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連烏巢禅師羨慕豬八戒加入取經團隊,你看如來最後說了啥?

一鍋粥品名著 2024-04-07 10:58:19

烏巢禅師

《西遊記》博大精深,裏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思考過沒有,烏巢禅師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可是當聽說豬八戒加入取經團隊後,羨慕不已,那麽他爲何如此看好取經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分析下。

神秘的烏巢禅師其實烏巢禅師首次出場是在豬八戒下凡後,當時老豬落腳在福陵山雲棧洞,出去遊玩的時候經過浮屠山,與在這裏修行的烏巢禅師第一次見面,大概兩人相談甚歡,烏巢禅師見老豬底子不錯,悟性也高,又沒有什麽正經事可做,就想拉他一起修行,然而豬八戒卻婉言謝絕。

而第二次再見烏巢禅師時,老豬已經成了唐僧的徒弟,得知老豬加入取經隊伍後,烏巢禅師滿眼羨慕,原話是這樣說的:

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麽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

可能大家對取經不以爲然,然而這話如果是烏巢禅師口中所出,那就非常耐人尋味。要知道烏巢禅師的實力,可以用深不可測來描述,書中明確提到孫悟空與烏巢禅師一言不合,就想給禅師個教訓,哪裏知道他揮動金箍棒,用盡全力卻連人家巢穴中的一根藤條都沒有打算。足可見烏巢禅師有多麽彪悍。

烏巢禅師

不但如此,烏巢禅師還擁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唐僧央求他說說未來取經吉凶如何,而烏巢爽快地說了一段偈語,原話是這樣的:

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岩,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爲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禦。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裏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其實烏巢禅師的這番話,跟唐僧未來要走的路強相關,有很多都是未來遇到的劫難,而且最後點明孫悟空知道西去的道路。當然也正是因爲這段話,將猴子惹怒,要砸人家巢穴。那麽問題來了,烏巢禅師的真身是誰,他爲什麽認爲取經是場大福利呢?

烏巢可能的真身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揣測,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探討。我認爲烏巢禅師的真身乃是孔雀大明王菩薩。具體的理由有這麽幾個。其一,烏巢禅師的修行場所比較奇葩,是個鳥巢,其實烏巢兩個字就是鳥巢的錯版,不知道是西遊記印刷問題,還是作者故意爲之,但根據烏巢禅師的修行地點,他的本尊應該是一只鳥。

孫悟空

其二,所謂禅師當然是與佛派有緣,那必然是佛派的高手,尤其孫悟空暴擊人家的巢穴,而卻沒有打掉人家的一根藤,說明烏巢禅師的神通是非常強悍的。而曆數佛派的衆位高手,又屬于飛禽一族的,恐怕只有孔雀大明王菩薩最有可能。

書中對孔雀大明王菩薩有過一番描述,原文摘抄部分如下: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醜,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爲之長,飛禽以鳳凰爲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裏路把人一口吸之。

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孔雀連如來佛祖都能吞進去,可見她的實力絕非尋常。孫悟空打不過人家其實很正常。其三,烏巢禅師能夠准確預測未來,這種神通道佛兩家都有,而根據烏巢的身份,當是佛派的慧眼神通。其四,烏巢禅師曾經贈給唐僧一本《心經》,而這《心經》明顯是觀音菩薩的著作,而觀音菩薩與孔雀大明王菩薩素來交好,其實原著中也曾提到,佛母的兩只小孔雀被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紫國國王射傷,孔雀大明王菩薩忏悔後,說要讓其拆鳳三年。金毛吼恰好聽到此事,因此下凡幫國王渡劫,很明顯孔雀大明王忏悔的時候,觀音菩薩就在身旁,因此金毛吼才會聽到,這說明兩位菩薩的關系走得很近。

觀音菩薩

而《心經》對于唐僧很是重要,原著這樣描述它的作用:

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另外還有:

此時唐朝法師本有根源,耳聞一遍《多心經》,即能記憶,至今傳世。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如此重要的一本經書想要交給唐僧,如果不是關系很近的人恐怕是很難做到的。最後,烏巢禅師居住地是樹上搭建的巢穴,其實這就是鳥巢,因此我覺得他是孔雀大明王菩薩的概率很大。

爲何羨慕取經以孔雀大明王的地位爲什麽還要羨慕取經呢?大家注意,烏巢禅師起初是准備拉上老豬一起去修行的,而如果她是孔雀大明王菩薩的話,這點就能夠解釋得通。因爲她還有一個一母同胞的弟弟大鵬金翅雕,這個弟弟很不省心,平時作惡多端,又屢教不改,當姐姐的很是費心。

大鵬

而取經隊伍前途光明,因此孔雀大明王菩薩就想將弟弟安插進來,可是取經團隊其實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要想大鵬進來,就得有人出去,因此孔雀大明王菩薩忽悠老豬去修行,這樣他就無法加入取經團隊,也就有了一個空位正好讓大鵬進去。然而老豬不傻,好端端地爲什麽要跟他修行,因此堅持留守等待取經人。

結果觀音菩薩重走取經路的時候,將豬八戒納入團隊,知道後來唐僧路過收豬八戒爲徒。讓烏巢禅師羨慕的是,取經最後成員們果然都修成了正果。別說豬八戒成爲淨壇使者,就連作爲坐騎的白龍馬也成了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在位份上可以跟孔雀大明王菩薩平起平坐。因此她的確是羨慕老豬的抉擇,更羨慕取經人的結局。

小結雖然取經看似凶險,但是其本質是大佬們博弈的結果,取經的時候其實大局已定,果然取經結束後,如來佛祖按照個人的職責進行分封,最差的都成了菩薩,你說烏巢禅師羨慕不正常嗎?

成佛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但感覺還是能自圓其說,大家如果看到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還請在評論區裏指出。當然如果大家也有自己的見解也可以發到評論區我們一起研討。原創不易,歡迎轉發並推廣,感謝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見不散,最後如果不麻煩的話還望點個小紅心,謝謝支持!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