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息肉是什麽樣的?會癌變嗎?

我是小醫生 2024-03-19 12:47:54
腸道息肉是什麽樣的?會癌變嗎?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爲息肉。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見。以結腸和直腸息肉爲最多,小腸息肉較少。

大腸息肉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約占腸道疾病的16.4%~42.6%,並有隨年齡增加,發病率增高的趨勢。大腸息肉分爲非腫瘤性和腫瘤性,其中非腫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炎性息肉是慢性炎症所導致的黏膜增生性反應;而增生性息肉是一種黏膜不活躍的增殖狀態,與腺體的過度成熟有關,其生長有一定的自限性。這些非腫瘤性息肉無惡變的可能。

腫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家族性結腸腺瘤樣息肉病,上述兩種屬于癌前病變,與其組織學類型有關;腸息肉是由于人體先天遺傳易感病態因素,在後天的情緒、飲食、炎症、感染、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刺激、誘發下發生于腸道粘膜面突出的一種贅生物,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少數有腹部不適,腹脹或大便習慣改變,如混有血液或鮮血便。最常見並發症爲出血或腸穿孔。

腸息肉和腸癌關系特別密切。腸癌高發,腸息肉也是高發的。比如說在美國腸息肉和腸癌都是高發的,非洲國家有可能是腸息肉和腸癌低發的,但是非洲國家的這些人,移民到美國之後的下一代,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另外從年齡分布來講,腸息肉比腸癌早發10年左右,結腸息肉病的患者,腸息肉的發病比腸癌早10~20年,這一時間間隙有可能是息肉逐漸演變成癌的過程。40歲以後有可能腸息肉和腸癌都是高發的趨勢。  家族性腸息肉是一個跟遺傳有關系的疾病。如果不及時醫治,最後都會發展成結腸癌,幾乎50%都要癌變,70歲以後幾乎100%癌變,癌變的平均年齡爲39歲。  健康人群在70歲以後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非常高,一般70歲以後大概有50%以上的人都會長結腸息肉。爲什麽說結腸癌和結腸息肉關系密切呢?我們發現結腸息肉多數長在直腸和乙狀結腸這個部位,而結腸癌恰恰也是長在結腸和乙狀結腸這個部位。在給結腸癌的病人做內鏡檢查的時候,在腸管裏能夠發現單個的或多個的結腸息肉,而且切除的手術標本裏面還可以在癌腫殘存的邊緣看見息肉組織。最後,腸息肉高危人群主要有:家族成員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者;長期生活在息肉多發地區;長期西方化飲食(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素等);年齡大于50歲;有相關疾病,如肝硬化、乳腺癌等。(創作不易,如果喜歡,請關注,謝謝支持;如果不喜歡,請評論,慢慢改進。盡量每日更新,在此給各位叩首拜謝!您的態度就是我的動力!)
0 阅读:182

我是小醫生

簡介:各種醫療健康知識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