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悄然出兵,大年初一攻破敵營,萊州曆史名人王漢的用兵典故

膠東故事會 2023-01-24 21:55:24

自古以來,用兵皆講究“計謀”。而在衆多計謀當中,“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可謂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

所謂“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簡單來說,就是“突襲”或者“奇襲”。在古代曆史上,以突襲而獲勝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霍去病攻匈奴、李靖攻突厥以及李愬雪夜襲蔡州等。

本文要介紹的這場戰鬥,雖然規模難以與上面所提到的那些相提並論,但總體思路相仿,也是屬于“突襲獲勝”的情形。

這場戰鬥具體發生在明崇祯年間的河南省濟源縣附近,指揮者來自山東萊州府掖縣,他的名字叫作王漢。

王漢,原名王應駿,出身于掖縣有名的書香門第。其兄長王應豸是天啓年間的進士,官至薊門巡撫,可惜後來在一場嘩變中受到牽連而被下獄論死。兄長死後,王應駿便改名爲王漢(字子房)。

崇祯十年(丁醜科),王漢也考中進士,隨即被任命爲山西高平縣知縣,不久後又調任河南河內縣。而剛才提到的那場戰鬥,就發生在河內縣任上。

當時,明廷已是大廈將傾,各地兵火連綿不絕,與河內縣相鄰的濟源縣就有一夥強人盤踞。這夥強人的首領名叫劉二,他絲毫不把濟源知縣放在眼裏,年底就提前放出話去:“轉過年便將擇期攻城。”

濟源知縣無力抵禦,只好向王漢求援。王漢得知消息後,經過一番斟酌,決定采取“突襲”之策來破敵。

突襲的精髓在于“出其不意”。爲此,王漢公開對外宣稱拒絕增援濟源。劉二等人信以爲真,便放松了警惕。

而在出兵的日期上,王漢也是將“出其不意”發揮到了極致——除夕夜裏,當多數人正在過年守歲之際,王漢率部從河內縣出發,直奔濟源縣天壇山的敵營而去。等到次日(大年初一)一早,已經兵臨山下。

所謂“天壇山”,即王屋山的主峰(海拔1711米,相傳黃帝軒轅氏在此設壇祭天,故名天壇山),其山勢險峻陡峭,若在平時,可謂易守難攻。但劉二等人做夢也沒想到官軍會在大年初一來突襲,因此戒備松弛。王漢身先士卒,持刀在前,很快率部攻上山去。

待到官軍攻至營內,劉二方才如夢初醒。他慌忙召集部下抵抗,但衆人想必在除夕夜裏沒少喝酒,倉促之間難以發揮出戰鬥力,很快敗下陣來。最終,王漢所指揮的這場“突襲戰”以生擒劉二而成功收場。

在明末亂世當中,文人出身的地方官員面對戰事常常一籌莫展。而王漢卻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頗有鶴立雞群之感(他的字爲子房,與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相同,用計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戰過後,他又陸續率部攻打“妖僧智善”“楊六郎”等幾處強人,“俱以奇險奏功”,並且還曾運用疑兵之計解開封之圍(李自成多次攻打過開封),于是名聲大噪。史籍稱贊他道:“漢一縣令耳,而出奇制勝,雖老將皆自以爲不及也!”

崇祯皇帝聽聞王漢的事迹,很快傳旨召見。崇祯十五年二月,王漢被擢升爲禦史,派往左良玉營中監軍。不久之後,他又被委任爲河南巡撫。如此快的提拔速度,雖然有明末亂世的特殊背景,但也可以體現出王漢的過硬能力了。

不過,明朝大廈將傾,僅憑少許幹練忠臣終究難以挽回局面。王漢在河南巡撫任上雖然殚精竭慮,但也沒有太大效果。崇祯十六年正月,保定總兵劉超率部叛亂,王漢在前往永城招撫未果,不幸被叛兵殺害(詳見《明季北略》“王漢戰死”一節)。他短暫而精彩的仕途生涯,就此劃上了句號。

王漢死後,明廷贈他爲“兵部尚書”,原籍掖縣也將之供奉在忠義祠中。根據清代《掖縣志》的記載,王漢的墓址在掖縣城東五裏。當時墓址尚有古松二十余株,經過曆史變遷,如今應是難尋舊貌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