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賣紅薯將女兒培養成村裏首個博士!不是教育雞湯,是開竅了?

教育人看世界 2024-03-18 14:06:55

寒門難出貴子?因家庭而異,因人而異。引導得好的家庭,寒門就是推動孩子不斷成長的動力;反之,寒門教出敗家子的,也比比皆是。

據大米video某博號報道,河南濮陽,90後女孩張冰冰,爸爸長期在外打工,小學文化的媽媽賣20年烤紅薯,供自己和姐姐讀書。如今姐姐已經讀完研究生,她也從中專逆襲成985博士。得知女兒考上博士,夫妻兩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現在,張冰冰有空就會陪媽媽出攤,“希望爸媽少辛苦一點”。

媒體報道截圖

該事件引發熱議,多數網友爲這家人點贊,稱“堅強的媽媽,爭氣的女兒”。也有人認爲,這是基因彩票,不具備普適性。

底層家庭,能培養出兩個研究生,恐怕不是基因彩票的事,也不是教育雞湯,而是有其內在的規律,秘訣在哪裏?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家境上看,爸爸外出打工,媽媽賣20年烤紅薯,倆姐妹的家庭可以說是典型的社會底層家庭,陪伴成長這一塊,媽媽也做得非常有限,小時候的洗衣做飯等家務事,只能靠倆姐妹。再說簡單點,就是,倆姐妹除了讀書,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媽媽沒有嬌慣兩個孩子。

圖文不相關

正是知道自己的家境困難,才有小女兒張冰冰爲了獎學金,放棄讀重點中學,去讀中專的選擇。

媒體報道截圖

在教育人35年的教育生涯中,見過不少底層家庭的孩子,因爲沒有被嬌慣,因爲了解自己的家境,知道只有讀書改變命運的這一條出路,所以,底層家庭的孩子,普遍比家境好的孩子讀書動機更明確,更刻苦,更懂事。

第二個原因是媽媽的激勵。張冰冰自己描述,媽媽一直在和她們倆姐妹講,一定要好好讀書。底層家庭只有 這一條出路,媽媽將其簡化爲一句話,一直講,加上看到父母爲了供自己讀書,付出的艱辛努力。家長的言行就激勵她們樹立一個明確的信念,好好讀書,改變命運,回報父母。

媒體報道截圖

當然,學校的老師看到學習動機強烈的孩子,也會格外傾斜關懷;現在的獎學金、教育項目等社會支持,也爲她提供了額外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學校和社會提供平等教育機會的努力,對于幫助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實現夢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三個原因是,多子女家庭,還有一個老大帶頭的引領示範作用。老大考上大學,老二就不甘落後,就不闡述了。

媒體報道截圖

總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歸根到底,還是家庭教育的質量問題,家長努力提供經濟條件,不嬌慣孩子,正向引導,寒門還可以成爲推動孩子成長的有利條件。

這件事,你怎麽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0 阅读:23

教育人看世界

簡介:教育人看世界百態,一個不一樣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