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克林頓真的是“美國罪人”嗎?

華太師 2024-03-05 14:56:16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騰躍而上,美國因此將克林頓視爲罪人,那麽克林頓真的是美國的罪人嗎?

2001年11月10日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並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中國正式成爲世貿組織第143名成員,至此中國市場大門大開。

經濟方面得到大量發展機會,一直延續到如今,中國的經濟已然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尤其是疫情期間,在全球經濟都還停滯不前的時候,中國已經迅速完成了産業鏈的恢複,成爲世界上唯一一個疫情期間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與之相反的是美國,美國如今雖然還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均GDP也最高,不過對比起美國從前的經濟實力,美國的經濟發展趨勢不如從前。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就將一切的鍋都放到了克林頓身上,認爲如果當初克林頓不積極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美國如今的經濟就不會受到中國的威脅。

事實上當初克林頓積極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初心,對美國來說是有利可圖的。

克林頓上任後,立志要成就一番事業,讓自己得以在美國總統的位置上持續坐穩,而讓自己坐穩的最快方法就是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爲什麽這麽說呢?這一切還跟當時的政治背景有關。

1991年蘇聯解體,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第一個發展狀況能夠和美國相比肩的社會主義國家,它的失敗對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一直以來,事業上分爲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兩個主要陣營,雙方各自都認爲自己的政體更符合國際潮流,也是人類未來的發展之路。

如今蘇聯的倒下就意味著資本主義國家終究是占上風的,然而中國作爲繼蘇聯後第二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家,一開始並沒有博得美國的注意,卻在蘇聯解體後逐漸成長起來,隱隱有威脅到美國的意思。

這裏的威脅並不是指中國的實力有多強,而是影響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

恰好在當時有部分西方學者提倡一種說法 他們認爲馬克思所宣揚的社會主義制度未來有一天會變成資本主義的附庸。

這種說法也影響到了克林頓。他認爲如果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逼迫中國打開自己的國際市場,久而久之中國就會被資本主義同化,從而成爲資本主義的附庸,也就是成爲美國的附庸。

除此之外,克林頓還堅持認爲只要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美國的商品就可以充斥著中國,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成本將會大大降低,能夠從中國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對于打開中國市場,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美國呈現多種意見,世貿組織主要是針對經濟領域而開設的,因此美國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發表意見的多處于經濟領域。

大部分美國的企業對于該決定是持認可態度,畢竟打開中國市場對他們開拓市場也有幫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關稅就會大大降低,更有利于美國的進出口生意。

唯一持反對態度的只有美國的服裝和紡織領域,中國工業雖然不發達,但是紡織業卻極其發達,輕工業方面,中國的能力毋庸置疑,如果開拓市場,美國的紡織業將會受到巨大的不利影響。

盡管如此,克林頓依舊選擇克服困難,讓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2001年中國順利加入世貿組織,克林頓努力終究有了成果,克林頓究竟做了什麽讓中國順利加入世貿組織呢?

世貿組織成立于1947年,起初叫做世界關稅貿易協定組織,而在成立初期,中國已經是創始會員國,然而當蔣介石被共産黨擊退到台灣省之後,爲了給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制造麻煩,國民黨退出了世界關稅貿易協定,這也讓中國從此失去了創始會員國的身份。

而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時間就優先發展國家經濟,從1986年開始,我國政府就開始主動接洽美國,希望能夠盡快恢複關稅貿易協定成員國身份,只是一直不得結果。

加入世貿組織成爲我國最緊迫的一件事之一,畢竟經曆了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已然得到新的發展,卻遇到了瓶頸,急需加入世貿組織,獲得與他國輕便交易的憑證,如果不加入世貿組織,我國生産的産品在進入其他國家時就會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減少經濟利益。

一直到1995年,世界關稅貿總協定改名爲世界貿易組織,與此同時,部分的規則也做了調整和改變,此時我國政府再次派出外交人員前往美國展開談判,目的還是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入世貿組織,恢複創始成員國的身份。

克林頓爲了表達美國對中國加入世貿的支持,多次在媒體面前直接表示,美國承認一個中國立場,更承認台灣屬于中國。

實際上克林頓這種所謂的言論支持可有可無,因爲無論美國怎麽說,也改變不了台灣就是屬于中國這個事實,

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還不止一次的在媒體面前聲明:美國承認一個中國的立場,表明台灣屬于中國。不過對美國來說,這代表著美國在推翻自己之前的立場,相當于在自己打自己的臉,在表明態度後,克林頓又不斷的在具體合作當中爲美國的各行各業謀取利益。

比如針對于美國的紡織産業領域。克林頓爲了維護本國的利益,特意對中國提出希望能夠加大紡織品的進出口要求,以此保護美國紡織業的發展。

顯然中國並不會答應這種無理的要求,雙方合作講究的是一個公平公正合作共贏,因此中國和美國的談判並沒有取得如意的結果。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國又發生了一件屈辱事件,即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軍轟炸事件,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對南聯盟進行轟炸,使用導彈襲擊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場爆炸讓我國傷亡了數十人,而大使館也遭到嚴重損毀。

這對中國來說是一次屈辱的事件,這件事情發生後,身爲總統的克林頓也很急切,如果因爲這件事導致中國加入世貿的步伐變慢,就會影響克林頓在任期間的政績。

于是克林頓加緊了步伐,終于讓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

克林頓耗心耗力讓中國加入世貿,本來是爲了美國好,爲什麽最後卻淪爲了美國的罪人呢?

按照克林頓的設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應該在最快的時間裏被美國資本主義同化,最後淪爲資本主義的附庸,然而事實卻和克林頓所想截然相反。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初期,看起來似乎和美國設想的一樣,國內湧現出大量的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産品,中國的市場空間被多國的産品充斥著,留給國內企業發展的空間相應的縮小,尤其是歐洲的奢侈品牌和高檔服裝,更是成爲了中國消費者的首選,哪怕到現在中國消費者依舊對國外的奢侈品牌十分青睐。

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國內的許多老牌國貨漸漸被市場淘汰,關門的關門,破産的破産,一輪新的經濟沖擊狠狠的在中國市場裏肆意蔓延,那個時期中國社會裏基本都是歐美産品的天下。

就在所有人都認爲中國即將按照美國設想成爲資本主義的附庸之時,中國的經濟偏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市場雖然擴大了,外資雖然進入,但中國經濟依舊是中國自己的經濟,不僅沒有被美國侵占,反而還擴大出口,位居世界前列。

不僅發展了基礎的經濟産業,中國還在高科技制造業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比如北鬥衛星,比如電子芯片,讓經濟發展從高速往高質量蛻變。

而在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中國的互聯網産業也實現質的飛躍,各大門戶網站的興起,各種軟件的開發,都代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除此之外,由互聯網而産生的電商産業也在中國蓬勃發展,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支付手段在國內已經成了最流行的購物方式,放眼全世界,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一點上和中國相比。

盡管在發展途中也走過不少彎路,美國也從中作梗對我國進行過技術打壓和技術封鎖,但都沒能影響到中國經濟前進。

這一切的發展都和克林頓所想相違背,自然也不符合美國其他人的設想,因此美國才會有部分聲音認爲克林頓是美國的罪人。

他們認爲如果不是克林頓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的經濟不會有這麽快的發展速度,更不會成長到如今幾近威脅美國的地步。

然而事實就是就算美國克林頓沒有幫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也會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獲得國際認可,取得加入世貿組織的資格。

而克林頓當時做出的決策也只是針對當時的國際背景所做出的決策,國際局勢變化無窮,計劃趕不上變化,只能說是克林頓決策考慮不夠完善,不能說克林頓是美國的罪人。

參考資料:

《在20年節點,回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曆史性時刻!》北京日報

《中國是怎樣加入世貿組織的?》北京日報

《塞中官員憑吊在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事件中犧牲的烈士》新華社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