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養老保險王海峰:養老是全生命周期的大課題

商訊社 2024-05-20 16:36:46

養老不只是“退休後怎麽過”, 而是覆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課題。養老觀念轉對一站式綜合服務産生更多需求,既包括積累期的養老測算、稅收籌劃、資産配置、風險保障, 也包括領取期的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內容。

文 / 王海峰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有研究預計,到2 035年實現遠景目標之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規模將超過4.1億,占總人口的28.4%左右, 進入超老齡化社會。在此背景下,必須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實現第一支柱保基本、第二支柱作補充、第三支柱提質量。去年出台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已經落實實施一周年,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面貌。

一是迅速形成了一定覆蓋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達到5000多萬,占我國7億多就業人口的7%左右。雖然與個人養老金廣覆蓋、大規模、穩增長目標仍有不小差距,但考慮到這是制度實行實施的第一年,政策效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個不錯的成績。

二是爲全面鋪開打下了基礎。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行業單位共同穩妥探索了制度的具體落地路徑和措施,爲制度全面推行探索了豐富經驗, 更是十分難得。以美國IRA爲例,從1974年到2023年近50多年時間裏,他的規模近一半增長是發生在近十年。所以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個人養老金後期發力, 未來前景可期。

三是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在制度實施的一年中,個人養老金既得到社會保障與養老金融領域的高度關注,更引起社會公衆的熱烈討論,表明個人養老金制度進入了社會公衆的視野,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這既是金融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更是一個良好的契機,爲後續的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個人養老金仍需改進優化

養老金的積累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們需要用更加長期的眼光來看待個人養老金的發展,但面對緊迫的老齡化形勢和與預期目標的較大差距,亟需抓住時間窗口,進一步改進優化工作舉措,從政策支持和市場供給層面,源源不斷調動參與積極性,切實夯實第三支柱發展基礎。

一是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不久前,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被提出,也是首次被列入國家金融的重點工作。今年以來,各省市政府也陸續出台了支持第三支柱高質量發展的系列舉措。制度出台之初打好的是“地基”,試點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通過擴大辦理機構入口、提高稅優限額、豐富稅優模式、建立自動加入機制、設置默認投資選擇、優化提取條件等方式,妥善解決參與率和繳費率不足問題,爲個人養老金這座“高樓大廈”提供支撐,形成持續繳存、持續投資、規模逐年擴大的趨勢。

二是進一步完善産品體系。消費者在選擇養老金融産品時,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會成爲關鍵的考慮因素。試點以來推出的70 0多款個人養老金産品中,銀行儲蓄和理財産品占了半壁江山,受長期以來較爲強烈的儲蓄習慣影響,各類調查數據顯示居民也更偏好購買這兩類産品。

但在市場利率長期下行、優質資産供給不足的背景下,儲蓄類投資選擇會一定程度影響投資收益水平,亟需具有養老金管理經驗的金融機構發揮作用,創新開發更多提供中長期穩健收益的養老金融産品。

三是進一步健全服務生態。隨著預期壽命延長、“少子化”現象加劇,單靠子女贍養的養老觀念已經逐漸轉變,且逐步呈現養老規劃“年輕化” 的趨勢。

養老不再只是“退休後怎麽過”的問題,而是覆蓋從參加工作開始到退休後整整50到60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課題。養老觀念轉變對一站式綜合服務産生更多需求,既包括積累期的養老測算、稅收籌劃、資産配置、風險保障,也包括領取期的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內容。只有構建更加系統周密的服務生態,並與個人養老金相銜接,才能不斷增強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吸引力。

發揮機構專業價值

個人養老金的發展,需要政府、行業和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努力。保險業具備管理保險資金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豐富經驗和能力,在風險保障、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構建“保險+投資+服務”的良好生態,持續發揮在資金管理、産品開發和服務供給等方面的專業價值。

一是發揮養老金管理專業經驗,當好可信可靠的投資者。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在投資管理模式上一脈相承的,始終追求絕對收益之上的相對收益。個人養老金更加強調通過多元化的投資工具,打造滿足不同風險收益目標、不同期限資産配置需求的投資策略體系。

長江養老等全面參與三支柱養老金管理的金融機構,在這一點上具備天然優勢和實力,既能夠發揮自身作爲年金受托機構的大類資産配置優勢, 還可以運用在基本養老基金、年金基金管理方面持續形成的體系化、可複制的養老金投研框架和投資邏輯,持續做好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管理。

二是積極開發養老金融産品,成爲閉環服務的創新者。個人對于未來風險的不確定性、收入的不穩定性影響了群衆參與個人養老金的積極性。當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能夠發揮“保底+保障”的雙重優勢,但對于不同年齡段特別是年輕人而言, 長達數十年的封閉期也一定程度損失了資産的流動性,如何最大化發揮保險業在資産配置、資産創設方面的優勢,彌補産品流動性不足的劣勢,提供更多差異化的産品選擇是亟待解決的難點。

未來,逐步探索將組合類保險資管産品作爲養老金融産品的創新方向,並打通養老資金與健康養老産業之間的投融資橋梁。一方面,個人可以購買該類産品實現産品層次豐富的養老財富管理;另一方面機構還可將産品資金投向養老産業建設,並進一步爲購買産品的個人提供養老健康服務機會。

三是打通養老金融産業鏈,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務者。養老是個大領域,涉及資金、産業、服務等多個方面,保險行業具備以保險爲核心,延申發展産業和服務的獨特優勢,可以成爲大衆全生命周期養老服務的提供者。

近年來,長江養老在第二支柱年金受托領域扮演了“監理、管家、顧問”的角色,服務了衆多機構客戶和廣大員工。同時,太保集團提前布局健康管理、養老社區等資源,也爲整合服務B端和C端客戶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我們希望通過深入分析企業年金和團險客戶背後職工隊伍的養老財富需求, 從機構端爲個人養老金擴面提供助力,並搭建起專屬企業事業單位客戶員工的一站式養老金管理系統平台。通過平台中整合對接客戶退休後的健康支出、醫療支出、社交娛樂支出等更多消費需求,幫助客戶在平台上享受到大型綜合保險集團的年金管理、個人養老金産品、投資咨詢、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全流程服務。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