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過萬,老伴住院兒子墊付30000,兒媳在醫院折騰:真不知足

華貴禅心 2024-05-02 13:55:56

我是白梅,今年59歲,退休九年,老伴比我大三歲,也退休兩年多。

老伴和我的退休金加起來過萬,我們只有一個兒子,所以,每月資助兒子5000房貸。

孫子是我一手帶大,已經上三年級,如今沒啥事了,本可以安享我們的老年生活。

誰知,老伴突發疾病住院,需要墊付手術費用50000,主要是幾款進口藥貴點。

我手裏只有20000,存折還有兩月就到期,就跟兒子商議,請他幫忙再出30000。

兒子手裏也沒錢,他給我電話,讓我不要著急,這事他去解決。

下午,兒子借了錢辦好老伴的手術手續,這讓我覺得,關鍵時候,還得有個孩子。

老伴的手術很順利,也很成功,醫生說,已經沒啥大事,只要回家後好好調養。

我在醫院裏忙碌一周,兒子也請假好幾天,一直在醫院守著老伴。

病房裏的人很羨慕老伴,說老伴有福氣,不僅有我這個原配發妻,還有這麽孝順的兒子。

那天,兒媳下班後第一次到醫院來,卻不是看望老伴,而是折騰著讓我們還錢。

兒子因老伴這裏沒啥事,也就去上班了,還沒有來。

病房裏只有我和老伴,以及另一個病友。

兒媳進屋就說我們是自私的父母,明明每月上萬的退休金,還讓兒子出住院費。

況且這筆錢,還是從網上貸出來的,每天的利息有多高,她質問我們知不知道?

當時我差點背過氣去,老伴也氣得心髒加速,還是病友的護工幫忙喊醫生,兒媳才停止。

我把兒媳推出去,詢問到底怎麽回事?兒媳說這事也是她聽別人說的。

我拿出手機詢問兒子是否下班?兒子說馬上就上來的。

兒子剛出電梯,兒媳就撲過去厮打兒子,說兒子這是爲了父母要毀了自己的小家。

我趕緊又去拉兒媳,低聲詢問兒子,錢到底是從哪裏借的。

兒子說自己的朋友,還把手機裏的轉賬記錄給我和兒媳看。

兒媳看了半天,隨後也打了一個電話,低聲跟兒子說,弄錯了,我聽成你的名字了。

原來,兒子單位裏有個跟他名字差不多的人,年紀相仿,名字相似。

兒媳是聽錯了,她知道兒子借錢幫我們墊付住院費,但兒子沒說這錢是借誰的。

病房裏,老伴經過醫生的處理,心緒平靜了很多。

我讓兒子兒媳都不要進去,他們回家好好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

兒子爲啥不跟兒媳說清楚,兒媳爲啥聽到個相似的名字,就這樣著急。

還不是兒子兒媳的婚姻也生病了,他們需要好好地溝通一番,日子可不能這樣過。

而我也要考慮一下,以後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到底該如何更好地爲我們服務。

兒媳生孫子時,我退休幫忙帶娃,老伴還在上班,我們的收入要比現在多些。

除了幫扶兒子家還貸,還經常資助孫子的費用,這就滋長兒媳的貪欲。

老伴退休後,雖然我們還是每月給兒子5000房貸的資助,但孫子的費用,我們不再管了。

兒媳時常在我們跟前哭窮,或者說其他姐妹的婆家如何幫忙。

我也就聽聽而已,不多說一句話。我認爲,婆媳之間的關系,需要彼此雙贏。

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兒媳付出,或者婆婆付出。任何好的關系,之所以能和睦是有規律的。

兒媳在我跟前說這些,我是不是也可以說別人家的兒媳是如何給婆婆買這買那的。

一個大家庭裏,誰都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別總是要求別人,還是要多替別人考慮些。

就拿老伴這次生病來說,親家夫妻跟我居住同城,他們不僅沒看望,連電話都沒有。

上次親家住院,我和老伴不僅給錢,還去醫院、家裏看過幾次。

兒媳當時還很激動,說我們是最好的人家,心慈人善,誇獎我們會做人。

怎麽到我家老伴生病住院做手術,親家夫妻反而不聞不問?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我不計較並不代表我不知道。

老伴出院後,我讓兒子一家三口周末就別過來,讓老伴安靜地養身體。

我把兒子兒媳喊到一起,告訴他們我和老伴的決定,下月開始,不再資助他們房貸。

兒子說好,兒媳嘟囔著說我們自私,兒子看了一眼兒媳,兒媳不再說話。

怎麽說呢?誰家的人心疼誰家的老人,誰家的老人在乎誰家的孩子。

兒媳覺得我們自私,而我覺得,我們再有錢,也要爲晚年考慮,籌備。

給兒子5000房貸時,皆大歡喜,收回時,理解我們的兒子同意,不理解的兒媳反對。

通過老伴這次住院,我就看出來了。

我給兒子打電話借錢時,我是小心翼翼,並承諾給兒子利息。

而兒子兒媳接受了我們這麽多年的資助,不僅沒說過感謝的話,反而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我們老人還能自食其力,若老人手裏沒錢,看病就要看子女的臉色和良心。

從現在開始,我和老伴每月再爲自己多存些錢,這樣到了晚年,即使需要花錢,我手裏有,也就不必看誰的臉,聽誰的廢話。

老伴這次住院,讓我反思一個問題。我們老人手裏,一定要有隨時能取出來的現金。

以前,我都是在賬戶裏預留10000備用,以後,我准備預留3到5萬的。

這樣,即使出現意外,也不至于因心疼利息跟誰借錢,也不用找兒子借錢,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也是這次老伴生病住院,兒媳因誤會而大鬧醫院,讓我徹底懂得,誰親都不如自己兜裏的傍身錢親。

人老了,不要過得太大度,手也不要太松,多給自己留點備用,總比給出去再要回來明智。

這樣驗證了:飯不能吃得太飽,對人不能太好!切記,切記!

作者:華貴禅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余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2 阅读:1724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6:40

    這篇文章是老年人晚年必修課!

  • 2024-05-03 21:08

    生活中可能有與這相似的事,但這文案明顯是杜撰的

華貴禅心

簡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