽集團(601238.SH)等上市公司的過程中,魯偉鼎功不可沒。

來源:罐頭圖庫

在此背景下,接過“萬向系”萬向集團、萬向三農和萬向控股三大平台後的魯偉鼎,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延續父輩的衣缽。

首先,魯偉鼎對“萬向系”股權架構進行了調整。魯冠球時代,魯冠球通過萬向經理人發展責任激勵會持有萬向集團80%股權,另外20%股權歸屬未披露;而現在,萬向集團由魯偉鼎通過董事局全資控股。萬向集團還于2018年收購了子公司持有的順發恒業61.33%股權,成爲順發恒業直接控股股東。

人事方面,魯偉鼎三姐的丈夫倪頻受到重用,而原先萬向集團的元老、一度兼任四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管大源則逐漸淡出。目前“萬向系”4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由4位不同高層擔任。

借助這些方式,逐漸強化對“萬向系”控制權後,魯偉鼎開始在資本運作上施展拳腳。

在“老本行”汽車領域,2017年萬向集團提出,將在未來7-10年投入2000億元,打造以新能源汽車和相關制造業爲核心的數字城市——萬向創新聚能城;此外,萬向集團在锂電池領域的重要布局萬向一二三于2021年宣布啓動IPO;萬向一二三投資的萬潤新能(688275.SH)、騰遠钴業(301219.SZ)等産業鏈企業,目前已經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萬向系”長期布局卻未發力的農業領域也有所進展。同樣是2021年,從事海洋食品生産與銷售和遠洋捕撈業務的大洋世家也啓動了IPO。

而在金融領域,“萬向系”更是動作頻頻。

一方面,“萬向系”逐步減持和退出了包括航民股份(600987.SH)、中色股份(000758.SZ)、海利得(002206.SZ)等多家公司,置換出不少現金;另一方面,“萬向系”借助金融工具,不斷進行資本運營,手段愈發娴熟。

近幾年來,萬向財務成爲了“萬向系”的資金流動中心。四家上市公司在萬向財務存款長期維持在百億元以上,同時萬向財務會給萬向控股、大洋世家等其他“萬向系”公司提供貸款。這些收到貸款的公司,再通過發債、IPO募資等方式償還貸款,讓資金流動起來。

來源:罐頭圖庫

以沖刺IPO失敗的大洋世家爲例,2019年-2021年,其分別從萬向財務獲得3億元、1.5億元、3.6億元貸款;三年中有兩年,公司貨幣資金都無法覆蓋短期借款。但大洋世家也和其他的IPO企業做法類似,在上市前進行大額分紅,而作爲實控人的魯偉鼎自然獲利最大。不過因爲分紅款大于淨利潤,而公司還貸則欲通過IPO募資,這也引來了外部的關注。後來因保薦機構撤單,大洋世家IPO做罷。

類似情形還發生在順發恒業身上。四家上市公司中,順發恒業一直是在萬向財務存款最多的,作爲回報,萬向財務也會爲順發恒業提供數十億元綜合授信額度。可順發恒業卻更願意跟銀行借錢,甚至不惜抵押固定資産。2022年,順發恒業在銀行貸款的年利率爲4.2%,在萬向財務存款利率爲0.35%-3.4%。公司不惜損失利差,也要從外部借錢。

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後,魯冠球率領一衆元老打下的“萬向系”實業根基依然枝繁葉茂,但這家資産規模千億的商業帝國的氣場,無疑正逐漸向魯偉鼎貼近。

風險漸顯,“萬向系”駛向何方?

值得注意的是,魯偉鼎的操盤並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放緩,近期“萬向系”反而加快了資産騰挪的步伐。

除了整合汽車領域相關資産外,“萬向系”還有其他“左手倒右手”的操作。如今年1月,“萬向系”旗下險資民生人壽斥資21.96億元,從“兄弟公司”萬向三農手中受讓了網商銀行股權。

來源:罐頭圖庫

結合民生人壽此前從“萬向系”手中增資收購萬向信托、通聯支付、通惠期貨、浙商銀行、普星聚能等金融公司的動作,分析認爲魯偉鼎似乎在有計劃地整合金融資産及相關牌照,將民生人壽塑造成爲萬向控股旗下的新“金融控股平台”。

來源:罐頭圖庫

在柏文喜看來,萬向系內部的股權騰挪和資産整理,可能出于資本優化、業務協同、風險分散、合規要求、稅務籌劃等動機。出于綜合考量,這些動作可以提升整個萬向系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可能是爲了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發展需求。

具體而言,短期看,這些動作最顯著的效果就是能爲上市公司業績增色;而長期看,布局金控的一個特質,是能降低企業獲取資金的成本,從而反哺實業。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魯偉鼎在完成對“萬向系”的重構。

不過,資本運作從來都蘊含風險。“萬向系”當下也面臨不少問題。

2023年,萬向一二三、大洋世家的IPO都以失敗告終;萬向信托投向地産、健康類等的多個信托計劃還出現違約。據“第一財經”報道,目前監管部門已明確萬向信托存在信息披露違規的情形。

來源:第一財經

此外,“萬向系”4家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滯或倒退的情況。

萬向錢潮營收自2015年突破百億後,就一直增長緩慢,中間還出現過收入下降的情況,淨利潤方面更是曾一度腰斬,直到2023年仍未恢複到2017年的水平。

同樣是2023年,萬向德農增收不增利;順發恒業業績雖然暴漲,但其依靠的是房地産業務收官之作的“一錘子買賣”,隨著公司“去房化”,轉型清潔能源服務商,業績是否能穩定還是未知數;承德露露也實現營收、淨利雙增,但縱向對比,其營收規模滯漲的問題被外界诟病已久。

對魯偉鼎的考驗並未結束,外界都很關注,魯偉鼎時代,“萬向系”這艘巨輪將駛向何方?

你知道魯冠球和魯偉鼎的故事嗎?對魯偉鼎收購美國資産回A的動作有何看法?評論區聊聊吧!

0 阅读:116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