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中原時,打鄧艾敗多勝少,爲什麽大家還認爲姜維更厲害?

老張聊史 2024-05-23 20:35:27

段谷之戰,姜維只是損失了幾千人,整個蜀國就已經傷筋動骨民怨沸騰。洮西之戰,姜維殲敵數萬,魏國瞬間就把兵員填補上。究其根本是蜀漢國力太弱,根本沒有容錯率。一個大將軍,一個國家的軍事一把手,如果打個仗殺了數萬人對面都不痛不癢,自己家損失了幾千人,就要有被罷免的風險搞得民怨沸騰,那這怎麽打?打仗本來就是博弈,有贏就有輸,哪個將軍敢保證百分之一百能打贏一場戰爭的?更何況對面比你強,這種情況還不讓你有一丁點容錯率。

姜維是對魏方面統帥,但也就能指揮三五萬兵,帶領廖化張嶷幾個將領,其他的背後不捅刀就好了。姜維能力比鄧艾高,鄧艾成就是站在魏巨人國力的肩上,偷渡陰平是招臭棋。只不幸運遇上蜀漢更臭的諸葛瞻,蔣舒,還有一個月都走不了百裏的援軍。沒以上任一情況,鄧艾都是失敗,但國運已是決定這樣。姜維對陣鄧艾,實際是魏的整個方面三四十萬兵,而魏方面對陣的只是姜維一個,當你十打一與一打十,思維不會一樣。

鄧艾一方的兵力絕對是多于姜維的,姜維北伐面對的不只有鄧艾,除了鄧艾自己手裏的兵,還有一衆征西將軍郭淮的兵,甚至是更遠來的援兵,不能說這些兵不在鄧艾手下就不作數,這些都是實打實的魏軍,是會對姜維産生威脅打擊的兵。第二,鄧艾偷渡陰平成功與否都和姜維沒關系,這個時候姜維根本就不在成都,姜維這會兒還在劍閣屯田抵擋鍾會大軍,根本算不上兩人的交鋒。並且姜維此前已經上書提醒布兵盯防,只是劉禅聽信讒言沒有照做。

鄧艾率兵孤軍深入伐蜀是自作主張,給鄧艾的任務是牽制姜維,鄧艾以前打的都是防守反擊戰。年紀大了再不深入,果子就都被鍾會摘了,所以才偷渡陰平。但是組織能力確實強,把大軍這麽往死裏折騰,全軍都沒有反叛幹他,甚至再度組織起了攻城力量。就算鄧艾覆滅在突襲路上,魏國至少還能組織十余次類似的偷襲,而姜維要是這麽搞一次蜀漢立馬就亡了。

長時間作戰,蜀魏國力差太遠了,蜀國北上3個人,都是打完一個再一個,關羽打完曹仁有于禁,于禁完了有徐晃,徐晃搞定了關羽,如果沒搞定,那還有別人,不對稱戰爭。鄧艾也是,假設鄧艾敗了還會有李艾王艾張艾,古代戰爭北邊是大一統的國家南邊就無法取勝,無人無將無糧無馬。如果最後鄧艾不是偷渡陰平滅蜀,而是正面擊敗姜維,估計這對宿敵也是諸葛對司馬,羊牯對陸抗的傳奇對手。不過最後的滅蜀,在姜維已經超常發揮的情況下,這場戰役居然以鄧艾偷襲的方式結束,實在太讓人無語了。

對魏的每次戰略,姜維都從沒有和誰約定單對單,說好也沒用,關羽荊州之敗是前車之鑒。姜維作戰要把魏整個對蜀方面各軍團都考慮,因爲只有他廖化張嶷這幾個人了,其他都是幾乎消極怠工。蜀漢方面這時期記錄幾乎全是姜維在救這救那。

姜維能調動的人看著確實多,但是漢中都督會不會完全遵守姜維意思顯然是問號,所以事實上姜維能絕對控制的就自己手上不到兩萬人。鄧艾至少可以調動這個數字,兩方我認爲是沒有大差別的,鄧艾姜維軍事水平其實也沒有大差別,但鄧艾有顯著地利優勢,外加後期陳衹去逝後姜維在朝堂的失勢,鄧艾超越姜維合情合理,但並不是兩人軍事水平差別問題。

2 阅读:193
评论列表
  • 2024-05-24 09:23

    捧呀捧。捧不動了就找原因。你說蜀國國力弱,爲啥弱呢?還不是姜維、諸葛亮之流不斷北伐的結果嗎?如果是蜀國初期,鄧艾偷襲的計謀算是損招。但後期就是妙招了。如果他們不是,不斷北伐。而是利用地形堅守。這幾十年發展起來。蜀國還有兵員不足的現象嗎?兵法雲,以奇勝,以正和。還有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諸葛亮、姜維連這些都不懂。我懷疑他們是否看過兵書。

    平常心 回覆:
    看來閣下更厲害
  • Nick 1
    2024-06-14 23:16

    蜀不攻魏就是安樂死,所以諸葛亮七出祁山,還是無法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