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要求全文背《綱要》,後來《綱要》改了

三劍客 2024-05-17 21:20:25

闫健 三劍客

猶記得多年前,一位領導比較狠,做出了全體政工幹部要全文背誦《綱要》的指示要求,爲此我們背了很久。

後來,《綱要》修訂了。

文|闫健

圖|大唐

編輯|劍客XY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一份《關于做好綱要培訓相關工作》的通知先鴨一步,直抵人心,率先逼退襁褓中的暖流,臨城險些成爲凜冬城。

某部指導員小劉接到通知後,便瑟瑟發抖起來,電話的聽筒尚有余溫,綱要培訓時,他要代表支隊基層指導員做經驗發言。記得畢業時領導說:你是一塊金子,如今月明星稀,照耀在他並不飽滿的臉龐,此刻他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小劉坐在辦公室裏,喃喃自語,一面發呆、一面發福。面對眼前熟悉的事物,仿佛訣別一般。從即刻起,身心都要果斷切換至綱要模式,找一個縣城最懂的理發師,以卡尺形態直逼五毫米極限;薅一床可塑性最強的被子,暫時作爲己用,以糾察最喜歡的模樣出現。往昔言不由衷的搭檔,也顯得如此真誠坦白。他說,兄弟,你先試試水,有啥情況我們及時溝通。

文書說,一邊收拾行囊,一邊說道:“指導員,沒有我的日子你要照顧好自己。”

車輛轟鳴,塵煙四起,撩撥著小劉的心弦無處安放,車內衆人皆沉默寡言,昔日喋喋不休、侃侃而談之神態,仿佛畫上了休止符。最誇張不過是嘴巴小動,聲帶大動而已,手上攥著的A4紙,一再被手心的汗水浸染,即便人鬼難辨,仍視如珍寶。

這些常年賦予人類安全感的群體,聚在一起反而趨于不安。這似乎不難理解,畢竟關鍵少數成爲了不太關鍵的大多數,以侃爲主的人生即將迎來被侃。本想約幾個要好的同志報團取暖,以集體智慧抵禦“雷霆之力”,換來的卻是集體失聲,兩三爲一組,勉強撐起彼此早已稀碎的精神世界。

車停了,衆人一顫;見是服務區,衆人再顫。

下車後,矜持的心再難顧忌形象與身份,脫缰後的野馬只得找到香煙來慰藉當下所有的不確定。

透過煙霧缭繞的穹頂,遠方高懸的橫幅和彩旗越發明亮。

綱要培訓不但站位高、逼格也高。源于“一切爲了基層”這個根本邏輯,是年度大戲,是財力、物力精准落地的極致,是人力、腦力所指向的盡頭。

聚光燈下,萬衆矚目,這是多好的概念。

有人摩拳擦掌,有人嗷嗷待哺。

在小劉看來,所謂培訓,只是體面的說法。培訓的過程就是整體降維的過程:部門領導變成了一班之長,支部書記當然不是普通一員,他們非常不幸,連三互小組長都當不成,是蝼蟻,常以“團”的形式出現;是獵物,每一次呼吸就好像是在呼救。

形式上集中、法理上歸一,這就是傳說中的天人合一吧。

爲了方便課後討論,避免同類相吸,實現點對點,背靠背、臉怼臉之境界,該總隊敢于打破“建制”,只爲成就同志,其核心在于兩個字“打散”。

沒有步入營區之前,每一間宿舍都像是拆盲盒,無論你牛或不牛都將面臨著“驚喜或驚嚇”。對方可能是同門師兄弟,道一聲:“久別重逢”,然後又親又抱;可能是某位領導,他小心的將身形掩埋在塵煙之中,只散發出少量的“氣”供衆“蟻”尋覓。

戰友的重逢常以“臥操”開始,相互遞煙的環節剛剛結束,便進入“套話”的範疇,“有沒有理論測試的答案?”“有沒有內部消息?”如此雲雲。

當被答複“沒有”之後,對方往往會接著補一句:有沒有刮胡刀?兄弟!

白天上大課灌輸養分,晚上開小會統一思想,日出接著日落,哨音響了再響,思維有沒有撞出火花可能是某種玄學或感覺,但在有限得空間裏,能將悲歡離合、成王敗寇表現的如此生動,實屬不易。每一幕的起轉承合,都是對人性的考驗,每一次的表達表現,都是對忠誠的考量。

大家一面保持親密、一面暗暗提防,甚爲糾結。大到內務衛生、課堂表現、好人好事,小到暖氣片的襪子、不滿九十度的棱角,所謂無兄弟不叢林,獵人與獵物總是交替出現。

在“嚴管才是真愛”的大背景下,戰友情是如此經不起考驗,在不斷加分扣分的陰影裏,感情只剩留白,供知情人知曉,懷念中懷疑。

綱要培訓的舞台終歸屬于智者與能者。

曆年來的培訓,爲了辦出水平,辦出風格,除傳道授課解惑以外,都在努力立足現有,實現我優,主打一波元素豐富、轟轟烈烈。無論台上台下,還是室內室外,歸根到底不過三個字:“上才藝”。

軍事主官和政工主官雖在組織上保持團結,感情上屬于戰友。一旦拆開,遇到對口培訓,便會産生截然不同的氣質。中隊長們的才藝展示並不是送分,而是“送命”,間接導致這支隊伍士氣不足,大家都對當“指導員”充滿向往。

被向往的指導員,在新聞的照片裏、在先進事迹裏,但一定不在這次培訓裏。比如板報評比是每年的傳統項目,可惜能寫善畫的技能遭遇太久的冷卻。

幾位指導員白天佯裝在廁所聚首,半夜在房間孤勇。

粉筆上的一粒灰,掉下來就是巨灰,近乎白發的中年指導員不得不拾起被遺忘的“技藝”,一如十幾年前。

在心裏呐喊“爲了聯盟”。

摁下暫停鍵尚需勇氣,摁住重啓鍵則無需猶豫。

逢大型活動,讓每個個體,回歸集體,成爲普通一兵,是每個領導都喜聞樂見的場景。時光無法倒流,但是在制度層面稍作顫抖,便可讓往事回眸,牽一發動全身。

綱要培訓就是這樣的沃土。

猶記得多年前,一位領導比較狠,做出了全體政工幹部要全文背誦《綱要》的指示要求,爲此我們背了很久。

後來,《綱要》修訂了。

而自己早已深陷文山,開始起草中隊的按綱建隊計劃。每次寫“計劃”我都會試著總結培訓的意義。

恢複對哨音的敏感是因爲太久不聽哨音、重拾對呼號的感覺是因爲太久不喊口號,隊列整齊行進,我們已太久沒有身在其中。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