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的親妹妹,新婚夜出上聯考新郎,新郎的下聯讓蘇小妹羞紅臉

一木說史 2024-03-19 16:55:16

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被認爲是對女性的德行和教育的約束。

因此,古代大多數女子都以學習做女紅爲主,勤儉持家,相夫教子,而鮮有像李清照一樣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的奇女子。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她的性格不似尋常女子的溫文爾雅,相反非常古靈精怪;她的才情也不輸李清照,在父兄的萬丈光芒下,也能絢麗多彩,甚至能在新婚之夜考倒新郎。

她是誰呢?她便是蘇轼和蘇轍的妹妹,蘇小妹。那麽,她究竟是怎樣一種古靈精怪的性格呢?在自己的新婚夜又是怎樣考倒新郎呢?這期間發生了什麽?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聰慧伶俐的蘇家女

根據民間傳說,蘇洵膝下有兩子一女,其中兩子便是大家熟悉的大文豪蘇轼和蘇轍兩兄弟。一女,說的就是蘇轼和蘇轍的妹妹,蘇小妹。

說起蘇小妹這個人,她完美地承襲了父兄的才情和聰慧,再加上父兄對她甚是疼愛,從不約束她的天性,因此她的性格裏又多了幾分古靈精怪。

舉個例子,蘇轼喜歡和一些佛家僧侶做朋友,打交道,其中有一位就是大家熟知的佛印。

這天,蘇轼和佛印出門遊玩,蘇小妹便吵嚷著要跟去。蘇轼用指頭點了點她的額頭,嬉笑道:“你一個沒出閣的姑娘,不好好在家做女紅,整日跟著我瞎混,成何體統?你就不擔心日後嫁不出去?”

蘇小妹拉著蘇轼的衣袖,嘟嘴道:“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我就一輩子守著爹爹、大哥還有二哥,你們可不能把我抛棄哦。再說了,我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嫁人了,若是將來夫婿的文采比不過我,我連洞房都不讓他進,看他還怎麽有臉娶我?”

蘇轼無奈地搖搖頭道:“你呀,真是仗著我們寵你,你就有恃無恐。”

蘇小妹搖晃著蘇轼的衣袖,央求道:“哎呀,大哥求求你,你就帶我去嘛,去嘛去嘛……”

蘇轼架不住她撒嬌,便心軟答應道:“好好好,走走走。”

蘇家兄妹二人與佛印等人回合以後,便去了城郊的一處莊園遊玩。這蘇小妹和佛印也不知是否天生八字不合,反正倆人一見面就你來我往地鬥嘴,其內容也是花樣百出,毫無禁忌。

佛印戲谑地問:“貧僧有一聯,可否請女施主對答?”

蘇小妹點頭道:“你說。”

佛印道:“一女孤眠,縱橫三只毛眼。”

蘇小妹心道:哎呀,這個臭和尚,爲了難倒我,居然出了這麽龌龊的上聯?哼!等著,姑奶奶也不是好惹的。

蘇小妹看著對面佛印那亮堂堂的腦袋,胸有成竹道:“二僧同塌,顛倒四個光頭。”

佛印聽後,失笑道:“姑娘這一聯對得好,貧僧甘拜下風。”

若是普通女子,聽到佛印剛才出的上聯,早就面紅耳赤,不知所措了,蘇小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回擊,盡管不文雅,但可見她聰慧伶俐的個性。

當然,也正是因爲她的聰慧和才情,吸引了無數才子上門提親,其中就包括她未來的夫婿,秦朗,蘇轼的學生。

一見鍾情的會面

其實,最開始時,這門婚事並不是尤秦朗親自提的,而是由黃庭堅從中做媒,先經過秦朗父母同意以後才提的親。

蘇家對秦家知根知底,知道秦朗是個不錯的夫婿人選,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不過,雖然秦朗同意了這門婚事,但他從未見過蘇家小妹,生性風流的他擔心未來妻子的容貌不合他心意,因此他便想了一招,爭取趕在成親之前見蘇小妹一面,自己心裏好踏實一些。

這天,秦朗打聽到蘇小妹要去城外的廟裏進香,于是他便把自己打扮成“入世道人”,在廟門口攔住了蘇小妹的馬車。

蘇家馬夫拉住馬兒,高聲道:“何人攔住我家小姐的馬車?快快離去!”

秦朗裝作摸樣道:“貧道看馬車上空有紫氣上升,是福兆,想必這位小姐肯定是有福有壽之人,願發慈悲!”

坐在馬車裏的蘇小妹一聽,原來是個化緣的道人,可生性機靈的她害怕遇到騙子,于是忍不住掀開簾子,把頭探出馬車外,對那位道士說:“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這下,素不相識的兩人終于見面了。秦朗看到蘇小妹是個嬌俏可愛的女子,當心便失了心神,說不出話。

蘇小妹仔細打量眼前這位“道人”,豁然覺得眼前這人壓根不是什麽道人,而是未來夫婿秦朗,便趁他不備,喊道:“秦少遊?”

秦朗下意識回道:“哈?”

見此情景,蘇小妹心下了然,怒斥道:“好你個秦郎!登徒浪子!居然使出這麽個下三濫的伎倆,你等著,我回去就告訴父兄!”說罷便讓馬夫駕車離去。

這下秦朗倒是對自家未婚妻十分滿意了,他趕緊回去寫了一首道歉詩: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這首詩的每一句句首連起來就是“化緣道人”,且蘊含道歉之意。蘇小妹讀完這首詩後,心裏便原諒了這位“登徒浪子”。

新婚之夜,難入洞房

既然兩人都解開了誤會,且彼此心心相惜,所以二人的婚事也如期舉辦了。

不過,蘇小妹是何許人也?古靈精怪的個性再加上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作風,讓她自己鬧起了自己的洞房。

怎麽回事呢?當二人的婚宴進行到差不多時,秦朗回到新房想要和蘇小妹春宵一刻,結果蘇小妹卻想和他比試文采,若秦郎輸了,便入不了洞房。

在秦朗進門時,蘇小妹出的上聯是: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衆生伴郎。

秦朗一聽,心生喜悅,答道:“南求學,北求學,小學大試授太學,方娶新娘。”

蘇小妹聽到秦朗這聯對得非常好,便允許他進了房門。

而後,蘇小妹布下了重重關卡等著秦朗。剛開始,秦朗也算是手到擒來,迎刃而解,可偏偏到了入洞房前的最後一關被蘇小妹難住了。

蘇小妹說:“我再出一聯,如果你能對得上來,咱們再入洞房。若答不上來,你今晚就別想著進我的房。這是對你之前對我無禮的懲罰。”

秦朗早就迫不及待想入洞房了,可奈何自己理虧,之前得罪過這位小祖宗,新婚之夜被折騰折騰,也只能欣然接受,點頭道:“好,小妹請出題。”

蘇小妹說:“閉門推出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斷然不雨。”

這下可把秦朗難住了,他思索半天也想不出更好的,索性出門在庭院踱步,看看是否有些靈感。

蘇轼吃完酒,剛想回屋休息,路過新房前的庭院,看到秦朗正在來回踱步思索,嘴裏不停念著“閉門推出窗前月……”

到底還是自家兄長了解小妹,蘇轼一看便知這是小妹在爲難秦朗。瞧秦朗滿面愁容的樣子,蘇轼決心幫一把這新妹夫。

于是他找了一塊石頭,扔到了小院的水池中,池水在月光的照映下,泛起層層漣漪。

秦朗看到這場景,突然酒想到了下聯,說:“有了!小妹,我想到下聯了。投石擊破水底天,天高氣爽,明朝一定成霜。”

躲在暗處的蘇轼看到秦朗對出下聯,松了口氣道:“這小子還不算傻。”

其實,蘇小妹出的上聯中,關鍵字眼在“雨”字。所謂“雨”既指洞房之夜雲雨交歡,也有今夜不和秦朗說話,賭氣的意思。

秦朗所對的下聯中,“明朝一定成霜”中的“霜”也通“雙”,共赴巫山,成雙成對。

蘇小妹一聽秦朗對出的下聯,便羞紅著臉在房中喊道:“行了,算你厲害,進來吧。”

于是,秦朗成功進了新房,入了洞房,和蘇小妹成雙成對,結爲恩愛夫妻。

其實,根據史料記載,蘇轼根本就沒有妹妹,他只有姐姐,但爲什麽人們會構想出這個一個活潑可愛,聰明機智的蘇小妹?或許,這是人們想要通過“蘇小妹”這個形象,沖破“女子無才便是徳”的思想枷鎖。

確實,人生而平等,我們不應該受封建思想的約束,要勇于做自己,展露自己的才華和自信。



0 阅读:49