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態度有所轉變!莫迪給中國送上大禮,中印兩軍從4個點脫離

全民古風文史 2024-05-15 03:50:34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近期,根據中方新上任的印大使的聲稱,莫迪政府對中方態度有所改善,並發表聲明,表達對中印未來合作關系的期許,他指出了中印作爲近鄰,應該合理的解決好邊境問題。

同時,多加交流與展開合作,中方得知後,立即與對進行了對接,雙方最終實現了西部地區的四個點“脫離接觸”。

中印邊境沖突:真相揭秘與和解之路

中印兩國自從2020年6月15日的肢體沖突以來,就一直保持著一般關系,這場沖突也造成了我國幾位戰士的身亡,印軍也損失了20多名。

之後,雙方就此事展開了不少爭論,莫迪總理更是直接宣稱他們的軍隊,並沒有越界的操作,全程的在否定印軍所犯的錯。

但這樣的表述,卻與印外交部說法極力的不相符,到了6月24日,外交部也發表了講話,嚴厲的批評了印方媒體和印方官員的虛假報道。

當日,我國的國防部發言人宣講了整件事的流程,具體是由印方士兵先展開攻勢,原本兩隊人還在交涉過程,這一舉動無疑踩在了雷點。

雙方一觸即發,直接抱團打了起來,中途更是傷亡不少,對此發言人表示此事嚴重違反了中印協議,責任完全在于印方。

雖然中方已經宣讀完了事實,但印方內部早已被洗腦,對中國報以極大的仇恨,邊境的沖突現狀也一直持續很長時間。

直到今年的2月份,中印之間的關系才有所轉和,中途經曆了21輪的軍長級會談,以及29次邊境事務對接,終于讓雙方在和解協議上達成了一些共識。

莫迪總理重申和平共處,中印關系再次煥發合作新動力

在今年的5月份,我國的新任印度大使徐飛洪,在印度外交禮儀接待下,得到了與之前緊張態勢所不同的歡迎。

莫迪總理更是就兩國關系緩和,給予了一份重大的禮物,他指出了兩國作爲世界人口大國,在對話與合作上有著重要作用。

此前的因領土的矛盾,雙方陷入了長期的逆境,但現在通過積極的合作,完全有能力協商解決此事。

此外,莫迪還補充了和平共處的重要性,這是兩國的重大利益所在,其他勢力如果想介入,那麽都是在針對兩國造勢,損壞兩國的利益。

之所以能夠得到莫迪總理的回話,這也離不開徐飛洪的貢獻,他是發自內心的打算與印方友好相處,在雙方關系緊張期間,他便一直聯系各方關系,最終促成了中印繼續發展的承諾。

除此之外,在印度媒體的報道中,實際上中國在貿易上,已經超越了美方,成爲了印度目前最大的貿易夥伴。

單從2023年到2024年來看,雙方的交易額就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進出口方面都有所提高,甚至在出口率上,已經達到了8.7%的高增長率。

相較之下,美方在印方的進出口點則是出現了下降態勢,進口更是低出了20%的比率,在電子産品上,印方更是依靠中方,就占到了43.9%,比美國還要高。

印度的外交抉擇,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

從如今的世界局勢來看,印度更傾向于一個中立的角色,它既不隨意站隊,也沒有和其他國家拉幫結派。

畢竟莫迪總理不想自己就此淪爲他國的附庸,因此對于美國的印太戰略,他也不傻,就是美方想要借著中印矛盾,在途中多撈些好處。

意識到此舉,印方自然不能再保持過去與中方的態度,如果想要對抗美方的霸占,那麽最好的還是找同夥,而現今中國這個大國自然是不能輕易忽視的。

于是爲了保護國家的利益,兩國就此開始計劃聯手的准備,只要兩國能在一些戰略上達成合作,那美國的侵占歹念也將不攻自破。

在印度宣稱對中方的友好勢態裏,印度不只有外界因素的影響,還有內在的因素所致,就比如和“納薩爾”的鬥爭等。

因此,無論如何,兩國不能執著于過往太多,還要更多注重眼前的利益,只有把握好雙方的正常發展趨勢,才會有更好的利于本國,以及生活的人民。

邊界西段的脫離接觸,中印合作邁向新階段

莫迪總理表態後,面對印度記者的提問,徐飛洪也點出了自己注意到了印總理這次的意義所在,他認爲雙方關系並非單向議題能夠定義。

在邊界的沖突上,並不代表雙方就此打住所有的合作,不能把眼睛執著的盯在分歧上,也不能讓有利于兩國發展的合作受到阻礙。

在2023年的8月份,習主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領導人會議上,也就此事重申了中方的態度,強調了兩國未來應著重的地方,並妥善處理好邊境問題。

現在雙方保持著積極的外交關系,軍事對沖也有所緩解,徐飛洪對此還向記者們透露,雙方在邊界西段4點處已經實現了脫離接觸。

總體的穩定程度也達到了可控的地步,中方也願意就此事,與印方協同合作,互相關照,進一步的談好具體的實行方案。

總體老說,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加,任何地區的緊張局勢都可能對周邊和全球産生不利影響。

莫迪的表態也爲中印兩國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增進互信,擴大合作領域,中印兩國還可以共同探索解決地區和全球性問題的有效途徑,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