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法蘭西情緣

黨史博采 2024-05-08 13:43:03

文/孟紅

鄧小平波瀾壯闊的一生,與美麗浪漫的歐陸之國——法國有著一種奇特的不解之緣,他在那裏曾留下三次堅實的足迹。從1920年夏到1926年初,在法國留學生活了5年多,由愛國青年成長爲馬克思主義者,可以說這一階段是他革命生涯的開端。1974年4月初,鄧小平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去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對法國心存一份特殊感情的鄧小平在抵達目的地紐約之前和會畢之後回中國的往返兩程中,都特意在必經之路的巴黎休息、參觀了幾天,在法國又留下他的行行足印。1975年5月,鄧小平以中國政府第一副總理的身份,再次踏上法國熱土,邁出的一串串足迹更爲穩健特殊而頗具曆史意義。關于法國,鄧小平後來曾經這樣深情而頗有感觸地說:“我們感謝法國,是她用自由浪漫的思想和當時苦難的現實,鍛造出最早和最堅定的一批中國共産黨人。”

勤工儉學,初立信仰

在領導革命成功的老一輩革命家當中,周恩來、鄧小平、陳毅、李富春和蔡暢等都曾經在20世紀20年代到法國勤工儉學,追求馬克思主義真理。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蔡元培、吳玉章、李石曾、吳稚晖等共同倡導的留法勤工儉學一時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振奮人心的潮流。期間于1919年爆發的極具震蕩性的五四運動,則對正在興起的留法勤工儉學熱潮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周恩來在《留法勤工儉學之大波瀾》一文中指出:“迨歐戰既停,國內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蕩,求知識之心大盛,複耳濡目染于‘工讀’之名詞,聳動于‘勞工神聖’之思想,奮起作海外勤工儉學之行者因以大增。”心懷抱負、躊躇滿志而具有樸素愛國主義思想的鄧小平也加入了這股出國勤工儉學的大潮中。1920年7月19日,經過考試,鄧小平取得了自費赴法勤工儉學資格。

9月11日,剛滿16歲、滿懷求知熱情的鄧小平(當時使用“鄧希賢”之名)和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的82名學生,乘法國“安德烈·勒邦”號郵輪飄洋過海來到法國勤工儉學,走上了探索人生的道路。那是一段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日子。赴法時,當時名爲鄧希賢的鄧小平與勤工儉學人員乘坐的是四等艙,與放飼料、雜物的貨艙相鄰。餐食則爲一塊面包、一勺湯和些許剩菜。

抵達法國後的日子也不好過。1920年10月21日,在華法教育會的安排下,鄧小平和他的叔父鄧紹聖以及20名中國學生一起來到了位于法國西部諾曼底的巴耶中學學習。5個月後,因無力支付學校的各項費用,鄧小平離開了巴耶中學,前往克魯梭市。這是鄧小平在法國5年多時間裏少有的“儉學歲月”。

◆1925年,鄧小平在法國巴黎雷諾汽車廠做工時的檔案卡。

此後,因生活所迫,“儉學”不成就只好走“勤工”生活的道路。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兩年,法國的經濟十分蕭條,就業格外困難。1921年4月2日,鄧小平和鄧紹聖等幾名四川學生,又經華法教育會的介紹,來到克魯梭市施奈德鋼鐵廠做雜工:運煤、搬鋼板等等。用汗水換回可憐的生活費。鄧小平後來曾經說過:他在克魯梭拉紅鐵,做了一個月的苦工,賺的錢連飯都吃不飽。他原先抱有的“工業救國”、“學點本事”等美好理想,一下子都化成了泡影。

4月23日,鄧小平辭去施奈德鋼鐵廠的工作,離開了克魯梭市,前往巴黎,又四處尋找工作。鄧小平先在巴黎近郊的雷諾工廠當鉗工。

1922年2月,鄧小平成爲蒙達爾紀哈金森工廠的一名制鞋工人,制作防雨用的套鞋。後來曾在飯館當招待,在碼頭運貨物,在建築工地搬磚,還做過清潔工。嘗試了十幾種雜活的鄧小平親身體驗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人民的艱苦生活,對資本主義社會有了切身體會和深刻認識,爲他以後真正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礎。這是鄧小平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早在1921年3月,張申府與旅法留學生領袖趙世炎、周恩來等人,秘密成立了巴黎共産主義小組。中國共産黨成立後,在海外的中國革命者也積極籌劃建立共産主義組織。正是在哈金森工廠,鄧小平有緣結識了王若飛、鄭超麟、汪澤楷、李慰農等一批先進青年,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成長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逐步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1922年6月,來自法國、德國、比利時三國的18名勤工儉學生齊集法國巴黎郊區的布羅尼森林舉行會議,成立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産黨”。選舉趙世炎、周恩來、李維漢爲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趙世炎任書記,周恩來負責宣傳,李維漢負責組織。鄧小平受周恩來、趙世炎和王若飛等人的影響,並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宣傳活動。于這年夏季正式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産黨”。他說過:“我自從18歲加入革命隊伍,就是想把革命幹成功,沒有任何別的考慮。”

1923年2月,鄧小平參加了“少共”臨時代表大會。會上,“少共”更名爲旅歐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周恩來當選爲執行委員會書記。6月在旅歐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鄧小平開始參加支部工作。從這時開始,與周恩來建立起深厚友誼。

期間,鄧小平參與主辦幫助在法國、比利時和德國的中國同志學習理論的油印雜志《赤光》,他不但參加編輯、撰寫,還刻蠟紙、油印、散發,十分活躍。因爲他刻寫的字迹端正、有力,版式設計美觀、活潑,被大家譽爲“油印博士”。

1924年,鄧小平轉爲中國共産黨黨員,擔任青年團旅歐支部的領導成員。1925年,鄧小平被委派爲特派員,前往裏昂地區領導黨團工作和華工運動。“五卅”反帝愛國運動過後,中共旅歐支部組織了一場運動,就是組織學生遊行,突然沖進中國駐法國大(公)使館,把公使抓起來,強令他在一份文件上簽字,讓他以公使的名義通電全國,支持國內的反帝愛國運動。這件事情震驚了整個歐洲,當時法國當局就大肆搜捕(旅歐的中國)共産黨員和共青團員,有20多名黨團員被抓起來。

就在黨團組織遭到極大破壞的危險關頭,鄧小平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回到了密探四布的巴黎組織革命工作。

1925年6月30日,在法國警方大搜捕結束僅僅一周之後,中共旅歐區臨時執行委員會宣告成立,21歲的鄧小平出任執行委員。鄧小平等人因從事革命活動而受到法國警方的監控和搜捕。1926年1月8日,在淩晨的黑暗中,數十名法國警察直奔卡斯德亞街3號,突然搜查了鄧小平等人的住所。但警察們撲了個空,因爲這裏已經是人去樓空。

驚險有趣的是,就在法國警方搜捕之前的幾個小時,鄧小平和另外十幾名中國青年受中國共産黨的指示,已經悄悄乘火車離開巴黎,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法國國家檔案館卷宗編號爲第F7-13438的警察檔案中,記錄了這個不足22歲的年輕人的日常活動:“他作爲共産黨積極分子代表出席會議,在中國共産黨人所組織的各種會議上似乎都發言……”

總之,在法國5年間刻骨銘心的勤工儉學經曆,使鄧小平從赴法時還僅僅是名懷抱工業救國熱忱的愛國青年,成長爲一名馬克思主義者。當時的巴黎,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工團主義各種思潮活躍而混亂。但大浪淘沙,鄧小平與周恩來、王若飛、鄭超麟、汪澤楷等一批追求馬克思主義的覺悟分子,朝夕相處,耳濡目染。鄧小平後來曾經這樣回憶起那段生活:“我在法國的5年兩個月期間,先後做工約4年左右。從自己的勞動生活中,在先進同學的影響和幫助下,在法國工人運動的影響下,我的思想也開始變化,開始接觸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參加一些中國人和法國人宣傳共産主義的集會,有了參加革命組織的要求和願望。這樣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出席聯合國會議途經巴黎時獨愛找羊角面包吃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時間已經流逝過去將近半個世紀。1974年4月初,鄧小平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去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值得一提的是,對法國心存一份特殊感情的鄧小平在抵達目的地紐約之前和會畢之後回中國的往返兩程中,都特意在必經之路的巴黎休息、參觀了幾天。

這是鄧小平自1926年初離開法國後的第一次再來巴黎。這次重遊巴黎,既因爲時隔近半個世紀這麽漫長的時光隧道,又因是第二次複出後的第一次出國,因此,鄧小平的心情格外舒暢,情緒也十分高漲。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負責人曾濤等一行人從機場把鄧小平接到大使官邸的時候,全館的同志們都在官邸列隊歡迎,非常熱情和隆重。鄧小平笑容滿面地與同志們一一握手。隨後,曾濤安排鄧小平住在大使館裏最好的一間房間裏。

◆鄧小平故地重遊,感慨不已。

當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鄧小平就興味盎然地提出要吃久違了的法國羊角面包,這種獨具風味的面包在法國是再普通不過的一種面包,被法國人稱作“月亮”,中國人則叫它羊角面包。曾濤立即派大使館的兩位同志出去尋購。結果是,四處找買卻都空手而歸。因爲這是法國人專用于早餐時吃的面包,而鄧小平與大使館的同志吃飯時已經超過了中午12點。後來,只好設法到生産這種面包的工廠直接去買才滿意而歸。

鄧小平終于吃到了香噴噴的羊角面包,滿面春風,高興得很。他興奮地對大家說:“你們不要看我吃的是普通面包,我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因爲窮苦,一個星期也只能吃到它一次,當時能夠吃一個這樣的面包再加一杯咖啡,那就是改善生活了。”鄧小平熱心建議國內去的同志每個人都嘗一嘗這羊角面包,然後再吃午飯。

鄧小平的一番話使在座的同志們想起了革命老前輩們過去的艱苦生活。

第二天,曾濤陪同鄧小平一行去意大利廣場走一走,看一看,因爲鄧小平要舊地重遊一番。在這個廣場一角,有一個名叫哥弗洛瓦的旅館。這座房子不大,在第四層的左手邊,有一間小房間是當年周恩來住過的。

鄧小平觸景生情,說:“這就是當時我們的地下黨長期租用的房間,每次周恩來到巴黎後都住在這裏,附近有一個小咖啡店,是我們吃早餐的地方。”

鄧小平引領大家看了小旅館後,又在附近轉悠著尋找那家小咖啡店。但是,最終沒有找到。

在意大利廣場轉了一圈後回到大使館,鄧小平感慨萬端不住地說:“大變樣了,認不出來了。”的確,50年過去,各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意大利廣場有變化當然是情理之中的了。

後來,法國市政府在這所小旅館的門口挂上一個小銅牌子,上面裝上一張周恩來的照片,下面寫著:周恩來(1898—1976)在法國期間的住處。那個小房間仍舊按照原來的樣子恢複起來:一張木頭欄杆小床,旁邊放了一張舊的方桌和兩張舊的木椅子。據說,他們是經過向當地老人調查之後布置的。此後,很多經過巴黎的中國同志都要去此地進行參觀遊覽。

◆1975年5月12日,鄧小平訪問法國,法國總理希拉克在奧利機場舉行歡迎儀式。

鄧小平此次在巴黎雖然只是休息、參觀,但是,曾濤爲了保證鄧小平的安全起見,把鄧小平經過巴黎的時間告訴了法國外交部,因而在機場接送的時候,都有法國外交部禮賓司的人員在場,在去紐約的前一天,法國總理梅斯梅爾還主動約見了鄧小平。鄧小平到總理府對梅斯梅爾進行了禮節性的拜會。

8天以後,鄧小平一行從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後回到巴黎。由于他畢竟歲數大了,加之在紐約又很辛苦,因此,他感到有點疲勞。

于是,喬冠華和曾濤都勸鄧小平在巴黎再休息幾天,鄧小平欣然同意了。

這次,鄧小平主要是在使館內休息,有時到公園裏去散一散步。

期間,曾濤還陪同鄧小平參觀了一家法國葡萄酒廠,還有兩個古堡。

因爲知道鄧小平愛吃羊角面包,待鄧小平回國時,曾濤就讓使館的同志買了一些裝在盒子裏給他帶回國去吃。後來,聽說鄧小平把它作爲好吃的東西分送給了過去曾經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幾位老同志吃。可見,他們都愛吃法國獨具風味的“月亮”面包。

訪法完成外交布局

1975年5月,鄧小平以中國政府第一副總理的身份,再次踏上了法蘭西的土地。對此,1975年5月11日晚,法國電視一台新聞報道說,法國明天將經曆國際關系史中重要的一刻。應法國政府的邀請,中國副總理鄧小平5月12日抵達巴黎奧利機場,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西方大國,也是中法建交以來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問法國,意義重大,自然得到法國媒體的高度重視。

故地重遊,鄧小平自然感慨良多。在難得一瞬的余暇之時,他不免又會觸景生情地憶起當年留學法國時意氣風發的青春歲月。不過,此次出訪鄧小平自知肩負著中國打開外交新局面的重任。

鄧小平以國賓身份訪問法國,受到法國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在巴黎5月份難得一見的豔陽天中,鄧小平乘坐的專機于12日上午11時降落在奧利機場。時任法國總理的希拉克熱情到機場迎接,紅地毯從停機坪一直鋪陳到貴賓台。

法國總統德斯坦在歡迎辭中特意真摯地提到:“希望這次訪法能引起您對法國的回憶。”當時鄧小平的身份只是國務院副總理,但法國方面卻給予了相當于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外交禮儀。法國總統德斯坦親自主持歡迎宴會,並安排鄧小平下榻法國國賓館。

◆鄧小平一手拿著鮮花,一手忙不叠地和當地人民握手。

可見這一次,這位50年前法國警方搜捕的對象——鄧小平,在法國成爲受到最高禮遇的國賓。

在機場,鄧小平發表講話說:“法國是我年輕時代曾經生活過的國家,法國人民的熱情好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重遊故地,感到非常愉快。”

在法國期間,鄧小平兩次同法國總統德斯坦會談,內容涉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中國與歐洲關系、國際經濟新秩序、雙邊經貿及能源等問題。鄧小平以戰略家的眼光高瞻遠矚地強調:“歐洲和亞洲實際上是一個大陸,你們在西邊,我們在東邊,把我們聯系在一起的因素比人們想象到的要多得多。我們深信,只要我們雙方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對國際局勢的積極發展做出各自的貢獻。”

讓鄧小平意想不到而萬分驚喜的是,法國總理希拉克專門找出了當年鄧小平工作的工廠檔案贈送給鄧小平,上面的評語是:“此人永不錄用”。鄧小平接過這份特別意味的“禮物”,熱誠致謝。其時,賓主雙方惬意歡欣的笑意寫出了友誼的濃厚與珍貴。

鄧小平訪法期間,法國方面特地安排他到曾經生活和鬥爭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裏昂進行訪問,參觀貝利埃汽車廠。鄧小平還訪問了塞納—馬恩省的農場,聽著農場主皮戎的介紹,興趣盎然地乘車參觀農場的糧田、菜地、葡萄園、酒廠及花圃。在加爾省的馬庫爾核中心,鄧小平了解到法國利用原子能的曆史和現狀。5月17日,鄧小平在離開法國的飛機上致電德斯坦總統,感謝他在訪法期間受到的熱情友好的接待。“我相信,中法兩國的良好關系必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鄧榕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裏對鄧小平此行訪問法國也有一段如實記載:此次訪問法國雖然只有短短5天,但它的意義是重大的。對于國家來說,進一步完成了毛澤東極具戰略眼光的外交布局。對于鄧小平個人來說,連同上一年——也就是1974年4月——赴紐約出席聯大特別會議在內的一系列外交活動,確立了他作爲一名世界級政治家的地位。

因此可以說,在20世紀70年代抗衡美蘇霸權主義的鬥爭中,獨立自主的中國外交與有著獨立傳統的法國外交相互借重。巴黎,成爲中國組建國際統一戰線的團結對象;凡爾賽宮,成爲鄧小平實踐毛澤東“三個世界”理論的外交舞台。

而今,鄧小平在訪問法國時的美好祝願已成爲現實,中法關系近年來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迅速發展,達到了中法建交以來的最好時期。

年輕時候那一段難忘的赴法留學經曆,不僅是鄧小平追隨共産主義理想之旅的起點,也是鄧小平了解世界的窗口之一。留學法國的經曆,更是鄧小平一生豐富、重要和珍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影響意義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鄧小平親眼目睹西方社會的先進,感受工業革命的力度,比照之下也了解了中國的落後。這段經曆使他深切認識到,改革與開放缺一,國家無以求發展。

1982年法國一個市長代表團訪問北京時,鄧小平專門接見了代表團中法國蒙塔日市市長努布拉。這恐怕主要緣于早年留學時,鄧小平曾在蒙塔日生活過將近一年的經曆。這位市長風趣高興地說:“鄧小平先生愛喝咖啡、愛吃羊角面包和愛看足球賽,恐怕也是在蒙達爾紀養成的習慣呢!”

本文爲《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3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