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掃興的父母,童年太短,別讓娃遺憾

老張育兒記 2024-05-24 23:29:05

“媽媽,這是我給你做的手工禮物,好看不?”

“誰讓你做的,要是把這點心思用在學習上,至于學習這麽差嗎?”

原本興沖沖想要送媽媽禮物的孩子,瞬間就被媽媽這句話打回原形,心中的喜悅也瞬間降至冰點。

掃興的父母,簡直就是孩子的童年噩夢。越來越多的父母告訴自己:童年太短,趁此機會多陪娃,堅決不掃興!

到底何爲“掃興”呢?父母要知道

有一部分父母,直到現在都不知道“掃興”爲何意。也難怪,他們會成爲“掃興”的父母,難怪他們總是喜歡埋怨。

所謂掃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無意識的打擊、限制和削弱孩子積極性、興趣和快樂的行爲。

可以是語言掃興,可以是行爲掃興,也可以是態度掃興。總之,父母們的掃興行爲,真的是五花八門。

一系列的“騷操作”之後,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失望,甚至慢慢産生自卑的情緒。成長路上,會給孩子留下很多不愉快的記憶和遺憾。

這些掃興行爲,別再做了

1、過度限制孩子的自由

父母可能是好心,出于安全和保護的目的考慮,擔心孩子受傷,所以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和探索欲,不讓孩子嘗試某些看似危險,但卻很有趣的活動。

在父母看來,這是保護孩子;可是在孩子心裏,他們會覺得難過。父母的“愛”,讓他們失去了探索和學習的機會,總是有種被“禁锢”的感覺。

2、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掃興的父母心中,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聽話懂事,至于其他的事情,都不那麽重要。自然,對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是能忽視就忽視。

生活中,很少用心陪伴孩子,也不會過多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父母的這些行爲,對于孩子而言都是“冷暴力”,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孤獨。

3、過分強調學習成績

還有一類掃興的父母,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其他的都無所謂。總之,只要能讓孩子提高成績,他們恨不得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

雖說學習成績很重要,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重壓之下,只會讓孩子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身心疲憊不堪。

4、缺乏耐心和理解

孩子犯錯或者遇到困難,掃興的父母不是想著解決問題,而是立馬責罵、批評或者直接忽視,好像這些都不重要。

沒有耐心和不懂理解的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大的痛苦。可能一輩子,孩子都會在失望中生活,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小就被父母“掃興”沒了。

5、傳遞消極情緒

壞情緒會傳染,所以大部分的父母,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壞情緒傳遞給孩子。當然,也會有掃興的父母,他們總是給娃傳遞消極的情緒。

對生活的不滿、對工作的抱怨,好像孩子就是他們的情緒“垃圾桶”一樣。在父母消極情緒的影響下,孩子會覺得壓抑不安,一點都不快樂。

如何,才能避免成爲掃興的父母呢?

1、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

學會尊重,是父母不再掃興的關鍵。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興趣和愛好。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沒有任何意義。

合格的父母,應該以孩子的興趣和選擇爲出發點,爲他們提供更多空間和自由去探索。只需在背後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確保娃安全就好。

2、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情感,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父母要多用心,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與他們建立更加親密的親子關系。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說教上,倒不如多去陪伴孩子。

陪他們玩耍、聊天、看電視,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會讓孩子內心充盈,變得越來越感恩。

3、保持耐心和理解

做個有耐心、懂理解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事!

成長路上,困難和挑戰是不可避免的。對于孩子而言,他們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這也是父母的責任。

即便是犯錯,也要耐心的跟孩子一起複盤,避免他們同樣的錯誤繼續犯。一味的批評和責罵,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娃的身心受傷。

寫在最後:既然掃興對孩子的影響這麽大,那父母就試著不再掃興,讓娃健康的長大,不好嗎?育兒,本來就需要不斷學習。父母要做的,就是繼續學習,爲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便利。

0 阅读:27

老張育兒記

簡介: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