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與西漢都是漢朝,之所以被分爲東漢和西漢,與長安和洛陽有關

曆史看興衰 2024-03-20 18:00:28

漢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非常強盛的王朝,它擁有405年的曆史,然而漢朝卻分爲東漢和西漢兩個時期。

明明都是漢朝,爲什麽又會有東漢與西漢之分呢?

漢朝的建立者是劉邦,劉邦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遊手好閑的劉邦,在秦朝時期,混到了一個沛縣泗水亭長的小官職。

由于秦朝暴政,導致老百姓無法生存下去,于是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而劉邦因爲無法按時將刑徒押送到目的地,按照秦朝的法律,劉邦是要被殺頭的,于是劉邦也在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後,在家鄉沛縣召集了三千多人,加入了反秦義軍。

在秦朝滅亡之後,劉邦也成了一方諸侯。後來劉邦又在楚漢戰爭中,打敗了項羽,重新統一了天下。

公元前202年,劉邦將項羽消滅後,就建立了漢朝。

劉邦建立漢朝的時候,在戍卒婁敬的建議下,將漢朝的都城定在了長安(今陝西西安)。

劉邦建立漢朝後,就開始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後來又經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治理,到漢武帝的時候,漢朝的整體實力,就已經達到了非常強盛的地步。

經過漢武盛世後,在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漢朝同樣保持著強大的國力,在漢宣帝時期,西域還被正式納入了漢朝的版圖。

只是在漢宣帝駕崩後,繼位的漢元帝劉奭,由于體弱多病,然後就將政事都交給了宦官處理,于是漢朝皇帝的權利,就開始旁落,宦官開始專權。

除了有宦官專權外,當時豪強地主對土地的兼並也非常嚴重,然後漢元帝對兩個儒臣師傅也非常信任,導致大量儒生參與到國家的治理中,再加上外戚勢力影響,于是就導致漢元帝時期的朝政非常混亂,然後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貧苦。

漢元帝駕崩後,繼位的漢成帝劉骜,更加不成器。

漢成帝是一個沉迷于酒色的皇帝,他在治理朝政方面,可以說是毫無建樹。

由于漢成帝的無能,然後就讓他母親家的王姓外戚勢力開始掌握大權。

後來王家出了一個王莽,把漢朝的皇帝給徹底架空了。

公元9年,王莽幹脆廢除了漢朝的皇帝,自己稱帝建立了新朝。

而漢朝的曆史,也就從王莽篡漢開始,被分爲了西漢與東漢。

從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到公元8年,孺子嬰禅位于王莽,曆經210年的西漢就滅亡了。

王莽在篡漢之後,雖然想要通過改革,緩和社會矛盾。

然而王莽的改革並沒有獲得成功,然後還激起了更大規模的起義。

當時在反抗王莽統治的起義軍中,有一個叫劉秀的人,最後在王莽被消滅後,又消滅了其他的起義軍,重新統一了天下。

公元25年,劉秀重建了漢朝,並定都于洛陽。

正是因爲定都洛陽這個原因,于是劉秀建立的漢朝,就被稱爲東漢。

而劉邦建立的漢朝,因爲都城長安在洛陽的西邊,所以就被稱爲西漢。

劉秀雖然是劉邦的九世孫,但是他在建立東漢之前,還有一段王莽建立的新朝的曆史。

所以爲了更好的區分兩個時期的漢朝,就用東漢和西漢去區分漢朝。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