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叫他們是我毛澤東的子女!毛主席絕不允許子女擁有特權

彼岸紫竹 2024-05-14 11:08:53

在涉及子女問題時,毛主席有一句口頭禅:"誰叫他(她)是毛澤東的兒子(女兒)呢?"毛主席非但不允許對他的子女有絲毫的特殊,而且比一般人的子女要求還更嚴格。

苦水裏泡大的子女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共有10個子女,但是經過革命戰爭年代,建國後在毛主席身邊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兩兄弟和李敏、李讷兩姐妹,毛岸英後來還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毛主席的這幾個子女,在小時候非但沒什麽特權可享,反而吃盡了苦頭。

毛岸英年幼時,就同媽媽坐過牢,親眼看到媽媽遭敵人殘酷拷打殺害。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三兄弟由地下黨組織安排到上海讀書生活。由于叛徒出賣,上海地下黨組織被破壞後,被迫在上海過了5年流浪生活。他們小小年紀就飽嘗了生活的艱辛,最小的弟弟走失,毛岸青也因爲被人毆打留下了後遺症。

後來毛岸英的遺孀劉思齊回憶,與毛岸英結婚後,有一次他們去看電影《三毛流浪記》。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過,大家會被其中的幽默情節逗笑,也會爲了三毛的淒慘身世難過,但不管怎麽樣,那都只是一部電影。

但是毛岸英不一樣,看電影時他觸景生情,非常激動,電影結束後,別人都走光了,他還沉浸在電影的情節和過去的回憶中。母親被槍殺那一年,他才八歲,媽媽被押赴刑場時,他抱著媽媽的腿不放,因爲岸英知道,媽媽這一走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岸英跟弟弟在上海流浪的經曆與三毛非常相似,三毛吃過的苦他們都吃過,只有兩樣不同,第一他沒有給資本家當過兒子,第二他沒有偷過東西。

毛岸英兄弟是這樣,李敏、李讷姐妹又何嘗不是如此。

1940年,4歲的嬌嬌(李敏的小名)從延安千裏迢迢去異國蘇聯。雖與母親在一起,但當時蘇聯正值衛國戰爭,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物資匮乏,每天只能領到很少一點面包,冬天零下30多度沒有暖氣。一次,嬌嬌發高燒,被送進兒童醫院,輸液搶救都沒有效果。醫生認爲已無可救藥,就要把嬌嬌推到了太平間。

賀子珍不甘心,發瘋似地跑出醫院,賣了幾件衣服,買回一小包白糖,一瓶牛奶,細心餵養,嬌嬌終于活下來了。靠著這可憐的一點營養從死神那裏奪回一條生命。直到1947年,王稼祥去蘇聯,賀子珍、李敏才回到闊別8年的祖國。

賀子珍、李敏

李讷雖然未曾像岸英、岸青哥哥那樣流浪,也沒有姐姐李敏那樣的異國經曆,但是李讷出生時仍在戰爭年代,小小年紀就像大人一樣隨部隊行軍走路,一本正經地和大人比賽誰走得快。她七歲就經受過敵機的轟炸掃射,會躲空襲。跟著阿姨吃大食堂,每到開飯時,就像戰士一樣拿著小碗,打一碗飯一份菜。

在轉戰陝北最困難時期,部隊天天吃黑豆,連皮都不去,大人吃了光放屁拉不出屎,肚子脹得難受,何況一個六七歲的女孩子呢?衛士長李銀橋見了心裏難受,便向毛澤東請示:"孩子才七歲,還是跟你一起吃吧。"毛澤東大手一揮:"陝北老鄉的娃娃吃黑豆一樣長得壯,你不要說了。"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長子,從小就失散,不在父親身邊,再相見已經是1946年,毛岸英由蘇聯回到延安,此時的毛岸英已經24歲,18年沒見,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

毛澤東、毛岸英

1948年到了西柏坡,經鄧穎超和康克清幫忙,毛澤東同意毛岸英與劉思齊確定戀愛關系。

毛岸英的年齡比較大,想早點結婚。一天,毛岸英和劉思齊去找毛澤東,請求他的同意。

毛澤東板著臉孔對他們說:"我們軍隊有一條規定,連以上的幹部不滿30歲不准結婚,岸英才26歲。再說我們解放區的婚姻法規定,男滿20歲,女滿18歲才准結婚,思齊不到18歲。"

毛岸英回答說:"歲數不到結婚的人多著呢。"

毛澤東火了,毫不客氣地說:"你憑什麽不到30歲就結婚,破壞這條規定?就因爲你是毛澤東的兒子,你就可以特殊?都照你這樣不受紀律約束,那個軍隊還能打仗嗎?現在,你們兩個都不夠結婚條件,法律是不允許有特殊人物不遵守的,是要每一個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劉思齊也不能例外。"

幾個星期後,毛澤東碰上毛岸英,一見面就問道:"結婚的事想通了嗎?"

"想通了。"毛岸英垂著頭回答:"是我不對。我們已經商量好,過年以後再說。"

"這才對,這樣,你就是個模範的守法者,而不是一個違法者!"毛澤東笑著說。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此時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纓參加抗美援朝,要當彭老總的第一個兵,主席身邊的很多工作人員都不贊同,因爲毛主席已經爲革命付出了很多親人離世的代價,更何況這次的對手還是強大的美國,太危險了。

毛岸英態度堅決,毛主席也表示支持:“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去!”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鮮大榆洞遭到美軍空襲,壯烈犧牲。此時很多人並不清楚他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是彭老總的機要秘書跟俄文翻譯,大家都叫他劉秘書。

姐姐李敏

如果說,革命戰爭年代由于客觀條件所迫,孩子經曆苦難是萬不得已。但革命勝利了,進城以後,毛主席對子女總可以寬松一點了吧。然而,毛主席並沒有。

在日常的教育中,主席多次對兩個女兒耳提面命,告訴她們在外面一定不要說自己是毛澤東的女兒,凡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奮鬥和拼搏。李敏和李讷整個求學生涯中,在家長欄中一直填寫著保健醫生王鶴濱的名字。整個學校,從校長到老師再到所有學生,沒一個人知道李敏和李讷是毛主席的女兒,都把她們當作普通人家的孩子來對待。

兩姐妹跟警衛戰士一樣吃大食堂,上學後便在學校食堂吃。考上大學後,同所有普通人家的子女一樣,一個宿舍6個或8個同學,睡上下鋪,吃一樣的夥食,和大家一樣上課,一樣下鄉參加勞動,一樣走路,一樣擠公共汽車。

沒人能看出他們的特殊身份。

毛澤東與李敏、李讷

李敏家裏的夥食簡單平常,早餐是萬年不變的"老三樣":稀粥、饅頭片加鹹小菜。

有一回,有人送來一些可可、咖啡和奶粉,廚房大師傅就乘機給大家,特別是幾個孩子換換口味。早上煮了一小鍋香噴噴的咖啡,沖好了奶粉,又把饅頭片換成了面包,抹上黃油。

新鮮誘人的洋式早餐,讓李敏胃口大開,大快朵頤起來,一口氣吃了四片面包,喝了兩小碗加奶咖啡,謝謝了大師傅,高高興興上學去了。

哪知夥食改善了才幾天,李敏他們被爸爸叫到一起,說要開個家庭會議。毛主席先讓大師傅報了這幾天的夥食賬,發現超標了。

主席態度嚴肅地說:"夥食標准定了多少就是多少,什麽時候也不能超過。隨便超過就不對!"

大師傅和李敏都接受了批評,馬上恢複了"老三樣",李敏他們後來幹脆到機關食堂吃大竈去了。

毛澤東不許子女們搞特殊化,更不許子女們打著他的旗號謀私利。毛澤東曾一再對子女們說:"靠我毛澤東不行,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去努力、去奮鬥。不要把我挂在你們的嘴邊上去唬人。"

李敏曾經說過這樣一段往事,如果有因公外出參觀、視察的機會,毛主席認爲帶子女去可以增長見識、學習知識時,有時也會讓他們相隨而行。但絕對不許在他的身邊左右轉來走去,只能是在工作人員身後相隨,不許抛頭露面。

結果有一次外出參觀時,李敏參觀入神,走得快了一點,把一個工作人員的位置占了,那人只好站在李敏身後。主席發現後,嚴厲地看了李敏一眼,她這才意識到,占了工作人員的位置,趕緊讓開了。

因爲這件事,李敏開始還覺得有些委屈,不就是往前站了一點,但是又想到,工作人員的位置就是他們的崗位,是組織上安排給他們的職責,被別人占了,就是他們的失職。想通了這一點,李敏也就釋懷了。

妹妹李讷

李敏、李讷兩姐妹考上大學後,吃住在學校。學校在郊外,離家很遠,天黑才能回來。一個女孩子獨自騎車回家走夜路總是不太安全。衛士長李銀橋便瞞著毛澤東讓衛士尹荊山去學校接。誰知這事被毛澤東知道了,嚴厲批評了尹荊山,尹不服,說一個女孩子黑燈瞎火回家不安全,而且此時剛解放,仍有許多特務出沒搞破壞。

毛主席聽後不以爲然:“別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爲什麽不能?至于特務,過去那麽危險的革命年代都過來了,現在反而害怕了?”接著大手一揮:“不許接,讓她們自己騎車或者搭汽車回來。”

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思齊、李讷

李讷上大學時,正好趕上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定量不夠,李讷正在長身體的時候,經常挨餓。一次,尹荊山去學校看李讷,見她臉色不太好,問她是否生病了?李讷忸怩半天,小聲說:尹叔叔,我確實很餓。尹回來後向衛士長報告,李銀橋想了想,便搞了一包餅幹悄悄給李讷送去。

這件事讓毛澤東知道了,他嚴厲批評衛士長:"三令五申,爲什麽還要搞特殊化?"李銀橋小聲說道:"別的家長也有給孩子送東西的。"毛澤東火了,拍著桌子說:"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幹也不許送!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

一個星期六,李讷回家了。衛士尹荊山提醒毛澤東跟女兒一起吃個飯。

飯做好後,毛澤東拉著李讷的手來到飯桌旁。李讷把鼻子伸到熱氣騰騰的紅糙米飯上,發現還拌了芋頭,真香啊!隨即便抓起筷子往嘴裏扒飯。飯太燙,她絲絲地向外吹氣,吹幾下咽一口,眼裏燙出了眼淚,在往嘴裏扒飯時,偶爾也掀一下眼皮,目光匆匆掃過桌面,她在看飯菜還剩有多少。

衛士忽然一陣心酸,喉嚨發硬,誰能相信毛澤東的女兒竟被餓成這個樣子?

開始,毛澤東還慢慢陪女兒吃,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漸漸地他不說了,停下筷子,怔怔地望著女兒。

"哎,你們怎麽不吃了?你們不吃,我全打掃完了啊!"李讷心思只在飯上,根本沒覺察到別人的反應。

毛澤東與李讷

其實,李讷也不了解父母平時吃什麽,吃多少。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斷然決定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度難關,宣布"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過定量"。他曾經許多天沒吃主糧,7個月沒吃一片豬肉。

如果李讷知道父親有時一餐只吃一盤馬齒苋或炒菠菜,一定不會這樣放肆了。

毛澤東什麽也沒有說,走開了。晚上,衛士替他倒茶,說道:"主席,李讷太苦了。我想……"

毛澤東皺著眉頭說:"同全國人民比較來說,她還算好一些。"

"可是……"衛士還想說服毛澤東。

“不要說了,李讷餓成這樣,我心裏並不好受。我是國家幹部,國家按規定給我一定待遇。她是學生,按規定不該享受就不能享受。"毛澤東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還是各守本分的好。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現在這種形勢尤其要嚴格。"

結語

毛主席愛不愛自己的兒女?我相信一定深深愛著,但是毛主席的心中更牽挂的是全中國所有的普通老百姓,是整個國家的公平與正義,這才是真正的大愛!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