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國際零碳島長島何以爲先?

膠東在線 2024-02-27 22:06:00

膠東在線2月27日訊(記者 王向榮 李剛)建設國際零碳島是長島的目標,零碳島是什麽樣子?如何實現零碳?在27日上午煙台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長島國際零碳島發展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對此進行了解讀。

“十四五”以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長島錨定了國際零碳島建設的總目標,煙台市委、市政府也將長島國際零碳島建設納入全市“一谷一區一島一港”總體布局。但,國際零碳島建設缺乏全面對標案例和成熟模式借鑒,如何以海島“小切口”做活“大文章”,亟待深入研究討論。《發展規劃》的編制不僅爲長島國際零碳島的建設指明路徑,也是關于碳達峰碳中和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

“長島作爲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肩負著先行先試、探路領跑的職責使命,在實現全域淨零排放上具有先天優勢,決定了長島在零碳島建設中必將走在前、當先鋒、作表率。建設長島國際零碳島,是落實中央海洋強國文件‘支持煙台開展海島保護與開發綜合試驗’的重要探索,是具有全球意義的海島生態實踐,不僅爲煙台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創建注入強勁藍色動能,也爲全國、和國際島嶼零碳、負碳發展提供示範樣板。”徐華清說道。

長島國際零碳島未來是什麽樣子?

會上,徐華清從《發展規劃》的特色亮點進行了介紹。

《發展規劃》立足長島島陸、海域、海岸帶開發與保護,以淨零、先行、活力、普惠爲遵循,以藍色經濟增長、綠色能源供應、零碳旅遊開發、藍碳固碳增彙等爲突破口,提出了三階段目標、四大空間布局、六項重大任務。

三階段目標,是以2027、2030和2035年爲時間節點,設立了近期、中期、遠期三階段總體目標,建立了以碳排放量爲核心指標體系。到2027年,國際零碳島建設初見成效,溫室氣體排放力爭在2023年率先實現碳達峰基礎上下降20%。到2030年,以生態漁業和生態旅遊爲代表的主導産業綠色低碳發展成形成勢,穩定實現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鈎。到2035年,高質量建成國際零碳島,全域溫室氣體實現淨零排放。

四大空間布局,即“北增、南優、內引、外聯”。北增,以北五島區域爲主體,以生態、産業、綠能“三增” 爲目標,建設北部零碳增值生態保育區。南優,以南五島區域爲主體,以碳彙、旅遊、治理“三優”爲目標,建設南部降碳減汙優化發展區。內引,突破長島生態限制,強化島外造血擴能,建設飛地産業園。外聯,推動長島零碳建設與全國、全球零碳建設同步協作,建設國際合作交流會客廳。

六項重大任務,主要包括:一是打造國內領先的零碳“藍色糧倉”建設長島樣板;二是建成特色鮮明、國際影響廣泛的世界級零碳旅遊目的地;三是構建島外引電爲主導、島內清潔能源發電爲補充、海陸互聯互促綠色能源體系;四是促進經濟社會在綠色交通、零碳建築、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全面綠色轉型;五是構築林業碳彙、藍碳增彙和海洋碳核算的陸海統籌固碳增彙體系;六是多維拓展國際合作渠道和傳播途徑。

《發展規劃》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特色,以創新爲驅動,以國際引領爲亮點。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産業,以藍色糧倉産業園建設重塑生態漁業、以文旅融合拓展生態旅遊,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支撐高水平保護,力爭當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海上試驗田和綠色低碳産業體系的創新策源地。同時,對標對表國際先進模式和做法,深入開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大力實施零碳試點示範項目,全面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示範和應用推廣,率先建立國際領先、地域特色的綠色能源、零碳旅遊、零碳漁業、固碳增彙和減汙降碳新模式、新辦法、新業態,爲全球零碳島嶼建設提供可實施、可複制、可推廣的先行經驗。

建設長島國際零碳島不僅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系統工程,也是塑造發展新優勢新動能的重要舉措,積極落實零碳島發展規劃,是推進長島零碳島建設的核心和重點。徐華清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發展規劃》如何落地。

首先,要以零碳爲抓手,穩步推進零碳島建設。一是著手編制零碳島建設行動方案。從2024-2027年未來四年的任務目標出發,結合長島實際,立足能落地、可實施,推動重點任務的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讓長島國際零碳島建設看得見、摸得著。二是開展政策機制創新。加快構建零碳導向的政策矩陣,從零碳島建設頂層設計層面構築好零碳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帶動全局,做到“上連天線”、“下接地氣”,使零碳成爲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的重要底色。三是穩中求進,分步實施。統籌考慮零碳島建設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做好重點任務與重大工程謀劃,確保工作落實、任務落地。

其次,要抓牢“國際”二字,打造國際樣板。將長島國際零碳島作爲深化與太平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夥伴關系的紐帶,積極聯合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籌辦以藍碳、藍色經濟、適應氣候變化爲主題的國際研討會,發起相關聯合宣言及倡議。搭建在綠色“一帶一路”和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國際合作平台,開展能力建設培訓活動,提升零碳島國際對話交流能力。打造多層次立體化國際合作網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全球氣候治理舞台持續發聲,不斷擴大零碳合作國際朋友圈。提出銜接國際規則、符合中國實際的碳中和標准體系,引導國際標准制定,推動長島國際零碳島成爲國際海島零碳建設模式的示範樣板。

最後,在《發展規劃》落地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系統謀劃、統籌設計,久久爲功去推進、腳踏實地抓落實,立足實際、分清緩急,有力有序從以下三方面切實保障零碳島建設: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創新管理體制、加強跟蹤評估;二是落實要素保障,拓寬融資渠道、加強科技創新、夯實人才支撐;三是強化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凝聚社會共識、動員全民參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