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魏延之死,曆史上的魏延,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暖暖說曆史吖 2024-03-29 20:51:38

有關于魏延的爭議,大概分成兩派,一邊是魏延派,另一邊是諸葛派。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會覺得我是站在魏延這一邊的。其實呢,我對魏延和諸葛亮都挺有好感的。這就像是家裏出了點兒矛盾,讓你來評理,這可怎麽辦呢?你既不想偏袒任何一方,又希望公平公正地評判是非。那我們就只能讓事實來說話了,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想當年,劉備眼瞅著益州這塊肥肉,決定下口,身邊跟著個叫魏延的小夥子,那時候他還只是個普通的兵將,遠沒成今天咱們聊的焦點人物。

一年後,劉備和劉璋翻臉了,要搶益州,這位小兄弟在接下來的混戰中大顯神威,勇猛善戰,直接被劉備提拔爲“牙門將軍”。他就是後來的蜀漢名將魏延。

到了219年,劉備拿下漢中,可好一會兒都決定不了誰來鎮守。大家都以爲張飛穩了,沒想到劉備突然來了個大反轉,選了魏延。爲啥?因爲魏延拍著胸脯保證,就算曹操親自領兵來,他也能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就算是小股敵軍來襲,他也能一網打盡。不出所料,魏延手下的漢中成了堅不可摧的堡壘。

快進到221年,劉備自立爲帝後,魏延憑借戰功被封爲“南鄭侯”,升爲“征西大將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于諸葛亮,成了大將中的二把手。可以說,劉備對魏延寄予了極大的期望和信任。劉備知道自己年紀大了,想要完成北伐的夢想,必須要有個能扛大旗的大將。

在五虎將中,張飛已經不在了,關羽守著荊州不得動,只剩魏延年輕力壯,又深得劉備信任。因此,劉備不惜越過許多資曆老的將領,把重任交給了魏延,這是對魏延期望的最好證明。

而魏延也確實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在隨後的北伐中,他屢立戰功,成了諸葛亮最重要的助手和得力幹將。每當諸葛亮遇到困難時,總能依靠魏延的勇猛和智慧破解難題,可以說沒有魏延就沒有北伐的成功。

但魏延不僅僅是個武將,他還有謀略家的一面,曾經提出了大膽的“子午谷奇謀”。第一次北伐時,魏延發現關中重地長安的守將夏侯楙實在是個軟腳蝦。他向諸葛亮建議:從褒中出發,帶5000人馬穿過子午谷直取長安,十天就能到。

他認爲到時候夏侯楙肯定嚇得要跑。只要拿下長安,諸葛亮從斜谷趕來會合,關中就是囊中之物了。這個計劃聽著挺瘋狂的,但如果真成了,那可真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可惜了,諸葛亮沒有接受這個提議,覺得風險太大。魏延雖然心裏不爽,但也只能硬著頭皮聽命令。這事兒過後,魏延心裏對諸葛亮有了些小小的意見,覺得諸葛亮過于保守,錯失了大好時機。這或許是魏延日後變得有點兒狂的開端。

魏延的性格裏有著明顯的雙刃劍特質。一方面,他的勇猛和智慧讓他在戰場上無往不利,成了蜀漢的戰神。但另一方面,他的直率和驕傲也讓他樹立了不少敵人,尤其是和楊儀的關系,那簡直就是火星撞地球。

楊儀作爲諸葛亮手下的重要謀士,兩人的矛盾從一開始就沒完沒了。魏延覺得楊儀就是個只會拍馬屁的文官,根本沒什麽實際戰功,怎麽能和自己比?楊儀呢,也看不慣魏延的跋扈,兩人一碰面就是火藥味十足。

諸葛亮去世前的安排,讓楊儀負責撤退,魏延斷後,這更是讓魏延覺得自己被看輕了,結果魏延一氣之下,直接反了。這下好了,直接給了楊儀借口,一紙命令下來,魏延就這麽慘遭毒手,一代名將就這麽隕落了。

說到底,魏延的故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聲歎息。一個有能力改變戰局的英雄,因爲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和不合時宜的決策,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他的死,不僅是他個人悲劇的完結,也象征著蜀漢力量的一個重大損失,北伐之夢從此更加遙遠。

魏延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但也充滿了爭議。對于他,我們既可以看到一個勇猛的戰士,也可以看到一個因個性缺陷而失敗的悲劇英雄。

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在權力鬥爭和個性驕傲面前,即便是最出色的將領,也可能會一敗塗地。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