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格非:投入工作和勞作的激情

遼沈晚報 2024-05-25 06:35:45

本期嘉賓:格非 1964年出生,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委、主席團成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長篇小說《望春風》,中短篇小說《迷舟》《相遇》《隱身衣》,專著《文學的邀約》《雪隱鹭鸶》等。中篇小說《隱身衣》獲2015年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江南三部曲》獲2016年茅盾文學獎。

□舒晉瑜

你問我答

這裏有直達名家名人的快速通道,彙集提煉大家的各種關心關切,讓你從作品之外了解他們和他們的創作經曆,你若問,他就答。

1

舒晉瑜:您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多有研究,也一向講究寫作之道,長此以往,動筆時會有所顧忌嗎?

格非:在閱讀經典或同行的作品時,有時候也會引發自己太多的聯想,從而激發起寫作的願望。觸發作者寫作的動機很多,閱讀無疑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更多的時候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某些書籍、讀物和作品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會埋下一顆顆種子。但在很多時候,你恐怕不會明確意識到它的作用。

作家本人在年深日久的寫作中,會慢慢建立起某種習慣性的語言和修辭方式,我們通常把它稱爲“風格”。如果一個作家過分在意這種風格的同一性,就會作繭自縛。因擔心自己的所謂風格受到損壞而不敢另辟蹊徑、不敢冒險,往往會造成自我複制。所以說,風格正是需要打破的東西。有經驗的作家,有時候甯可冒著寫作失敗的風險,也要刻意求變。因爲某種風格在此前作品獲得了成功,但並不意味著下一部作品也會有效。裏爾克曾說,生存是絕對的冒險,我覺得這句話也適用于創作。寫作也是絕對的冒險。

2

舒晉瑜:您如何理解幸福?人類最終是要從閱讀和自然界中尋求最後的庇護嗎?

格非:閱讀確實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沉浸在藝術、自然之美之中,也很容易讓人産生迷醉之感。但閱讀也好,對美的發現和享受也好,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成爲一個好的讀者,擁有能夠欣賞美的感官與心靈,都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曆和知識積累,需要長期的藝術渲染。在今天這樣一個講究實用效率的時代,很顯然代價高昂。

如果說有一種幸福感,不僅適用于所有的人,也更加穩定持久,那大概就是投入工作和勞作的激情。工作或勞作,是人的基本需要。托爾斯泰也說過,克服無聊和焦慮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讓自己投身到工作中去。我們有時會對工作産生厭惡和倦怠情緒,我想,那也許是工作的異化所導致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