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一周11200名士兵傷亡,僅有67人投降,俄軍預感麻煩要來了

燕雲校尉 2024-05-26 11:29:09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宣稱,在過去一周時間裏烏軍出現了高達11200名士兵傷亡,另外還有67名烏軍向俄羅斯軍隊投降。面對這個數據,在外界看來俄軍應該十分高興才對,然而事實卻是俄軍頓感不妙要有大麻煩了。

因爲按照這個傷亡比例和被俘比例來看是極不尋常的,特別是俄軍已經完全掌握了烏克蘭戰場主動權,不斷拿下烏軍陣地的情況下,理論上講此時的烏軍士氣應該下降到了谷底,烏軍應該不戰而降才對。

就拿二戰時的硫磺島戰役來講,當時日軍幾乎是要與美軍血戰到底,而日本在死亡22703人後,出現了1083人投降的情況,傷亡和被俘虜的比例爲20:1左右。

而在近期的巴以沖突之中,哈馬斯與以色列可謂擁有不共戴天之仇,即便如此在哈馬斯武裝死亡10000人之後,也出現了高達2000人成爲俘虜的情況,其傷亡和被俘比例爲5:1。

可是按照俄國防部給出的烏軍近期傷亡和被俘比例來看則爲167:1,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烏克蘭軍隊依然保持著堅強意志,即便前線缺乏武器裝備,但是烏軍並沒有退縮,而是依靠強大的凝聚力繼續與俄軍作戰。

否則,當烏克蘭軍隊一周就是出現上萬人傷亡後,烏軍早就應該樹倒猢狲散了。

當前的烏克蘭戰場其慘烈程度被西方譽爲“世界末日”“人間煉獄”,在俄軍掌握了制空權後,不斷派出空天軍實施轟炸任務,烏克蘭多個要塞已經變成廢墟,大量城市建築被夷爲平地,在俄軍猛烈火力面前,烏軍幾乎是靠血肉之軀在抵抗俄軍鋼鐵洪流,然而烏軍卻利用有限的資源與俄軍在各個村莊據點展開了反複拉鋸戰。

從俄軍的戰報不難看出,俄軍每向前推進一公裏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烏軍在缺乏武器彈藥的情況下還能打出像樣的反擊,只能證明烏軍是依靠滿腔的愛國信仰在支撐戰鬥。在俄羅斯看來,最可怕的不是北約援助的武器,而是烏軍時刻保持著信仰,這樣的烏軍是難以被徹底打垮的。

就拿克列西耶夫卡要塞戰役來講,這是一個不大的地方,但是俄烏雙方卻在這裏進行了長達11個月拉鋸戰。在烏軍丟失巴赫穆特城區之後,一直都在尋找機會重新奪回巴赫穆特,于是烏軍采取迂回包抄的戰術,率先在巴赫穆特側翼克列西耶夫卡要塞打響了反攻作戰,令外界沒有想到的是,圍繞這麽一個小村莊烏軍竟然與俄軍打了11個月,雖然最終俄軍拿下了勝利,但是烏軍至少在這裏牽制住了俄軍在巴赫穆特一線的進攻步伐,其慘烈程度完全可以可以在世界戰爭史榜上留名。

俄羅斯一些軍事專家已經開始出現了悲觀情緒,他們認爲如果烏克蘭軍隊一直保持高度的作戰信仰,在結合西方軍事援助不斷抵達烏克蘭前線,俄羅斯想要徹底擊潰烏克蘭將難以實現。

縱觀世界上曆次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戰役,拼到最後都是在檢驗雙方戰鬥意志。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讓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抛頭顱灑熱血,靠的是俄羅斯的民族主義。而烏克蘭軍隊奮起抵抗,烏軍依靠的則是烏克蘭民族主義,從烏軍甯願戰死,也鮮有人舉手投降來看,正是愛國主義在支撐烏克蘭軍人頑強抵抗。

所以俄軍才會預感麻煩要來了,一旦在烏克蘭的戰爭持久無法擊潰烏軍戰鬥意志,將會長期陷入消耗戰之中。而戰場形式本就千變萬化,特別是雙方作戰氣勢本就是此消彼長,俄軍極有可能陷入被動局面。

蘇聯當年打阿富汗敗走麥城,俄軍打人口僅有100萬的車臣也是付出了高昂代價,這一次面對的是人口數千萬的烏克蘭,俄羅斯可能真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8 阅读:1403
评论列表
  • 2024-05-27 01:24

    參考俄羅斯曆史上的每一次搶劫,都是死傷慘重,這次依然不會例外

  • 2024-05-26 11:56

    現在基本上都是遠程打擊,很少面對面近程撕殺,肯定不容易抓到浮奴了

  • 2024-05-27 21:58

    戰俘比例低,是因爲雇傭兵不能投降

  • 2024-05-27 01:27

    在中國唱衰俄羅斯[笑著哭]于烏克蘭何補?還是學習俄文,去俄羅斯吧

  • 2024-05-28 17:10

    小遍媽的到底誰麻煩,烏克蘭一周死著麽多人,它有多少人這死?

  • 2024-05-27 05:29

    是否也可以這麽理解、大毛改用重火力開路的方式,所以基本沒啥活口,還有就是外加二毛有督戰隊的存在

  • 2024-05-27 04:14

    烏軍基本上都給俄羅斯的炮火和炸彈給炸沒了!

燕雲校尉

簡介:有觀點,有看點,關注《燕雲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