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建立原産地海參大數據庫

半島晨報 2024-04-27 08:54:56

大連海參養殖面積240萬畝,2023年的産量約8.3萬噸。如何能讓“大連海參”這塊金字招牌更亮?4月25日,在大連海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法律保護體系建設研討會上,大連市海洋漁業協會發布2024大連海參五項行動計劃,助力大連海參産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研討會由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大連市海洋漁業協會主辦。市海洋漁業協會在會上發布“2024大連海參五項行動計劃”。具體內容包括: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大連原産地海參大數據庫。市海洋漁業協會將在市海洋發展局的支持下,將獲得海域證、養殖證的大連海參企業統一入網,市場主體、養殖規模、年産量、地理坐標等信息登記造冊,建立第一個大連原産地海參大數據庫。登記入庫的企業,由市海洋漁業協會爲其建立“大連海參企業信用檔案”。預計將于5月25日完成此項工作。此外,將建立大連原産地海參溯源系統,將大連海參從育苗、養殖、捕撈、加工、檢測、銷售這六個關鍵環節信息切入溯源碼,把大連海參整個生長周期“鏈接”起來。同時,實施大連海參地理標志産品防僞碼溯源管理。將大連海參全産業鏈中涉及的時間、地點、負責人、數量、批次、監測數據、檢測報告、文字和圖片資料等進行文字記錄建檔,做到清晰准確、可溯源可追責,預計5月30日將完成大連原産地海參溯源系統的建立。同時,大連海參市場主體的養殖面積、年産量、捕撈加工數量等銷售信息錄入大連海參溯源碼。溯源碼管理自今年8月1日起執行。獲得授權使用大連海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産品將使用大連海參溯源碼。還將制定“大連海參”原産地認定管理辦法,加大大連海參産業標准化建設步伐。大連東瀕黃海,西鄰渤海,是黃渤海和冷暖水交界帶,獨特的海洋生態環境下生長的海鮮擁有緊實的肉質、濃郁的鮮味。同時,海水的低溫降低了海洋生物的新陳代謝速率,使得它們有更多時間積累營養物質。大連海參五項行動計劃建議以大連特有地理位置爲稀缺資源,建立國家北緯39°冷水海洋珍品養殖自然保護區。以“大連海鮮中國行”爲平台,建立大連海鮮“聯合艦隊”,發揮大連海參地理標志的升值作用,提高大連原産地海參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在全國主要城市海産品流通市場建立“大連海鮮(城市)直銷中心”。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國內水産養殖、地理標志課題相關專家和律師代表圍繞大連海參地理標志保護等問題進行研討。大連市海洋漁業協會向5位律師代表頒發聘書,聘請他們作爲大連海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公益律師。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媛媛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