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注解》之周本紀29

均是天涯淪落人 2024-04-23 11:29:08

四十五年,周君之秦,客謂周冣曰:“公不若譽秦王之孝,因以應爲太後養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君必以爲公功;交惡,勸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秦攻周,而周冣謂秦王曰:“爲王計者不攻周。攻周,實不足以利,聲畏天下。天下以聲畏秦,必東合于齊。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齊,則秦不王矣。天下欲弊秦,勸王攻周。秦與天下弊,則令不行矣。”《史記注解》之周本紀28

四十五年,周王到了秦部落,周冣的門客對他說,您不如稱贊秦王的孝心,讓周王將應地賜給秦王的母親作爲封地,這樣秦王必然十分高興,這樣在您的謀劃下周與秦便有了外交聯系。

兩個部落相交和睦,周王必定會因爲這件事對您進行賞賜;兩個部落交流不順暢,當初勸周王來秦部落的人必定會遭受懲罰。

秦准備攻打周部落,周冣對秦王說爲大王考慮還是不攻打周部落的好,大王攻打周部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名聲卻會導致其他部落畏懼秦,天下既然畏懼秦爲了自保,必然會向東投靠齊部落。

兵馬攻打周而疲憊,名聲促使天下部落向齊靠攏,秦的霸主地位恐怕就保不住了,各部落的首領想要讓秦部落衰落,因此勸大王攻打周部落,秦如果讓其他部落看到自己得衰落,秦的命令大家也就不會在遵守了。

五十八年,三晉距秦。周令其相國之秦;以秦之輕也,還其行。客謂相國曰:“秦之輕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國之情,公不如急見秦王曰:‘請爲大王聽東方之變’秦王必重公。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齊重,則固有周聚以收齊;是周常不失重國之交也。”秦信周,發兵功三晉。

五十八年,韓、趙、魏三個部落出兵抵抗秦部落,周王讓相國出使去秦部落,因爲秦王輕代他,所以他准備回去;門客對周相國說,秦王的態度現在還不能夠完全確定。

秦王想要知道韓、趙、魏三個部落的具體情況,您不如立刻去見秦王說周願意爲秦查看東方的變化,秦王必然會看重你。

秦王看重你,也就相當于秦王看重周部落,這樣周就可以和秦交好;齊部落看重周,那麽周也可以和齊交好,這樣周部落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態勢和這些強大的部落保持聯系。

秦王聽信了周的消息,出兵攻打韓、趙、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