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民國枭雄之風

玩錢幣的小唐 2024-04-28 12:07:47

雜項,也不簡單,下面這些,見證民國枭雄之風:

民國 北洋總統馮國璋就職勳刀 護國十二獅勳刀(馮氏家族舊藏)

銀質,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斥資請匠人打造了數把軍刀,這些軍刀以十二獅、九獅、六獅、三獅爲紋飾,同時飾以松枝紋、十八星旗、五族“共和”。寓意護國共和之意獅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勇猛英武的象征,代表著力量。武將們則向來習慣以獅自持,以獅爲飾。獅的數量則標志了不同的軍人級別。

其中,十二獅軍刀則是北洋政府則作爲最高領袖就任以及閱兵慶典等最高禮節活動之用。除此之外,稍次等級九獅軍刀則被北洋政府賜予了當時政府的高級官員,類似封疆大吏的總督、都督職位之人。

當時,身爲民國高級將領的蔡锷僅獲得一把貴重的護國九獅軍刀。此次拍品爲十二獅勳刀,以精鋼爲身,十二獅盤錯整刀銅鎏金,手柄頂端鑲嵌名貴材質,整刀金輝銀彩,氣勢磅礴讓人歎爲觀止。

護國十二獅軍刀乃北洋時期最高等級勳刀,民國大總統馮國璋就任大照爲證,馮國璋大總統手執此十二獅護國勳刀,穿戴大禮服佩戴一等文虎等勳章,高帽,就職第四任總統時所攝。足證此刀級別之高,意義之重。

民國 與子同袍·塹刻鳳戲牡丹紋大型銀質花瓶

銀,尺寸不一, 塹刻鳳戲牡丹紋大型銀質花瓶,正面刻松鷹圖及銘文“公曆一千九百二十五年,嘉倫將軍同志惠存,與子同袍,許崇智敬贈,中華民國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勘定廣州紀念”銘文,背面刻有鳳戲牡丹紋飾。

由孫中山北伐革命軍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贈予蘇聯援華軍事顧問(蘇聯紅軍五大元帥之一)布柳赫爾將軍-亦化名嘉倫將軍。紀念他在戡定廣州上的軍事貢獻,是國民革命軍中蘇合作在曆史上的重要見證,亦是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的重要戰略思想的充分體現,成爲日後首次國共合作的啓蒙與星火。

1925年1月7日,陳炯明部以“救粵軍總司令”爲名,進犯廣州。廣州軍政府大本營分三路向粵東陳炯明部反攻。許崇智爲右翼總司令,指揮粵軍精銳張民達的第二師、許濟(許崇智堂弟)的第七獨立旅及蔣介石率領的黃埔軍校兩教導團,部隊于2月初沿廣九路出擊,14日攻克陳軍東江門戶淡水。同時調配駐西江的粵軍第一師陳銘樞旅和吳鐵城警衛軍,擊潰叛軍主力洪兆麟、林虎等部,取得平山(惠東)、三多祝、棉湖等役的勝利,至3月下旬平定粵東。劉震寰、楊希闵等滇、桂軍從東江撤回,于6月初在廣州發起叛亂。

1925年6月,許崇智率東征軍迅速回師,平定滇桂軍伐,收複廣州,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政府得以于同年7月1日在廣州成立。

許崇智,字汝爲,廣東番禺人,祖籍廣東汕頭,國民黨早期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參與了辛亥革命,一直協助孫中山主持軍務,亦爲蔣介石結拜兄弟。早年于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回國後到福建新軍中任職,曾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陸軍總長、建國粵軍總司令、國民政府軍事部長等要職。

嘉倫,又名“加倫”將軍,本名“布柳赫爾”,蘇聯著名軍事將領,首批授銜的紅軍五大元帥之一,紅旗勳章和紅星勳章的首位獲得者。兩度來華,出任國民政府軍事總顧問,中國國民革命軍的主要創建者之一,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以“加倫”將軍爲中國人民所熟知,爲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爲“中國革命軍之父”。

民國北伐名將王天培獲頒北洋勳三位銀質勳章

保存完好,近未使用品。勳三位章,銀質,嵌七珠,前清侯爵可獲,四周牡丹花葉紋,中央圓版爲紅色琺琅上繪白茅一株,正中嵌一枚珍珠,四輪爲黃、藍、黑、白色,各嵌兩顆珍珠以區分等級,與中間和紅色形成北洋五色國旗。

銀質琺琅多層結構,極美品,罕見,極具收藏價值,大總統以親授式授與之,受勳位之員在外省時由大總統派遣專員將勳位證書和徽章向得受勳位之員代授之,共設立六等,一等爲大勳位,二等爲一位,三等爲勳二位,四等爲勳三位,五等爲勳五位。授予民國人民有勳勞于國家或社會者授予勳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