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最得意的一次戰爭——虎牢關斬首窦建德

談天說地那山哥 2023-08-29 10:35:23

三千五對陣十萬,還主動挑起決戰,除了李世民,還有誰也這膽魄!

武德四年四月底(621年),窦建德的十萬精兵被李世民擋在虎牢關已經一個多月,期間組織多次進攻,都被唐軍一一擊退,更難受的是,李世民還不斷派兵侵擾夏軍的糧草物資,讓夏軍有苦難言,眼看洛陽的王世充堅持不住,十萬大軍居然過不了一個小小的虎牢關,郁悶之情可想而知,更爲關鍵的是,打不開局面的夏軍已經士氣低落,思鄉心切了。窦建德必須要想辦法突破虎牢。

這一切都讓李世民看在眼裏,時機已經來臨,既然你想戰,我們就決一死戰。

1、情報戰,李世民故意放出消息傳到窦建德處,讓對方以爲唐軍馬上斷糧,並且戰馬嚴重缺少草料,又故意把1000多匹戰馬放在黃河上的一個小島吃草,給出草料用完的假象,窦建德得到情報,親自看到唐軍戰馬之後,當即決定全力攻關,一改以前斷斷續續的進攻。李世民得到消息,知道窦建德已經上套,馬上進行下一步的部署。

2、決戰斬首,五月初二一早,窦建德果然發動全軍,進入牛口(斤荥陽市西北),開始築營列陣築,北至黃河,西至汜水,南到鵲山,延綿二十裏,戰鼓齊鳴,兵威盛大,唐軍見狀,無不驚恐,因爲夏軍素來勇猛,況且兵力也實在太懸殊了。

李世民帶著諸將登上高崗眺望,對他們說:“盜匪山東起兵,沒有遇到真正的對手,深入險境,卻鼓噪喧嘩,毫無紀律,緊逼城下,足見其輕敵冒進;只要我按兵不動,他們列陣太久,必然疲憊,士兵饑餓,必定後撤,到時候發動進攻,沒有不勝的道理。我跟諸位打賭,我們午後必勝,現在大家養精蓄銳,准備戰鬥”。

李世民命人立即召回放牧的戰馬,讓一部分士兵堅守關口,關注夏軍的一舉一動,讓大部分士兵養精蓄銳,等待戰機,一切准備就緒。

夏軍士兵從辰時開始列陣,一直到午時還傻傻地站在原地,,既不能打仗,又不能生火做飯,一個個疲倦之極,饑渴難耐,最後紛紛坐在地上,開始搶水喝,亂哄哄一片。

李世民看在眼裏,急忙命令宇文士及率領300輕騎兵發動試探性攻擊。他吩咐到;“如果對方陣型沒有松動你就回來,如果松動,佯攻變真攻。”

宇文士及領命,飛速逼近夏軍陣地,夏軍果然一陣騷動。李世民立刻發布總攻命令,駐守虎牢關的三千五百精銳騎兵全部出擊,李世明親率騎兵沖在最前面,快速掠過汜水,直沖夏營陣地。夏軍登時大亂,陣型立刻被沖散。

此時的窦建德在幹什麽!在開會,因爲此戰勢在必行,要傾十萬之力一舉攻克虎牢關,既要有必勝的信念,又要有詳盡的部署,所以會一直開到中午還沒有開完,文臣武將大部分都在會場,根本沒有考慮李世民會拿幾千士兵攻擊十萬大軍,大意了!還是大意了。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傳到會場大帳中,窦建德心知不妙,立刻命令騎兵組織反擊,但是文官亂成一團,驚慌亂竄之中,居然擋住了騎兵的道路,窦建德只能先指揮群臣退下,然後在組織士兵反抗,但是機會稍縱即逝,刹那間,唐軍已經殺入大帳,窦建德萬般無奈只能率領親兵撤退到一處高坡,唐軍窦抗拼命追擊,夏軍奮力抵抗剛把窦抗擊退,李世民也親自殺到,夏軍無不望風而逃,特別是淮陽王李道玄更是一馬當先,歲身中數箭,依然奮勇向前,坐騎已經被射成刺猬,李世民讓他換上備用馬,跟在自己身後邊。

唐、夏兩軍陷入鏖戰,一時殺聲震天,塵土飛揚,進入短暫的相持階段。

雖然夏軍在人數上戰友絕對優勢,但是陣型已經被沖垮,指揮系統癱瘓,基本處于亂戰情況,戰鬥力大打折扣。可是即使如此,如果時間一長,一旦緩過勁來,重新組織反攻,唐軍就危險了,窦建德的夏軍可不是烏合之衆!李世民是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他當即率領秦瓊、程咬金、史大奈等得力幹將卷起旗幟從夏軍陣地穿過,然後從後陣舉旗突進來,一時間前後都是唐軍旗幟,夏軍見狀,隨即崩潰,四散奔逃。李世民率部追擊三十余裏,斬殺三千余人。混戰之中的窦建德被長矛刺傷,親兵走散,一個人胡亂狂奔,逃至黃河岸邊的牛口渚時疼痛難忍,栽落馬下,被唐軍車騎將軍白世讓,楊武威擒獲。

這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這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戰爭之一,李世民英明神武自不必說,難道窦建德是草包嗎?肯定不是,窦建德在當時的十幾家反王之中,絕對是排名前列的存在,甚至有人說個人魅力與軍事能力超過李淵,但是時也命也,你遇到了李世民,稀裏糊塗就結束了比較輝煌的一生,也斷送了大夏朝的美好未來,輸了不冤,但足夠郁悶,作爲一代枭雄,像狗熊般的死去,只能仰天長歎了。

0 阅读:86

談天說地那山哥

簡介:社會,民生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