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0多名女戰士被日軍包圍,聶帥:打光部隊也要救出來

心動一夏 2024-04-12 10:31:57

1941年,100多名女戰士被日軍包圍,聶帥:打光部隊也要救出來

1941年正值動蕩年代,日軍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在這一年,晉察冀邊區的一百多名戰士,和數百位傷員,幾千名老百姓,不幸陷入了日軍的包圍之中。

其中這隊戰士,她們全部都是女性,也並非普通士兵,而是白求恩衛生學校的學生。

白求恩衛生學校創立于1939年,在八路軍支持下,由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創立而成。創立的地點在當時的晉察冀根據地河北唐縣,創立的目的是培養醫學生。所以說這些被日軍包圍的一百多名女戰士並非普通士兵,還肩負著未來抗日戰場上醫療事業的重任。

所以她們被包圍後,聶帥才會說:打光部隊也要將她們救出來!

1940年百團大戰的時候,八路軍對日僞部隊造成了沉重打擊。時間到了1941年,日僞軍又對八路軍進行了反撲。

當時,日僞軍爲了報複八路軍,集結了大批兵力對晉察冀邊區進行瘋狂的“掃蕩”。

在敵人的猛攻之下,我軍不得不分批撤退、轉移,以保存實力。

在撤退、轉移的路上,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帥接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一百多名女戰士和數百位傷員,幾千名老百姓,沒能跳出日軍包圍圈,被日僞軍圍困在了撤退路上一個名爲花塔山的區域內,急需營救。

其中這些女戰士,她們是白求恩衛生學校的學生,是還未長成的醫護人員,是軍隊和人民的希望。她們的安危,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死,更關系到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因此,聶帥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死命令:無論如何,都要把她們救出來,哪怕打光了部隊也在所不惜。

聶帥下令,楊成武將軍接令,迅速率領部隊展開營救行動。

當時楊成武將軍想要營救被圍困的女戰士、傷員、和百姓,將面臨數倍于己的日軍,突入數倍于己的日軍形成的包圍圈,可謂異常艱難。但是對此,楊成武將軍並沒有退縮。他帶領著戰士們在晚間潛行,艱難跋涉,終于在黎明時分突破日軍包圍,摸到了被困人員所在的山溝。

順利和女戰士們接觸後,接下來就是帶著他們跳出日僞軍包圍了。本來這事兒也不難,但是除了女戰士和百姓這些人,還有數百名行動不便的傷員。

面對數百名行動不便的傷員,楊成武將軍犯了難。經過短暫的思索,他決定改變計劃,先轉移傷員和百姓,讓沒有定點戰鬥能力的傷員和百姓先走,然後讓女戰士們在後面跟著轉移。

于是,他先帶著傷員和百姓進發了。途中道路崎岖難行,傷員和百姓們相互扶持著艱難前行。雖然疲憊不堪,但他們卻咬緊牙關堅持著。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傷員和百姓都被成功救出並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傷員和百姓轉移到安全地帶後,女戰士們卻出了意外。女戰士們撤離的過程中,日軍反應了過來,並對她們進行了攔截,突然發起了攻擊。

面對敵人的猛烈炮火,女戰士們毫不畏懼,英勇抵抗、奮力還擊。在一處無名山谷中,槍聲、呐喊聲、哀嚎聲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悲壯的戰鬥畫面。

但是由于敵我實力懸殊,最終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我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許多女戰士們不幸英勇犧牲在了戰鬥中。

如今回首那段曆史,我們不禁爲那些英勇的女戰士和將士們感到自豪和敬佩。我想說的是她們的犧牲並沒有白費,她們的英勇事迹將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1 阅读: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