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夫婦入住19㎡蝸居,利用3米8層高切出隔層臥室,轉眼已過6年

聽家說 2024-04-09 18:04:44

若讓你在一間19㎡的蝸居裏生活6年時間,你能不能堅持下去呢?想必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我今天要說的這對夫妻,卻真就堅持了下來。

85後的夫妻克洛伊和布蘭登兩人,在2018年時住進了一間面積只有19㎡的逼仄蝸居,當時,兩人只是想體驗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卻沒成想這一住,就是六年的時間。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間蝸居是兩人親手打造而成的,外觀從老式火車車廂、大篷車中汲取靈感,從頭到尾只花了他們20000美元,換算下來大概是144000塊左右。

裝修好後的小家,全展開後面積差不多有19㎡多一點,但最高處的層高卻能達到3米8,于是乎,兩人利用層高優勢切出一間隔層臥室,讓小小的蝸居擁有一個家該有的一切。

簡單說說這間蝸居的戶型信息

這間19㎡的蝸居內,格局布置其實非常簡單,屋內大多是開放空間。

▲蝸居內的生活空間

家裏大致可以按照左右兩側、上下兩層的布局來看,風格嘛,就是偏向古典的感覺。

進入家中後,是一個非常小的玄關過渡區域,左右兩側分別做了兩組開放式衣架,明顯看到一組是丈夫布蘭登的,另一組是克洛伊的;衣架側邊,剛好充當玄關收納。

客廳中的沙發和所謂“書房”相融,相對擺放,方便作爲畫師的布蘭登,以及作爲舞美的克洛伊使用,中間鋪上一張大地毯,既融合了整個客廳,又讓夫婦二人有私人空間。

另一盡頭處有小小的弧形地台,家裏的廚房和衛生間就在這個位置,都非常迷你,但卻足夠二人使用,再上面就是利用3米8層高切出的隔層臥室,後面會說到。

入門處的小玄關

從一進門的玄關門廊,就能看出家中空間的緊湊,和入住6年後雜物之多。

▲從屋門進入家中後

玄關牆面覆蓋鐵皮柳丁,既營造出一種蒸汽朋克的氛圍感,又可以明確空間的用途,它緊挨著布蘭登和克洛伊兩人的衣架,進出家門可以直接把衣服挂起來,省去收入衣櫃的步驟。

對面克洛伊的衣架側板上,挂著一面古舊的小鏡子和一個托盤,隨手物品都可以收納在這裏,盡可能將縱向空間充分利用起來,半平米都不敢浪費。

丈夫布蘭登一側的客廳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家裏客廳一分爲二,供夫婦倆使用,先說布蘭登這一邊。

▲布蘭登這一邊的客廳

沿著剛才說到的玄關衣架向蝸居內走去,眼前多了一張單人沙發、一張畫桌,而這些就是布蘭登這一側客廳的全貌,再無其他多余之物,這6年間,他也養成了斷舍離的習慣。

夫婦倆經常會在客廳裏對坐聊天,中間的大地毯,將原本一切爲二的兩個區域又貫通了起來,再加上兩邊都有窗戶,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通透明快的。

85後的他是名畫師,閑時會在沙發上看看書、玩會兒手機,和妻子聊聊天,工作時又會坐在畫桌上,按照布蘭登的話說,19㎡的蝸居雖小,卻能讓他有種安全感,畫畫時心也更靜了。

妻子克洛伊一側的客廳

對面的另一半客廳交給克洛伊支配,它有點像是丈夫布蘭登那半客廳的鏡像。

▲她的衣櫃衣服更多

除了側板留給玄關置物以外,其余的空間都被大大小小的挂衣和疊放收納盒替代,6年來,她也是盡量克制自己買更多衣服的欲望,讓衣架始終保持在一種飽和,卻不超出的狀態。

看到這裏,其實這對85後夫婦的家給我的感覺就是“極繁”,風格古典、東西很多,但卻亂中有序,看起來非常有煙火氣兒。

▲克洛伊的辦公台

克洛伊的辦公台相對大一些,做舞美的她,經常需要用到電腦和一些文件,書桌做成了L形,既利用起了冗余的轉角,又能提供更大的台面和抽屜收納空間。

與此同時,書桌還正好面對窗戶,在家工作時的心情和桌面采光都會好很多,雖身在蝸居,但細節方面的布置卻是十分到位,真的服了。

超迷你的廚房和衛生間

這對夫婦家的廚房和衛生間,算是我見過最小的之一了。

▲廚房處有個U形地台

房間盡頭,廚房和衛生間所在的位置有個U形的下沉地台,分割家居空間同時,也方便做防水以及增加縱向收納,畢竟它倆頭頂,就是家裏的臥室了,這是後話。

單說家裏的廚房,真是引人注目,朱傲嬌的小台面和水槽,是夫婦二人手工打磨制成,剛好嵌入在這個小角落裏,上面的水槽尺寸雖小,卻也足夠洗菜和日常洗漱。

▲頭頂就是臥室床鋪

廚房的頭頂就是臥室隔層床鋪,但好在做成下沉式,得以釋放更多空間做櫥櫃,收納瓶瓶罐罐和碗碟餐具,甚至櫥櫃轉角,還做了幾扇華麗的造型櫃門,絕了。

竈台、水槽、櫥櫃台面都有,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油煙機,這也導致夫婦二人這6年間,基本只會在家烹饪一些簡單的飯食,油煙太大的都會去室外做,也算是蝸居的無奈。

家裏的衛生間,自然是用堆肥式馬桶,與廚房一牆之隔,門扇也做成百葉門方便通風透氣,不過不用擔心,這種堆肥式馬桶雖然是填埋,但卻有排異味的管道通向室外,不用擔心蝸居內被異味充斥。

利用3米8層高優勢切出隔層臥室

家裏的天花板是拱形結構,雖說最高處有3米8,但卻無法做成完整的LOFT。

▲最高點的吊燈

夫婦倆確定了一個最高點,挂上他們手工制作的大吊燈,並在兩側放上書架和換季衣櫃(吊櫃),一張雙人大床,便做在廚衛正上方,沿梯子就能上下。

雖然床鋪尺寸還算不錯,但通過梯子上下床還是有些許不便,妻子克洛伊剛住進來的時候,就非常不適應晚上爬下梯子起夜,也是6年來一步步習慣,才“駕輕就熟”的。

▲吊櫃置物還能放電扇

吊櫃的上方,不僅能置物,還能放一台小小的電風扇,夏天時若在遠離城市的地方,打開窗戶吹吹風扇,就能感到十分涼爽。

吊燈上方的天花板周圍開了一圈小窗戶,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家裏的采光性,再加上菱形格紋做點綴,頗具巧思。

見縫插針的收納

最後,說說家裏的收納吧,我願用見·縫·插·針四個字來形容。

所謂面積不夠,層高來湊,19㎡的蝸居雖小,卻能利用3米8層高做櫃子,剛才說到的吊櫃,裏面就剛好可以收納夫婦二人的換季衣服和各種家居雜物。

在克洛伊和布蘭登的桌台下面,有一個個的收納盒,牆面除了窗戶的位置,也盡量去做收納架,別的不說,兩人最喜歡的書就占據了家中很大一部分空間,不妥善收納可不行。

文末總結

到這裏呢,我們也算是把這對85後夫妻倆的家轉了一遍,大家覺得這個家如何?

19㎡的蝸居,能做到家居空間一應俱全,雖然離不開3米8層高的優勢,但也不難看出兩人對細節收納和布置的巧思,我個人感覺還是挺厲害的。

當然,在裏面一住就是6年時間,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都能堅持下來的,再舒服的蝸居,住太久也難免覺得憋屈,更何況還是夫婦二人一起生活。

不知道如果換成是你的話,又能不能忍受在這樣一間蝸居裏生活6年呢?

感謝閱讀!

(圖片:AT,侵刪)

3 阅读:974

聽家說

簡介:聽聞家居事,慢說生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