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狂花錢》:擺不脫的小人物情結

刀馬物語 2024-05-05 09:10:31

每到假期休閑的時候,差不多點的喜劇娛樂片一般都有不錯的票房表現,畢竟人們在休閑的時候,還是喜歡輕松愉快一些的題材,這也是符合大衆心理的一種預判,而能夠産生共鳴的影片也相對容易得到觀衆的認可。

這個五一假期,《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末路狂花錢》都屬于喜劇片,後者的票房和排片無疑更強悍。賈冰對于小人物的把握也越來越駕輕就熟了,把一個摳門節儉的人也演繹到了極致。或許有生活的基礎,才能演繹出這樣性格的小人物情愫,這是一種對生活還原的極致,更多的還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回饋。

其實對于這樣的人物,我們很容易在身邊看到一些相似的影子,雖然不見得有這麽誇張,但是某一些橋段的嫁接還是有原型的。當然,對于這種被醫院錯診的橋段並不新鮮,我們看到太多這樣的案例了。

甚至在這種知道自己得了絕症之後開始“自暴自棄”或者玩命地花錢的橋段也看過很多。賈冰演繹的就是把這種小人物的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一些。在這個時段,這樣的節儉和花錢的模式,貌似也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尤其是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愈加感受到賺錢不易,更加懂得了節儉的重要性。

對于劇中的賈有爲來說,摳摳搜搜的起碼還攢下了一百萬。而在現實中,我們或許還很難有這樣的節儉之後的積累。而且百萬對于現在的人來說,想必花起來也不會太複雜。享受的過程,不用10天或許就早已蕩然無存了。只是,兄弟四人還是很“節儉”的,能夠想到的花錢方式也比較常規化。

這都是小人物情結的表現。對于一個摳摳搜搜的人來說,能吃一頓漢堡都是奢侈的事情了。卡著點兒去超市,購買的都是臨近過期的打折飲品,冰箱內盛放的是過期倒計時的牛奶,這樣的節儉是不是也已經到了一種極致?對于很多人來說,錢不僅僅是賺來的,更多也是省出來的。掙錢不易,花錢流水。沒有賺大錢的命,就是節儉盡可能地去省,這曾經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思想。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會窮。

看到賈有爲的母親要求全家滴水“節省”的時候,上了年紀的人是不是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時候真是窮怕了,才想著法兒盡可能地去“節儉”,甚至有時候就是要“鑽空子”,因爲實在是窮慣了。省下的就是賺的,物質匮乏的年代,只有過來人才能有切實的感受,也才有刻骨銘心的記憶。

當一種習慣被養成之後,想改變也不會太容易,從骨子裏被根植的一種摳門就這樣成爲賈有爲的固有標簽。雖然橋段雷同,全靠賈冰的演技來重新演繹小人物的一種卑微和無奈,更像是一種解脫,但當最終知道是誤診之後,固有的習性又回歸了本體,這是骨子裏的一種根深蒂固思想作祟,難改。

兄弟之間的友誼,指望著從一而終,多少有點一廂情願了。隨著歲月的殺豬刀滌蕩,人都會改變,不變的只能是懷念。故事情節沒有多少新奇,只是在具體曆程中的種種演繹,回味或許也只有無奈。理想也好,願望也罷,都是一種美好的預期。雖然劇情需要最終要回歸到主旋律,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的選擇或許只是沉默,這是在自我救贖的路上或戛然而止,或毅然決然,生活本就是無奈,徒增煩惱罷了。

大哥顧全小弟的願望,是傳遞著小人物之間的一種互助。兌現年少諾言,帶兄弟吃香喝辣,共享人生繁華!但是真正在享受的時候,卻不知道還有什麽可以享受的曆程,最終也不過是總統套房,5000發子彈這樣的“見識”。

電影《末路狂花錢》由開心麻花團隊打造,講述了一群人在獲得巨款後展開的散金之旅。是不是覺得和沈騰的西虹市首富有點相似?純粹的搞笑,還是用到了那句“人已逝,錢未花”。更可憐的是,人無事,錢已無。

有人看到了東北人的樂,也有人看到了中年人的殇。一部悲喜劇,尋求樂的只看到了其中的喜劇成分,喜歡思索的人或許還看到了中年人背後的一份無奈,即使攢到了100萬,真的能躺平嗎?人生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在各自的時間節點,我們都會演繹屬于自己的一種無奈和輪回。

0 阅读:15

刀馬物語

簡介:影視獨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