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王必成發言:當初就不該聽許世友的話

知道曆史 2024-03-17 18:31:39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84年,我黨召開了一次梳理曆史往事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紅四方面軍出身的王必成說出了一番語驚四座的話:

“許世友同志,當初就不應該聽你的話,這才是對的。”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王必成對許世友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兩個人之間,究竟有什麽曆史淵源?

許世友和王必成,兩人革命時期有何淵源

1984年的一場會議上,王必成公然說:“當初不應該聽許世友的話。”王必成和許世友之間,有過什麽樣的龃龉?兩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一段革命淵源?

縱觀許世友和王必成兩人之間的革命履曆,我們會發現:兩人之間的革命交情不可謂不深。首先,許世友和王必成兩個人是同鄉,都是湖北麻城人。

據傳言,許世友和王必成兩家之間只有一街之隔。兩人都是貧苦農民出身,這讓他們都對中國的窮苦民衆抱有深切的同情。

1927年,我黨領導的黃麻起義爆發,許世友和王必成在同一年加入了革命隊伍。年長王必成6歲的許世友,在這次起義中當上了赤衛隊的隊長,而當時還是紅小鬼的王必成則成爲了許世友革命隊伍中的一員。

在王必成眼中,許世友是一個能打勝仗,關心下屬的“大哥”和上級,許世友也對當時年紀輕輕的王必成疼愛有加,沒少對王必成予以照顧。

後來,許世友和王必成不約而同地加入了紅四方面軍,經曆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1936年,紅四方面軍曆經張國焘的錯誤領導後,中央紅軍開始對張國焘進行起了批判。

但這場批判中一些存有過激情緒的人,把怒火轉移到了許世友的身上。許世友一氣之下,決定帶領幾名紅四方面軍出身的隊員,獨自到南方打遊擊。

許世友准備帶隊離家出走的消息,沒過多久便被中央軍委發現。按照當時的軍事紀律,許世友的這一行爲與逃兵無異,在當時要面臨嚴重的處罰,情節嚴重者甚至可能會直接槍斃。

得知昔日老上級深陷危難的消息後,王必成帶著許多紅四方面軍的戰士們,向中央軍委求情,懇請中央軍委看在許世友昔日裏屢立戰功的份子上,能夠放過許世友一命。

與此同時,被懲罰關禁閉的許世友也逐漸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身上犯下的錯誤。在會見毛主席時,許世友更是情緒激動地“撲通”跪在地上,懇求毛主席的寬恕和原諒。

最終,許世友才被免受到懲罰,獲得了個人革命史上的一次新生。對于王必成等一衆戰友的救命之恩,許世友從始至終都心存感激。

在此之後,許世友和王必成等人戰友情誼曆久彌堅。1946年,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許世友和王必成都成爲了華東野戰軍中的縱隊司令員,兩個人跟隨陳毅、粟裕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成爲了南京軍區的司令員,專門負責共和國江南地區的國防安全,曆經抗美援朝的王必成在從朝鮮回國之後,先是擔任上海的警備區司令員,後來被任命爲南京軍區的副司令員,成爲了許世友的副手。

在兩個人共同的整軍治理之下,南京軍區一度成爲共和國首屈一指最強大的軍區,兩個人之間的革命友誼,也讓周圍的所有人都感到羨慕不已。

然而,令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後來發生的種種事件,讓兩個昔日親密無間戰友,漸行漸遠,看似堅不可摧的友誼,也逐漸生出了裂痕。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許世友、王必成走向決裂

許世友、王必成兩個人,是經曆過出生入死的戰場兄弟,昔日爲許世友求情的王必成,更是對許世友稱得上有過救命之恩,許世友也對王必成有過必要的提攜。沒有許世友,也就沒有王必成的今天。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昔日裏親密無間的兩人,在曆史上逐漸走向決裂呢?

20世紀60年代,共和國進入了風雲詭谲的特殊曆史時期。許世友因爲看不慣南京軍區周圍的種種亂象,心中憤憤不平的他主動“稱病”,到廣州進行療養。軍區內的各種任務,就交到了當時擔任副職的王必成手裏。

因爲當時社會上的風暴愈演愈烈,所以王必成在以副職的身份來去處理軍區各項事務時,往往會承受莫大的輿論壓力。

一些“紅小將”經常以各種理由,要求來和王必成見面,要王必成給他們簽名。在當時種種的輿論壓力下,王必成不得不和這些“紅小將”有了一些接觸。

當時的許世友雖然在廣州接受療養,但他也從始至終密切關注著南京軍區的一舉一動。

隨著王必成和紅小將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有一些小道消息傳到了許世友的耳朵裏,說王必成想要和紅小將們聯合起來,拿下他南京軍區司令員的位置。

結合國內當時類似的情景屢見不鮮,信以爲真的許世友立即憤怒地回到了南京軍區,向王必成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王必成雖然想要解釋自己所作所爲的原因,但在特殊的曆史環境下,一切言語的解釋都無濟于事,更何況許世友是一個火爆的性格。

後來,一些好事的紅小將甚至帶著一批人,要直接沖入南京軍區大院,氣得暴跳如雷的許世友,甚至直接下達命令,要軍區大院周圍架起機關槍,誰要是敢直接闖軍區大院,可以直接開槍。

王必成在得知許世友的命令後,十分焦急地勸說許世友:“雖然這些人可能做事的方法不對,但他們畢竟也是人民群衆的一員,我們不能對這些人動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王必成和衆人的勸說下,許世友逐漸消了氣,但他和王必成兩人之間的裂痕也隨之越來越深。

一次,許世友召開軍事會議,說:“紅四方面軍的有些同志,一路革命走到了今天,卻出現了革命信仰不堅定的情況,甚至違背上級的命令,在我這裏是絕對不准許的!”

許世友的這一番話究竟是什麽用意,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一些深知事情來龍去脈的,多少對王必成蒙冤感到一些委屈。

然而,王必成卻在會議上始終一言不發,默默承受下了這些委屈。當有人詢問王必成爲什麽不去反駁許世友的建議時,王必成說道:“將相不和,自古以來兵之大忌,許將軍心裏也有想法和委屈,我爲什麽有理由去不讓他說呢?”

1973年八大軍區對調之際,許世友來到北京會見毛主席。許世友和王必成兩個人之間的龃龉,甚至讓毛主席都略有耳聞。

毛主席苦口婆心地勸說許世友道:“王必成是你昔日裏的老戰友,也是你的老同志,你就不能和他和好嗎?”在得到了許世友的婉言回絕後,毛主席十分失望地說道:“如果你要這麽說,那我和你之間的感情,可就沒有那麽好了。”

在和毛主席會面之後,毛主席爲許世友和王必成兩人之間的關系深感憂慮。因此,許世友被調到了廣州軍區,和王必成分開。

但是,毛主席從始至終一直都牽挂著許世友和王必成兩人之間的關系。遺憾的是,直到毛主席于1976年因病逝世之後,這對昔日裏親密無間的革命戰友,也依舊沒有恢複關系。

1984年,兩人如何冰釋前嫌

王必成和許世友兩人之間是親密無間的革命戰友,然而20世紀60年代的風波,讓他們分道揚镳。那麽,兩個人之間究竟是如何在1984年冰釋前嫌,重歸于好的呢?

1976年,毛主席因病逝世後,王必成和許世友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還是僵了許久。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後,鄧小平讓許世友挂帥,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司令員。考慮到許世友年事已高,鄧小平想要給許世友配一個老搭檔,這個老搭檔就是王必成。

但是,令鄧小平沒有想到的是,許世友對這件事的反映十分大。在得知鄧小平准備讓王必成當自己的副帥時,許世友對鄧小平說道:“有他沒我,有我沒他!”鄧小平見許世友的態度反映竟然如此激烈,于是只好作罷。

1980年,隨著對特殊曆史團夥審判的開庭,一些曆史文件逐漸浮出水面。許世友對審判案件的全過程,予以了高度關注。

他驚訝地發現,原來在20世紀60年代末自己到廣州前去療養時,身爲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王必成,並沒有和紅小將有過另有所圖的想法,這才讓許世友逐漸意識到:自己之前很有可能誤會了王必成。

在1984年召開對曆史決議進行整理的會議上,王必成借助著這次機會,和許世友說道:“許世友同志,當初真的不應該聽你的話,在南京這件事上,你的態度有些粗暴,也著實是誤會我了!現在紅四方面軍的老同志,就剩下這幾個人了,我們怎麽能不珍視彼此的感情呢!”

得知真相後的許世友感慨萬千,他激動地握住了王必成的手,感慨道:“王必成是一個可信、可交的同志!”兩人之間長達近10年的誤會才徹底冰釋前嫌。

36 阅读:13605
评论列表
  • 2024-04-24 08:45

    說王必成同志可信、可交的是賀龍元帥,怎麽到這裏成了許上將的說辭了?

  • 2024-04-20 15:43

    作者不懂就不要胡寫,許世友是湖北麻城人?

  • 2024-05-12 12:30

    許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