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接見左大玢,被指念錯“玢”字,主席:回去問問你爸

縱觀曆史2021 2024-05-21 23:06:25

毛主席是湖南人,新中國成立後,看家鄉的湘戲是毛主席忙裏偷閑時的業余愛好。

著名的湘劇表演藝術家,86版央視《西遊記》觀音菩薩扮演者左大玢女士,正是在湘戲的表演舞台上與毛主席結識,他們跨越年齡的友誼被當時的人們所津津樂道,流傳于世引爲佳話。

左大玢1943年出生,母親鄭福秋曾是解放前湘劇界名噪一時的“四大名旦”,可以說左大玢出身于梨園世家。

她從小喜好戲劇表演,模仿起母親的唱段一腔一調一颦一簇頗得神韻,戲劇上的天賦和對于湘劇的熱愛使她瞞著家人報名了省湘劇團訓練班,10歲的左大玢成爲了一名湘劇小演員。

1956年,湖南湘劇團受邀來到北京演出的現場,平日裏唱段娴熟、萬事皆備的小演員們表演熟悉的唱段卻不由得緊張起來。

左大玢發現台下來了個“大人物”,精力就不全在舞台上了,一句唱詞反複念了三五遍。

台下的毛主席細聽之下發現端倪,看向左大玢,沒想到兩人的目光撞上。毛主席明白這個小娃娃在偷看自己才唱錯台詞,主席對唱錯並不介懷,反而覺得這個小娃娃十分有趣,不覺爽朗大笑起來。

左大玢學有所成,從訓練班順利畢業,她在結業表演上展現出高超的湘劇表演水平,被當時的湘劇大家充分肯定,正式成爲省湘劇團的演員。

左大玢終日勤學苦練,拜師名家研習湘劇表演技巧,用一場場精湛的演出在湘劇界打出了屬于自己的名氣,逐漸成爲省湘劇團聞名遐迩的“台柱子”。

16歲的左大玢作爲湘劇演員已經毫不輸于當年的母親,可以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隨著湖南湘劇團的拿手好劇《生死牌》在全省範圍的巡演大獲成功,在劇中扮演王玉環的演員左大玢亦是在舞台上大放異彩,成爲全省上下老幼婦孺皆知的湘劇”小明星”。

1959年,毛主席返湘考察,作爲文藝彙演的壓軸好戲,觀看湘劇《生死牌》寫在了毛主席的日程上。左大玢出色的表演讓台下的觀衆沉迷其中,看得如癡如醉,毛主席亦是對這折戲和演員左大玢贊賞有加。

謝了幕,在毛主席的矚目下圓滿地完成演出的左大玢已是十分緊張,她好不容易舒了一口氣卸下妝扮。這時,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卻來到後台,喊住了左大玢,帶來了一個令她欣喜若狂的消息:

“你就是演王玉環的演員吧?毛主席說很喜歡你演的戲,主席想邀請你和他一起跳舞,不知你意下如何。”

被這個突然而來的好消息砸蒙了的左大玢只是愣愣地點了點頭,工作人員走後,她高興地雀躍起來,激動的聲音在化妝間裏回蕩,

隨後左大玢跟著毛主席的警衛一絲不苟地學習舞步,認認真真做著與主席見面的准備。

可是,一來到舞會現場一見到毛主席,所有的准備就全部抛到了九霄雲外,左大玢只是愣愣的站在原地,小臉通紅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毛主席主動上前,打破尴尬:

“小娃娃跳舞是要跳起來的,你站著不動可不算跳舞。”

左大玢被主席的話逗笑了,二人在跳舞的過程中也逐漸熟絡,左大玢面對毛主席也不再緊張,毛主席非常喜歡左大玢的率直天真,左大玢也十分欣賞主席的幽默隨和風度翩翩。

往後的日子裏每次回湘,毛主席總會叫來左大玢與她見面,左大玢唱戲毛主席會拍著手叫好、在舞會上左大玢與毛主席攜手共舞,二人更像爺孫一樣坐在一起隨意聊著天……在一次次的相處中左大玢和毛主席逐漸成爲了忘年交。

有一次,毛主席問左大玢:“你爲啥姓左,不姓右。”

左大玢天真率直脫口而出:“我爸爸姓左,所以我叫左大玢,不叫右大玢。”

毛主席哈哈大笑,故意說道:“左大芬。”

左大玢見主席故意說錯自己的名字,遂氣鼓鼓地回道:“主席可不能說白字,左大玢,玢字讀文質彬彬的彬。”

毛主席卻不慌不忙的解釋道:“玢字也讀芬,一般用作女孩的名字時可以讀作芬,你不信我可以回家去問你爸爸。”

說完,毛主席看她那不服輸的樣子又哈哈大笑起來。

二人之間的友誼就是如此真摯且自在,左大玢不把毛主席當高高在上的首長,和毛主席聊天時她總是直抒胸臆有話就說。毛主席正是喜歡左大玢這一點,二人才成爲無話不說的好友,成就了晚年的毛主席和湘劇青年名伶左大玢這一段忘年交的佳話。

也是因爲毛主席熱愛湘戲,後來,導演楊潔在觀看了左大玢的演出後向她發出邀請扮演《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一角,成就了中國影史上難以磨滅的經典形象。

1976年聽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左大玢突然怔住,她停下手頭的一切工作開始淚流不止。左大玢從未想過和藹可親的毛主席,一直關心她、愛護她、與她交心的老朋友會走得那麽突然。

無盡的悲傷湧上心頭,平日裏與主席相處的點點滴滴就如同一顆顆炮彈捶打著自己的回憶。

時隔多年想起,左大玢依然熱淚盈眶,感念偉人對自己成長路上幫助和指導。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