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企及?郭沫若所題“廈門第三中學校”手稿難得一見,格調一新

小白談書法 2024-05-14 06:11:08

導讀:這位大才子,也用書法的形式驚豔了書壇,同時,在書法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是他所題寫的大學校名,每一幅都是精品,並且深入人心,但是卻很少見到郭沫若所題的中學校名,而“廈門第三中學校”就是他所題中學校名代表作,這手稿難得一見,格調一新。

這幅題字,也十分珍貴,讓我們也深刻地體會到了郭沫若書法的變化性,下面就讓我們以書法的角度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郭沫若所題寫的內容是“福建省廈門第三中學校”,其中“福建”兩個字寫得十分寬博,這種寬博之感,相信也一定會驚豔到你的,不僅在字形上有著新鮮之處,而且你也會發現,這兩個字,在個別點畫上,也表現出一種誇張的手法,諸如“福”字的撇筆,收筆上十分幹練,而“建”字的捺筆,幾乎寫成了這種平正的狀態,而收筆也有一種向上的方向感,最爲讓人感到特別的還是“省”字,這個字的撇筆,還寫出了隸書的筆意,“廈門”兩個字的處理,更加特別,尤其是“廈”字,還略帶“瘦金體”的筆意,十分清新,自然,而“門”字的豎筆,很是有力道感。

而“第”字在我們的印象中,這個字是非常瘦長的造型,這種造型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郭沫若的筆下,這個字卻寫得比較方正一些,給人一種大氣之感,“三中”兩個字,最大的特點就是橫筆的處理上,不僅突出了一種整齊感,而且還突出了一種等距的處理方式,而“中”字的豎筆,堅挺有力,並且還呈現出兩端比較小,中間比較粗重的特點,讓人眼前一亮,“學校”兩個字,有著不同的造型表現,一個稍稍高大,一個稍稍方正,形成了這種明顯的對比,視覺沖擊力比較大,尤其是“校”字的處理,不僅有著非常突出的粗細對比,而且這種對比效果,也是十分強烈的,從中也能夠體會到他在書寫時候,那種提按變化,這種變化感,讓人眼前一亮。

對比郭沫若先生曾經題寫過的大學校名,你會發現,這幅題字作品,更加有變化,這種變化,也體現了一種自然的特點,更加突出了對比感,不知道,你看到後,會有怎樣的感想呢?記得點贊分享,交流關注喲。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