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江蘇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實地探訪“徐州經驗”!

揚眼 2024-04-28 21:45:58

勞動最美麗,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江蘇省教育廳“教育強國建設江蘇在行動”走進徐州,記者先後來到徐州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邳州市占城鎮中心小學、邳州市城關實驗幼兒園等學校,實地感受徐州大中小學幼兒園在推進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和突出成效。

【新聞發布】

爲勞動教育落實落地提供大量實踐範本

在徐州召開的“教育強國建設江蘇在行動”主題新聞發布會(徐州專場)上,徐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石啓紅介紹了徐州推進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和突出成效。

“我們把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著力培養學生勞動技能和勞動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石啓紅表示,徐州市教育局始終把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爲一切工作的根本落腳點,深化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堅持將教育教學與生産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勞動教育。“在推進過程中也湧現出徐海路幼兒園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的典型案例,爲勞動教育落實落地提供了大量實踐範本,不斷豐富勞動教育模式和內涵。”

據悉,徐州統一制定了全市中小學生勞動任務清單,分學段突出勞動教育重點,科學設計勞動項目。小學注重勞動啓蒙及習慣養成,初中注重增加勞動知識和技能、初步養成吃苦耐勞品質和職業意識,高中聚焦豐富職業體驗、提高技能水平。豐縣歡口中學、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建成江蘇省勞動課程基地,全市256所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利用資源優勢打造了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和課例,572所中小學開辟了專門區域進行種植、養殖等勞動實踐。

【實地探訪】

江蘇省徐州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

挖掘地域特色,豐富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場景

記者了解到,徐州聚力打造實踐基地,全市打造中小學素質教育勞動實踐基地10家,總計規模可同時容納1萬余人參加勞動實踐。

陶藝工坊、廚藝工坊、木藝工坊……記者在江蘇省徐州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看到,這裏建成了廚藝工坊、生態農業體驗中心等20余間專用教室,打造了馬莊香包制作、萬通傳統釀造等多個“非遺”“中華老字號”勞動教育特色項目。

“每個課程群都有對應的主題工坊,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常態化開展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徐州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負責人楊倩介紹,基地挖掘地域特色,將日常生活勞動、生産勞動、服務性勞動進行融合重構,研發涵蓋革命傳統、體育健康、非遺傳承、自然生態、科技創新教育等五大領域的勞動教育課程,發揮“五育融合”的綜合育人價值。

據悉,基地還聘請非遺傳承人、技能大師、專家學者等作爲指導老師,通過職業體驗、普職融通、耕讀講堂等,豐富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場景。

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

成立“少年農學院”,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課程

在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這裏有一座“少年農學院”,搭建了農業種植基地、工業拆裝探究室等,開展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

校長陶勇介紹,學校校本課程的開設基于生活經驗和個性發展需要,設置了不同的主題課程,利用勞動課、綜合實踐課、校本課、課後延時服務時間分年級落實實施,學生們自由選擇參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學校把校園統籌規劃,形成“農工創+”場館式勞動教育特色——“農業+”課程場館:學生學習傳統農業種植和現代化農業種植的勞動樂園;“工業+”課程場館:打造勞動教育創新實踐車間,車間內全天、全員、全開放,讓學生在手腦並用中進行建造,獲得工業制造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提升思維品質。“文創+”課程場館:學生利用社團課及課後服務時間,在這裏傳頌工匠精神,開展非遺手工、木刻創意,服裝設計,體適能訓練等活動。

中國礦業大學:

勞動教育與心理療愈相結合,多元化探索課程建設模式

記者了解到,礦大立足學校特色資源條件,多元化探索課程建設模式、開課模式、教學模式,努力實現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培養目標。

“我們將勞動教育與心理療愈相結合,建設有‘勞動與綠化’‘勞動與廚藝’‘木工技藝’‘非遺手工藝與勞動創新’等勞動教育特色實踐課程群。”學校教務部部長張紹良告訴記者,自2020級本科生開始設置32學時的《勞動教育與實踐》必修課程,並寫入培養方案,貫穿學生在校四年的學習生涯。結合學校專業特色,推出了“雙碳科技”“礦大地質行”“礦大林一樹一碼”等勞動教育實踐項目。

據悉,學校發掘整合校內外勞動教育資源,建立4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在南湖校區高標准建成“智能綠色生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並以雷鋒紀念日、植樹節、勞動節等重大時間節點爲契機,組織開展勞動文化宣傳教育活動。

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與社團活動有機融合,打造勞動教育“第二課堂”

扇面設計、茶道、花道、香包制作……在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設專門的勞動教育理論課程36學時,將勞動教育與學生社團活動有機融合,打造勞動教育“第二課堂”。

學校副校長劉芳銘介紹,實施“五柚”行動計劃,通過“紅柚”鑄魂、“綠柚”潤心、“青柚”賦能、“金柚”啓航、“橙柚”築夢等五項特色活動,構建“柚彩紛呈”立體育人空間。創建“青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動員指導學生進行農作物耕種,先後舉行責任田開耕儀式、豐收儀式、廚藝大賽等大型勞動教育活動,評選“最美責任田”“最豐收菜園”“勞動種植達人”,引導學生以勞樹德、以勞啓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

邳州市占城鎮中心小學:

依托鄉村教育資源,探索生活與實踐教育路徑

學校聚焦內涵發展,充分依托鄉村教育資源,創設“葫蘆娃”綜合實踐課程,積極探索生活與實踐教育路徑,構建以“葫蘆娃”文化爲底色的育人體系。

學校確立“多學科融合”實踐課程目標,在每個年級開設了勞動綜合實踐課,組織學生全員、全程、全面參與葫蘆等植物的種植、管理、采摘、藝術加工和欣賞。美術課上,教師引導“葫蘆娃”們以葫蘆爲素材進行葫蘆彩繪等藝術創作;語文教學中,教師把寫作課、閱讀課搬到了葫蘆園種植基地,在動手實踐中,在探討與觀察中,帶領學生閱讀,指導學生寫作;數學實踐課上,教師組織學生到種植園自主合作研究面積測量、種植預算、産量估算等問題;音樂課將葫蘆絲樂器、“葫蘆娃”歌曲等音樂元素植入“彩繪葫蘆”課程。

邳州市城關實驗幼兒園:

走進大自然,創設“小菜園學農項目”

幼兒園聯動社區,把小區南側,一塊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20米的自然地,改造成兒童“自然生活、自在生長”的基地——綠城教育自然營地。並創設了“小菜園學農項目”這一新的勞動教育載體,給幼兒提供了走進大自然進行勞動的環境和機會。

“小菜園學農項目”是引導幼兒以“城關小農士”“遊園識農趣”“閑時話農樂”“四季種植樂”等形式,通過“小菜園長”負責制、“半日學農”項目制、“可視化種植”評價制等系列機制開展選種、種植、培育、收藏等系列學農項目主題活動,從而豐富幼兒的勞動常識,培養勞動習慣,提升勞動品質。

通訊員 王一舟

校對 李海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