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3歲擔任吉林省委書記,54歲拒絕陳伯達,63歲被撤銷一切職務

悟空談曆史 2024-05-08 07:09:40

1935年,爲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策劃的“華北五省自治”,北平的數千名學生發起了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同時,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也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進步青年,他們在革命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爲革命的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湧現出來的進步青年之一,他的名字叫鄭季翹。新中國成立後,鄭季翹擔任了吉林省委書記等職務。那麽,鄭季翹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他後來又過得如何呢?

鄭季翹出生于1912年,山西五台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鄭季翹投身各種愛國運動,1934年,他考入清華大學,也是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鄭季翹參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並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與國民黨,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新中國成立後,鄭季翹擔任了察哈爾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天津市委常委兼秘書長等職務。鄭季翹長于宣傳,那段時期,他在宣傳領域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尤其是他把宣傳重點放在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上,從而保障了天津市“三大改造”的順利完成。

鄭季翹的宣傳才能很快就引起了陳伯達的注意,陳伯達非常欣賞鄭季翹,1959年,在陳伯達的要求下,鄭季翹被調到《紅旗》雜志社,擔任了編委常委,不過,鄭季翹在《紅旗》雜志社工作的時間不長,1960年,他主動要求離開了雜志社。

在這之後,鄭季翹被調到吉林省,先是擔任了吉林省委候補書記,1965年,53歲的鄭季翹擔任了吉林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主管全省的文藝工作,成績顯著。不過,1966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鄭季翹也身不由己地陷入到時代的旋渦當中。

也是1966年,54歲的鄭季翹列席參加了八屆十一中全會,會議結束後,陳伯達想讓鄭季翹留在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工作,當時陳伯達手中的權力很大,擔任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組長,由此可見,鄭季翹在宣傳方面的確是非常有才能的,畢竟能得到陳伯達的賞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鄭季翹拒絕了陳伯達,返回了吉林省,繼續留在吉林工作。不久之後,鄭季翹就受到了沖擊,身心受到迫害。1968年,吉林省革委會成立後,鄭季翹重新複出,並被結合進新成立的吉林省革委會,擔任了吉林省革委會副主任。1971年,吉林省委恢複之後,鄭季翹又擔任了吉林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那段時期,鄭季翹堅定地與“四人幫”及其黨羽作鬥爭,1974年,在吉林省直機關召開的相關會議上,鄭季翹揭發了“四人幫”迫害幹部與群衆的一系列罪行,他也因此受到“四人幫”黨羽的迫害,1975年,63歲的鄭季翹被撤銷了一切職務。

雖然身處逆境,但鄭季翹一身正氣,剛正不阿,以大無畏的精神與造反派作鬥爭,保持了一個黨員的铮铮鐵骨。粉碎“四人幫”後,鄭季翹恢複了一切名譽,在這之後,鄭季翹堅持帶病工作,擔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等職務,投身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晚年的鄭季翹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84年因病去世,享年72歲。

0 阅读: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