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隨口作了兩句詩,竟流傳到現在,成了教師們的口頭禅

曆史星空回望 2024-02-24 13:20:56

一、嶽飛:鐵骨铮铮的抗金英雄

在南宋的曆史長河中,嶽飛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愛國情懷,成爲了後人傳頌的英雄。1140年,正當嶽飛率領嶽家軍北伐中原,接連取得郾城、颍昌大捷,逼近北宋故都汴京之際,宋高宗趙構與宰相秦桧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嶽飛臨死前,滿懷悲憤,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絕筆。

嶽飛的一生,是抗金鬥爭的縮影。他率領的嶽家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強,多次擊敗金兵,爲南宋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嶽飛不僅是一位軍事家,更是一位政治家和戰略家。他深知南宋與金國的實力差距,因此始終堅持“以守爲攻”的戰略,通過修築工事、加強防禦,逐步消耗金國的實力。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英雄,卻遭到了秦桧等奸臣的陷害。嶽飛之死,不僅是南宋的一大損失,更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悲劇。

二、秦桧:從熱血志士到千古罪人

秦桧,這位南宋的宰相,以其陰險、殘暴、結黨營私而臭名昭著。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年輕時的秦桧也曾是一位熱血志士,反對割地、力主抗金。

秦桧在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進士,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最初,他擔任的是一些學術教育類的小官,對國家的政治局勢並不十分了解。然而,隨著靖康年間金兵南下的消息傳來,秦桧開始關心國家的命運。他多次上書朝廷,痛斥主和派的媾和之舉,主張對金兵采取強硬態度。

然而,秦桧的建議並未被采納。主和派爲了羞辱他,甚至准備讓他去做割地使張邦昌的副官。秦桧憤怒之下,連上了三封奏折,堅決辭去了這個屈辱的官職。這一番強硬的操作,讓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不久後他就被任命爲禦史中丞。

然而,隨著靖康之變的發生,秦桧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折。他被金人俘虜後,爲了活命,開始對金人表現得極爲順從,甚至充當起了金人侵宋的馬前卒。回到南宋後,他靠著金人的支持,成爲了趙構的寵臣,開始了他禍國殃民的生涯。

三、嶽飛之死與秦桧的陰謀

嶽飛之死,與秦桧的陰謀密不可分。在嶽飛北伐取得重大勝利之際,秦桧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陷害。這一罪名實際上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完全是秦桧等人爲了陷害嶽飛而編造的。嶽飛被囚禁後,秦桧等人對他進行了殘酷的折磨和迫害。他們不僅剝奪了嶽飛的兵權,還對他進行了多次審判和拷問。最終,嶽飛在風波亭被殺害,享年三十九歲。

嶽飛之死引起了廣泛的憤慨和不滿。人們紛紛指責秦桧等人的罪行,要求爲他們伸張正義。然而,秦桧等人卻憑借著趙構的支持,繼續爲非作歹,禍害國家。

四、秦桧受寵與早年教書的詩篇

盡管秦桧以奸臣的形象被後人所熟知,但他在早年時期也曾有過一段受人尊敬的時光。他在擔任太學學正時,曾寫下了一首廣爲流傳的詩篇:“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狲王”。

這首詩反映了秦桧當時的真實心境。他雖然擔任著管理學生的職務,但卻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無奈和感慨。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希望能夠擁有更多的土地和財富,從而擺脫這種尴尬的處境。然而,這首詩也反映了秦桧的野心和抱負。他並不滿足于僅僅擔任一個小官,而是希望能夠有更大的作爲和更高的地位。這種野心和抱負最終驅使他走上了奸臣之路,成爲了南宋曆史上的一大罪人。

五、結語

秦桧與嶽飛的故事,是南宋曆史上的一段悲劇。嶽飛以鐵骨铮铮的英勇氣概,爲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嚴而奮鬥;而秦桧則以陰險狡詐的手段,爲了一己私利而陷害忠良。兩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曆史上一個鮮明的對比。

2 阅读:2023
评论列表
  • 2024-02-25 04:28

    夏言什麽時候是宦官了?

  • 2024-02-26 00:28

    膚淺文章,浪費流量!

  • 2024-02-29 19:12

    要殺嶽飛的是趙構,秦桧只是幫忙幹髒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