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化穩步推進,虛擬電廠迎來發展機遇!

銳叔論 2024-05-16 08:38:42
消息面上,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該規則將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的發布旨在規範電力市場行爲,保護市場成員的合法權益,並確保電力市場的統一、開放、競爭和有序。 早在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能源局將于今年修訂出台《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編制印發《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電力市場准入注冊基本規則》《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建立形成以《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爲基礎,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規則爲主幹,信息披露、准入注冊、計量結算規則爲支撐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1+N”基礎規則體系,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奠定制度基礎。 去年《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和“813號文”出台後,全國現貨市場建設全面加速,根據“813號文”時間表,預計繼山西、廣東兩省現貨轉正後,今年山東現貨市場有望進一步轉正,另外更大比例新能源、更多元新型主體將參與現貨市場,部分省份有望率先推進試點。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在發電端面臨出力不穩定的新能源裝機占比提升沖擊,在負荷端面臨峰值拉升、電網調控能力不足問題。電力體制市場化建設需順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容納電力商品的電能量、容量、調節、綠色環境等更多價值屬性,同時建設全品種、全周期的市場交易體質承載多元價值屬性,從而實現提升電力生産和使用效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國內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正在持續推進,目前已形成省級-省間雙層架構的全國性電力市場。按交易組織時序分開,中長期電力市場推進多元主體引入、分時段定價機制建設;全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提速,電力平衡與電價發現功能強化。在交易品種方面,需求側響應、輔助服務等電力交易品種逐步成熟。 此次《基本規則》明確經營主體包括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如儲能企業、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其中,虛擬電廠是聚合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風電等)、可調節負荷(工商業用電負荷等,根據電力系統的需要進行靈活調節)及儲能三類資源的電力系統平台,提升聚合效率,通過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及輔助服務市場,提升電力系統的穩定和高效,實現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一種新型業態。展望未來,以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爲基礎,虛擬電廠作爲市場重要主體的資質被確認、多交易品種的市場參與路徑被打通爲條件,國內虛擬電廠市場發展有望迎來持續催化,步入高速成長窗口期。 2022年,全球虛擬電廠新增投資規模9.9GW,累計裝機規模達21.2GW。至2030年,全球虛擬電廠累計規模將達58GW,2022至2025年年均複合增速約39.9%。2022年全球電力需求爲26,779TWh,虛擬電廠參與交易電量約32.6TWh,僅占全球電力需求量的1.2‰,虛擬電廠未來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國內方面,至2025年,中國的虛擬電廠累計裝機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的3.7GW增長至39GW,2022-2025年年均複合增速達108.1%,裝機量全球占比將從2022年的17.5%提升至2025年的67.2%,中國虛擬電廠産業鏈有望迎來規模化發展機遇。
0 阅读:18

銳叔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