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渡大渡河:中央獎賞17勇士,什麽獎品?楊得志:如今看一文不值

簡史檔案館 2024-04-27 10:43:39

楊得志,猛將。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這位將軍一生中參加過多次著名的戰役,最值得一提的,莫過于強渡大渡河。

今天就來聊聊……

毛主席

強渡大渡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毛主席率領紅軍來到了冕甯一帶,在前面,有四川軍銜劉湘和劉文輝的部隊,而後面,又有薛嶽猛追不舍的10萬大軍。

可謂是前有狼,後有虎。

想要解決困境,紅軍只能強渡大渡河了,可是又談何容易,因此,蔣介石瞬間狂喜,甚至還表示一定要讓毛主席變成石達開第二。

石達開,當年的一代人物,也是在大渡河面前失敗,下場淒慘。

看來,只能強渡大渡河了!

楊得志,很快接到中央命令,率領紅一團擔任此次任務,楊得志接到命令,也非常清楚這次任務的重要性,爲了了解大渡河,楊得志帶人來到安順場附近的村子,采訪村民們關于大渡河附近的情況。

楊得志

很快,楊得志確定第一步計劃:

搶奪安順場。

夜晚時分,楊得志帶人來到了安順場一帶,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依然有敵人正在把守,楊得志耐心等著,看敵人全部入睡後,立馬發起進攻,順利殲滅2個連的敵軍兵力。

很快,楊得志順利搞到了船只。

只可惜,船只數量並不多,楊得志爲了了解對岸敵人情況,組成17人的渡河小隊,由連長熊尚林作爲隊長,帶著大家渡河查探。

遊船離岸,行駛到江心,敵軍立馬發起火力進攻。

熊尚林立馬率領戰士們反撲,也發起反擊,在雙方炮火的互相猛攻下,17人小隊依然順利渡河,在船只還有4、5米到岸邊的時候,大家一起跳下水,更加隱蔽掩護的遊到岸上,然後迅速上岸,擊斃敵人。

敵人無法抵抗,剩余殘兵迅速逃離,我軍成功占領對岸敵人的工事。

楊得志

很快,第二船的渡河小隊也到了對岸,敵人正好這時候發起反撲,我們第一船和第二船的戰士們,再次發起反擊,再次擊潰敵人。

大渡河渡口,被我軍成功占領。

第一船渡河的17勇士,也立下了大功,因爲如果沒有他們冒著危險強行渡河,占領先機,紅軍也無法強渡大渡河,更別提後續的紅軍發展。

因此,這17位勇士也收到了中央的獎賞,而這17位勇士的名字,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是:

熊尚林、羅會明、劉長發、張表克、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張桂成、肖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發、曾先吉、郭世蒼、張成球、肖桂蘭、朱祥雲。

當然,也有資料說是18勇士,其實這個說法,我想也不算錯,第18勇士就是:

孫繼先。

毛主席

當時孫繼先也是參與了戰鬥的,作爲營長指揮了此次大渡河作戰,所以當時也是勇士,只不過按照當時記載,確實17勇士的說法更爲精准。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我們的英雄!

中央也很是感念勇士們拼死搏殺的精神,于是在強渡大渡河之後,中央獎賞了17勇士,每人一份獎品:

一身灰色的軍裝,一雙膠皮鞋。

聽上去似乎有些平淡了,但是對于當時的紅軍來說,絕對是最有心意的獎品了,行軍路上,軍裝可以禦寒,還是軍人的象征,而膠皮鞋更不用說,對于每天趕路打仗的戰士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份獎品,大家都很是滿意和喜歡!

楊得志

多年後,楊得志也回憶起這次強渡大渡河的戰鬥,自然,也回憶起了獎品,楊得志笑著說道:

“如今看,確實一文不值!”

但,它的意義絕對是無價的……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