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足壇,什麽樣的足球俱樂部適合多線作戰?

足籃風雲 2024-05-23 09:12:27

記得在FM足球經理遊戲裏面,我執教帕爾馬。作爲意甲的中下遊球隊,我是花了有三四個賽季的時間才讓球隊走向巅峰。

前兩個賽季,主要是磨練陣容,購買新援進行補強;第三、四個賽季之後,就開始演練不同打法,多線作戰下如何保證勝利的過程。

多線作戰下,最大的困難會有兩點。

第一點是傷病。傷病是制約球隊成績的罪魁禍首,也是影響球隊成績的晴雨表。參加比賽多了,球員總會受傷,一受傷就是倒下一片。

記得曾經足球經理早期有個版本,有個BUG,就是執教十多個賽季以後,球隊的傷病幾率會增加,踢幾場就會出現大傷。

離譜的一次,是我球隊裏30多名球員,有20多名一線球員高挂免戰牌,全是傷號。輕的是什麽肌肉拉傷,休養兩個星期;重的是十字韌帶撕裂等疾病,要躺一年。

看著球隊一大片紅色的名單,我心裏面都在滴血,這比賽怎麽踢?

實在沒辦法,把預備隊還有青年隊的球員拉上來踢,來了一波8連敗,好不容易等傷員回歸以後,才挽回頹勢。

不過那賽季就這樣了,最終也是排名中遊,成績慘淡。

第二點是球員默契。比賽多了,傷病多,影響的會是輪換。輪換之後,球員之間會有個默契值。默契度高的,會比較順利流暢;默契度低,球員能力再強也沒用,照樣輸球。

這個就是“磨合的代價”。

要想讓球隊成績穩定,多線作戰下能夠有好成績,球員之間的關系很重要,還有就是團隊要有默契,人員管理、戰術等方面都要到位,符合球員和球隊的實際需求。

遊戲裏爲了提升球隊的默契度,也是很不容易,各方面都要完善。

現實中難度會更大,一支球隊上百人,球員、教練、工作人員、隊醫、訓練師等等,怎麽樣讓大家齊心協力去贏下比賽,這也非常困難,他也絕非一年兩年就能夠把事情給全部做好。

大家平時看球也能發現,一支球隊要想穩定,通常你得給他們2-3年的磨合期。不管是新教練、老板還是團隊,要想踢好比賽,磨合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所謂磨合,指的就是“相互熟悉”的過程。教練了解球員的脾氣,安排合理地戰術;球員之間也得熟悉,踢球的習慣和節奏也得適應,這個都要在比賽裏面慢慢去培養的過程。

在歐洲足壇,俱樂部要適合多線作戰,首要解決的就是傷病和球隊凝聚力問題,這兩點解決了,多線作戰之下才能有戰鬥力。

不過話說回來,有些事情你是“無法控制的”,特別是傷病環節,這個就是隨機事件。踢著踢著,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麽情況。

有可能一點事都沒有,但要是運氣不好,遇到大傷,球員就完了。

像本賽季皇馬的庫爾圖瓦、米利唐、阿拉巴等人接連大傷,這種頻繁的傷病,也是十分罕見。幸好安切洛蒂經驗老到,面對這樣的局面早已駕輕就熟,換做其他人恐怕早就崩潰,球隊成績會一落千丈。

作爲球隊管理者,你只能盡職盡責,把該做的事情給做好;不可控的變量因素,就交給上天吧,順其自然走下去。

在這裏,球隊規劃和戰略方針就顯得尤爲重要。就是作爲球隊高層,你得明白“問題出在哪裏”,然後有針對性地根據科學來進行建設。

比如球隊成績不佳,成績不佳的原因是出在哪裏?是傷病、更衣室出了問題,還是教練的技戰術打法困擾?

這些問題弄清楚以後,多線作戰也就知道該怎麽面對了。

從整體看局部的過程。

0 阅读:23

足籃風雲

簡介:足球、籃球體育評論,每天介紹相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