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峰會青年志願者以優質服務贏得各方點贊

福州日報 2024-05-26 10:30:27

乘“峰”逐浪 “茉”上花開

數字峰會青年志願者以優質服務贏得各方點贊

五月榕城,茉莉花開;乘“峰”逐浪,“茉莉”飄香。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約600名青年志願者如同一朵朵綻放的“小茉莉”,他們穿梭在會場的各個角落,以真誠的微笑、熱情的態度、專業的服務,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成爲數字峰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數字峰會“小茉莉”志願者正在爲外國來賓做展區介紹。通訊員 莫禮婷 攝

朵朵“茉莉”彙聚飄香

25日下午,結束志願服務的福建理工大學學生陳濤又忙著組織本校志願者開會,複盤本次數字峰會的志願服務經驗。作爲學校志願者學生負責人,他這幾天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創新大賽組志願服務任務,還要組織好同學們,強調守紀律保安全,每天都忙碌而充實。“我是校團委學生骨幹,又是退役軍人,多做一點責無旁貸。”陳濤說。

陳濤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五次參加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此前都是以觀衆身份參觀,今年是他第一次以志願者身份參加。“參觀峰會時,我感受到了青年志願者對待觀衆、來賓的熱情,很希望自己也能成爲他們中的一分子。大二時,我報名參加第五屆數字峰會志願者,已通過面試,但那年3月我應征入伍,遺憾沒能參與服務。今年3月,我結束了爲期兩年的海軍陸戰隊服役回到學校,總算圓了自己的‘茉莉夢’。”

展覽組志願者張馨怡來自香港,是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我的工作是引導來賓順利通過閘機口,本屆峰會來賓來自五湖四海,遇到外賓時我就亮出英語專長,能用所長服務他人特別有成就感。”張馨怡還說,穿上這身“小茉莉”服裝,就有一份職責使命在肩,就算結束服務她也仍會保持在崗狀態。

“24日傍晚,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志願服務,我正跟隨隊伍准備離開會場坐車返校。這時,一位從場館出來的嘉賓向我詢問地鐵口的位置。我立馬調回志願服務狀態,面露微笑,規範指引,指明地鐵口方位。看著她滿意地道謝離去,我也深感被信任的榮幸。”張馨怡說。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活動志願者組織更加扁平化,志願者來源也更加多元。“我們創新打造‘服務+督導’志願服務模式,招募12名志願者統籌分配于海峽會展中心各片區及南廣場等4個區域,流動化、機動式爲來賓觀衆提供咨詢、引導等基礎服務,同時對各崗位志願者規範服務情況開展督導。”爲促進榕台港澳青年深度交流,本次峰會還招募了包括張馨怡在內的一批台港澳青年志願者,充分發揮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擴大峰會影響力和傳播力。

數字峰會“小茉莉”志願者正爲來賓做指引。通訊員 余鑫媛 攝

數字管理服務更優

劉彬如是福建醫科大學的志願者帶隊老師,此次共帶49名學生前來參加服務。“有了升級版的福州市青年志願服務數據指揮艙,帶隊更高效了。”劉彬如說。

據了解,本次峰會團市委對福州市青年志願服務數據指揮艙系統再次升級,包含城市志願、志願排行榜、數據統計、積分排行、現場指揮、城市簽到、通訊指揮、到離崗情況、數字峰會、區校結對共建10大功能板塊,其中數字峰會、區校結對共建兩個專區首次出現在“志願彙”APP首頁。數字峰會專區可通過推文鏈接了解往屆“小茉莉”風采,打印本屆峰會志願服務電子證書;區校結對共建專區設有社區報到模塊,引領有意深入社區志願服務的“小茉莉”爲社區治理貢獻青春力量。

“增設的兩個專區旨在推動日常志願服務和大型賽會志願服務有效銜接,打破‘志願彙’APP與指揮艙的數據共享壁壘,突出‘區校結對共建’模式落地效果,提升志願服務‘平賽結合’管理水平,讓‘小茉莉’長久綻放。”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說。

劉彬如也告訴記者,這套系統能夠實現線上點單、服務評價、指揮調度“一盤棋”決策,讓峰會志願者管理精確到崗、定位到人,更高效也更環保。“特別是志願者累計積分排名、簽到時長等都能在線查看,能有效激勵各崗位志願者創先爭優。”

記者還了解到,新增的區校結對共建專區展示的200個試點社區與高校志願服務團隊結對的信息引起了志願者們關注,有的表示返校後要發揮專業所長,深入社區開展常態化志願服務。來自福建醫科大學眼視光專業的熊欣瑤就打算報名,她說,24日中午休息時,她來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展區參觀,正好遇到一群小學生和家長,她熱情上前爲他們講解AI智能科技在眼視光學領域的運用。“進大學後,我憑借專業所長參加過很多公益活動,比如給盲校兒童宣講使用殘余視力的方法、給青少年群體做視力保健科普宣傳。這次看到小朋友們求知欲滿滿的眼神,我覺得我的專業進社區服務也會有小朋友喜歡,接下來我想走進更多社區,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更多的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除了前期密集而紮實的崗前培訓,峰會這些天,“小茉莉”志願者不僅是付出汗水和辛勞,更有不少收獲與感動。

閩江學院學生陳浩翔是綜合閘機組的一名志願者。他說,他的服務是負責場館的閘機督導工作,若是出現觀衆無法刷臉進入或者沒有提前預約,他就會引導觀衆現場登記注冊。“我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與數字中國建設息息相關。在志願服務之余我也會積極逛展,了解各家知名數字企業的最前沿發展。”

陳浩翔感慨道,人工智能的發展令人震撼,他印象深刻的是展館裏的咖啡拉花機器人。“咖啡拉花是咖啡師需要長期訓練才能掌握的技能,而現在機器人很快能讓人品嘗到制作精良的咖啡,這不禁讓我想到在學校工程訓練時使用到的ABB式機器人。那時覺得操作機器真難,而工程師們已經將機器人用在了咖啡拉花這樣的技術細活上。我希望將這次志願服務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以後的本專業學習中,未來能做貼近民生民情的技術研發,滿足人民群衆的迫切需求。”

宣傳組志願者李心愛來自台灣,在福建師範大學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習。在數字峰會展館,她看到了兩岸融合專區,深刻感受到了兩岸在數字領域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此次數字峰會爲兩岸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這種交流不僅能夠拓寬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加了解數字産業在大陸的發展。作爲一名台灣學生,參加這次數字峰會讓我更加堅定了兩岸合作的重要性,我期待能夠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爲兩岸的數字産業發展作出貢獻。”

乘數字之“峰”,展“茉莉”之美,“小茉莉”們眼神堅定,信心滿滿,他們以行動诠釋志願精神,以青春書寫責任擔當,用奉獻傳遞溫暖力量,期待他們更精彩的表現,更馨香地綻放。(記者 李白蕾 通訊員 房少宸)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