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以“黑白名單”規範“網絡副業”

馮海甯 2024-05-09 18:59:24

直播助力、短視頻剪輯、有聲書配音、短劇推廣……數字經濟帶動下,基于互聯網平台的副業崗位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缭亂。聲稱零門檻、上手快、不受地域限制,吸引不少務工者想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副業來增加收入。然而,記者采訪發現,不少網絡副業背後卻深藏套路,務工者不僅沒賺到錢,甚至還背上了消費貸。

兼職做副業,在國內外比較常見。特別是進入互聯網經濟時代後,網絡爲很多人提供了兼職工作機會,比如部分上班族在正常工作時間幹主業,下班後幹副業——或開網約車,或開網店,再賺一份錢。但不是所有網絡副業都合法規範,有些網絡副業宣稱“零門檻、上手快、不受地域限制”誘導勞動者兼職,其實是以違法侵權方式,從勞動者身上騙錢。

多位有過找副業被騙經曆的受訪者表示,如今的線上副業五花八門的,但很多都是騙人的,且套路基本差不多,“要麽讓你先交錢入會,要麽讓你刷單。”其中,鄧女士在兼職直播助力時,遭遇騙子合夥演戲損失了13萬元。實際上,名爲網絡兼職實爲網絡詐騙的例子已經很多了,比如兼職刷單就是一種典型的詐騙套路,公安機關已經多次發布警示。

今天,以“副業兼職”爲幌子實施詐騙的套路重重,而且花樣在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作爲勞動者,要對網絡副業兼職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語”所誘惑最後掉進“副業陷阱”。因爲網絡兼職可靠性有的很難查驗,一旦上當受騙就有可能陷入維權難。同時,監管者和網絡平台應合力爲勞動者構建安全兼職環境,對違法侵權行爲說“不”。

筆者以爲,不妨以“黑白名單”制度規範網絡副業兼職。一方面,建立“黑名單”制度。可根據勞動者投訴情況、辦案機關受理投訴起訴情況,梳理出“黑名單”,包括哪些副業崗位不安全、違法侵權方式有哪些等,並以反面典型案例和相關數據爲證明,既要求平台對不規範不安全的副業崗位嚴加審核乃至屏蔽,也要提醒勞動者遠離這類兼職崗位。

另一方面,建立“白名單”制度。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以來,網絡上也湧現出不少合法規範的兼職崗位,如上面所說的開網約車、開網店等。未來,合規的副業崗位會越來越多。有關方面應該對合規副業崗位的崗位種類、工作內容等情況進行梳理,然後以清單方式公開,爲勞動者兼職提供參考。同時,要鼓勵開發合規副業崗位增加勞動者兼職收入。

網絡既爲勞動者兼職提供了機會,也爲用人單位發展副業崗位提供了機遇。但不能讓不規範的“副業兼職”破壞網絡兼職聲譽。所以,這需要勞動者增強安全防範意識,需要平台方履職盡責嚴格審核兼職信息,也需要有關方面對網絡兼職加強針對性監測監管。其中,對副業兼職操作不規範的網絡平台,有關方面輕則要進行約談,重則要依法開罰單。

至于那些以“副業兼職”爲幌子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不法人員,應以涉嫌詐騙追究其法律責任,輕則以《治安管理處罰法》來處罰,重則用“刑罰武器”進行懲罰。勞動者也可以通過投訴、起訴維護自身權益。

0 阅读:5

馮海甯

簡介:爲正義“說話”,爲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