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副市長韓迎新:從保障安居項目中斂財,私造豪華車庫,判17年

等會育兒 2023-08-07 15:32:56

在一個充滿希望的早晨,一位女嬰誕生在吉林延邊的一間簡陋工人家庭中。那是1970年2月5日,屋頂上的積雪厚厚的,窗戶上的冰花在朝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這個家庭雖然生活簡樸,但始終挂著滿足的笑容,因爲他們擁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是家庭的驕傲。韓迎新,這是她父母賦予她的名字,寓意著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和希望。

從小,韓迎新展現出了非凡的懂事和堅韌。她的父母是勤勞的工人,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她們辛勤勞作,維持著家庭的溫暖和溫飽。韓迎新總是積極地幫助父母,從不感到疲倦或苦惱,因爲她心中有著堅定的夢想。

在1988年,韓迎新成爲了吉林省紡織工業學校機織專業的學生,這是她踏出實現夢想第一步。她在學校勤奮學習,虛心向老師請教,努力掌握機織技藝的每一個細節。盡管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她從不放棄,堅持著追求自己的目標。在學校裏,她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感染著周圍的人,成爲了同學們心中的楷模。

然而,命運的考驗並沒有遠離。韓迎新的母親突然患病,家庭的負擔更加沉重。但她沒有退縮,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打工,用微薄的收入支持家裏的開支。1990年的一個夏日,她順利完成學業,獲得了機織專業的畢業證書,滿懷著憧憬和希望,她踏上了追逐夢想的旅程。

從她的職業生涯開始,韓迎新始終堅守在吉林市毛線廠的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事業的高峰。從技術員到企業骨幹,她逐漸成長爲人事勞資科和企管科的重要職務。在工作中,她不僅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還注重團組織建設,擔任廠團委副書記,關心和支持青年員工的成長。

她的故事充滿了奮鬥、奉獻和情誼。在共青團吉林市委工作期間,她擔任過統戰部副部長和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爲團組織建設和青年工作的推進作出了積極貢獻。她的卓越表現使她受到更高級別的任命,她轉入企業領域,擔任伊利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的副總,雖然身處陌生領域,但憑借她的學習能力和工作經驗,她快速適應並勝任了新的崗位。

然而,與美好前景相比,她的故事逐漸暗淡下來。在2011年,一起關于她的爭議事件將她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當地市民許桂芹因門面房被韓迎新強拆,爲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她前往北京上訪,最終得到了時任總理溫家寶的接待。這一事件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

然而,這個事件只是韓迎新腐敗故事的冰山一角。在她看似光鮮的職位背後,權力和貪欲的誘惑逐漸侵蝕了她的良知,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腐敗故事在她身上徐徐展開。

在吉化集團公司擔任書記助理期間,她開始利用職務之便,與一家房地産開發公司合謀。她借助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的名義,迅速撥款給這家公司,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流入其中,這家本不具備資質的公司也因此一躍成爲重要的開發商。這個項目本應改善民生,但卻成爲了她牟取私利的工具。

她甚至以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的名義購買了這家公司建造的“車庫”,將財政的資金用于私人的

物業,這種公然的權力濫用讓人難以容忍。審計組的調查逐漸揭示了事情的真相。他們深入調查吉林某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發現了這家公司與韓迎新及其親屬之間的密切關系。審計人員不畏艱辛,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證據,從財務記錄到施工設計,從合同文件到資金流向,一一核實每個細節。

面對審計的嚴密調查,韓迎新試圖用自己的關系網來幹擾調查,掩蓋真相。然而,審計人員始終堅持嚴格的程序,用一摞摞的證據來揭示謊言背後的真相。他們深知只有充足的證據才能揭露腐敗案件的實質。

在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調查後,審計組終于揭示了韓迎新涉嫌受賄的腐敗行爲,金額高達646萬元。2013年10月12日,針對韓迎新的指控,她被采取了"雙規"措施,進一步的調查工作展開。

隨後,吉林省遼源市人民檢察院將韓迎新的案件提交至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2016年1月,經過長時間的審理,法院終于對韓迎新作出了判決。根據判決結果,她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並處罰沒收個人非法所得。這個判決不僅體現了司法機關對腐敗行爲的嚴肅態度,更是向公衆傳遞了對腐敗行爲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整個故事讓人深思。韓迎新從一個富有希望的女孩成長爲備受矚目的女市長,她的故事本應是成功和光輝的寫照。然而,當權力的誘惑和貪欲的驅使逐漸蠶食了她的良知,她的一步步墮落成爲反面教材。這也反映出了權力和金錢對一個人的影響,以及在沒有有效監督和制約的情況下,腐敗如何在權力的陰影下滋生蔓延。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無論職位多麽高升,無論多麽風光,保持廉潔、堅守原則都是應該的。在權力面前,應該有拒腐防變的意識,時刻保持對自己行爲的審視,不被腐敗的誘惑所沖昏頭腦。

許桂芹作爲一個普通市民,敢于維護自己的權益,堅定不移地前往中央上訪,最終得到了公正對待,她的勇氣和信念值得我們學習。審計組的嚴謹調查也讓人感歎司法的公正和力量,對腐敗行爲的查處不容忽視。

這個反腐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應該抱有僥幸心理,腐敗行爲終將被揭露和懲處。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爲社會的公平正義做出貢獻。通過這個令人震驚的故事,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只有堅持廉潔和正義,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2 阅读:318

等會育兒

簡介:等會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