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後代今何在?兒子少將,長女博士,小女兒拒絕美國高薪回國

九月混沌 2024-02-26 21:17:38

自從走上革命道路後,李先念一直以“成爲人民所需要的人”審視自己的言行,一直堅持嚴于律己、克己奉公,一心爲民。

條件艱苦的戰爭年代,作爲領導的他,卻經常和普通士兵一起吃住,爲的就是能夠及時了解實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作爲一名叱咤風雲的將領,他對待普通士兵非常關心,從不搞特殊,和大家一樣穿著粗布軍衣、打著綁腿、腳踩草鞋。

更難得可貴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李先念依舊不忘初心,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還嚴格要求自己的家人。

他經常說:“個人生活太奢侈,會喪失貧下中農的感情。”“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要懂得珍惜!”

對于子女,他比對外人還要嚴格。主管國家經濟26年的他,卻堅決不允許家裏的四個自己經商。

一次在飯桌上,李先念非常嚴肅的對四個孩子說:

“你們誰要敢經商,我打斷你們的腿!”

按照他們當時的地位,如果想賺錢,是很容易的。但是,因爲李先念的叮囑,幾個孩子都沒有走上經商之路。

不過,長大後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閃閃發光,成就不凡。

李先念平時很嚴肅,在家裏也是如此,而且話不是很多。

由于忙于工作,李先念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很少。

每天早上,李先念五六點就到辦公室開啓一天的工作了,孩子們起床後,根本見不到爸爸。午飯期間,孩子們在學校不回來,也見不到爸爸。

孩子們下午放學後,李先念還在忙,一直到晚上八點多,孩子們都做完作業准備休息了,李先念還是沒有回家。

偶爾回來的早的話,李先念會和孩子們一起吃晚飯。

因此,早些年孩子們對父親的了解並不深,越往後,他們才越發現父親的偉大。

對于孩子們的教育,李先念的原則是:小事裝糊塗,大事嚴要求。

普通家庭的家長大多期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當大官,光宗耀祖。

而李先念卻希望孩子們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當官、不要想著去賺錢,更不要出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

雖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但李先念對孩子們的要求卻沒有放松。

他給孩子們定了很多規矩,比如不能穿背心、拖鞋去吃飯、不能浪費等等。

飯桌上,看到孩子們不小心把米飯掉在桌子上,李先念都要撿起來放進嘴裏吃掉。

李勁是李先念與第一任妻子的孩子,也是家裏的長女。

作爲老大,李勁非常懂事,她時刻謹記父親的教誨,爲人處世極盡低調。

參加工作後,身處外地的李勁從未告訴過別人自己的身份,一直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

不管面對多麽艱苦的條件,李勁始終都是毫無怨言、默默努力。

李先念雖然要求嚴格,但是作爲父親,他也非常關心女兒。女兒每到一個新單位,他都會派秘書悄悄去調查情況。

一方面他是想了解女兒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女兒去搞特殊。

得知沒人知道女兒的身份,李先念很高興,稱贊女兒有志氣!與此同時,他難免對獨自在外打拼的女兒有幾分心疼。

多年間,李勁一直非常努力,對待工作非常認真,還考上了博士,成爲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博士。

對于姐姐的成就,二女兒李紫陽非常敬佩,她說:“姐姐和姐夫一直很低調,沒人知道她和我們的關系。”

李紫陽也很優秀,畢業後她成爲了一名優秀的醫務人員,還曾立過三等功。

四個孩子中,只有兒子李平走上了和父親一樣的道路。李平說:“我想繼承先輩們的事業,從他們手中接過爲人民服務的重任。”

李平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和父親李先念很像。雖然父子倆相處時間很少,但李先念對兒子也産生了重要影響。

李平說:

“在和父親屈指可數的相處中,他留給我的重要影響就是低調。我很反感那種誇父、誇官、誇自己的行爲。太虛了。”

自小,李先念就對兒子要求的更爲嚴格。生氣了眼睛一瞪,李平動都不敢動。

16歲那一年,李平報名參軍,後來又入黨。

在軍事科學院工作期間,李平是正連職,8年後離開時他是正營職,只提升了兩級。

但是,就在李平被調到北京軍區後,李先念卻不放心,擔心兒子的工作調動有貓膩。

于是他悄悄派秘書到軍事科學院去調查李平被調走的原因。看他是不是沒有真本事,幹不下去了,或者是闖什麽禍了。

看得出來,李先念對兒子的要求之嚴。多年後,李平在自己的努力下,成爲北京軍區副參謀長,少將軍銜。

對于父親,李平的評價是:忠誠!

他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也是因爲這樣,他決不允許孩子們搞特殊。

最小的女兒李小林雖然最受寵,但李先念同樣對她要求嚴格。

李小林15歲的時候就報名參軍,那段時間,她種地、餵豬、挑大糞,甚至跳進很深的糞池清洗,什麽髒活累活都幹過。

對此,李先念非常支持。後來,李小林又考上武漢大學外語系進行學習,畢業後,他成爲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一名普通翻譯人員。

在民間外交戰線上,李小林踏踏實實,一步步成長,相繼擔任對外友協黨組書記等領導職務。

期間,她穿梭于各地,爲中國改革開放以及對外交往架橋鋪路,被海外華文報紙稱贊爲“中國民間外交女傑”。

美國亨利·路斯基金會會長來華訪問時,還好奇的問李先念:“您是怎麽培養這個女兒的?”

改革開放之初,李小林想要去美國留學,李先念不放心,但拗不過李小林決心已定,只好妥協。

李小林在美國期間,李先念擔心女兒留戀外面的花花世界,多次寫信叮囑:

“兒不嫌母醜,不要忘記我們的國家!祖國雖窮,但她是你的母親!”

李小林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原本三年的課程,在她的努力下,最終只用了一年零九個月就要提前完成,取得碩士學位後,放棄國外的高薪工作機會,火速回國。

剛回到家的第二天,李先念就迫不及待的要帶著女兒上街轉悠,讓她看看北京的變化。

回來後,李先念不讓女兒倒時差,又拉著女兒去看《火燒圓明園》。

李小林知道,父親這是在對自己進行愛國教育。

往後的幾十年中,李小林繼續在全國友協奮鬥,充當“和平鴿”,利用民間組織力量,與各國非政府組織建立友好關系。

2020年,李小林宣布退休。

李先念的一生,都在恪守自己的人格准則,一切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爲最高准則。縱然身居高位,依舊不忘初心,站在群衆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成爲人民需要的、歡迎的人。

而他的子女,亦是如此。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